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包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56例肺包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囊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治疗的优势以及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采用内囊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出现内囊破裂共4例,术后复发2例。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目前对于肺包的治疗中,内囊摘除手术仍是最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在手术过程中,还应按照手术操作的相关规定有序进行,以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肺包虫病 外科治疗 内囊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果洛州班玛县包流行学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包感染情况调查,并通过B超和血清免疫学检测对患者进行确诊,分析包感染人群的流行学特征。结果本组共调查果洛州班玛县常住居民15842人,发现包病患者653例,感染率4.12%;女性感染率(6.00%)明显高于男性(2.4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青壮年的发病率较高;各民族之间包感染比较差异显著(P<0.01),藏族人群感染率较高,为4.37%,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人群的感染率(P<0.01);不同职业人群包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牧民感染率较高,为4.76%,其他职业人群分别与学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果洛州班玛县包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青壮年女性、藏族、牧民等人群的感染较高,各级部门应针对该地区包流行学特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包感染及其流行。

  • 标签: 包虫病 藏族自治州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包流行学特征,为包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流行学调查数据。结果共调查53313人,发现病例均为囊型(56例),未发现泡型病例,包阳性率为0.11%。牧区包阳性率最高(P〈0.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0岁年龄组包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1.8%。按患者职业统计,牧民的阳性率最高(P〈0.05)。蒙古族的包阳性率高于汉族(P〈0.05)。对患者居住方式进行分析,游牧人群的包阳性率最高,但不同居住方式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包高发地区为牧区,高危职业为牧民,女性发病高于男性。

  • 标签: 包虫病 流行病学特征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腰间盘突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再次依据入院顺序分两组,150例对照组(针刺和牵引方式联合治疗)和150例研究组(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将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33%比对照组82.67%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CODI、VAS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疾病时可考虑将独活寄生汤加减方式纳入到首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疗效突出,安全性高,更好的改善各评分状况,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腰间盘突出 独活寄生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骨盆牵引,超声波,电针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等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药物治疗配合骨盆牵引治疗。从两组临床疗效对两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4周)后统计,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是一套治疗合理、疗效确切、更安全的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 牵引 超声波 电针 相关的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和联合干预组42例。常规组采用舒血宁进行治疗,联合干预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腰腿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联合干预组较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发生率低,腰腿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显著,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减轻患者腰腿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S-烯酯缓释块抑制城市雨水井蚊幼虫羽化的现场防治效果。方法S-烯酯在居民住宅雨水井中每月投放1次抑制蚊幼虫羽化,投放剂量为1mg/L。评价方法是采集现场雨水井中的Ⅲ龄幼虫(蛹)带回实验室观察羽化情况。结果投药后10d与30d的蚊虫羽化抑制率分别为86.44%和86.42%,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别(分别为χ^2=568.9356,P=0.0000和χ^2=354.7511,P=0.0000)。结论S-烯酯缓释块能够有效地控制城市雨水井中的蚊幼虫羽化为成虫,持效期较长。

  • 标签: 保幼激素 昆虫生长调节剂 羽化 S-烯虫酯 蚊虫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是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探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疗法,探究组患者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患者关节疼痛度、肿胀度和晨僵时间以及患者的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探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2%,探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过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的关节疼痛度、肿胀度和晨僵时间以及患者的关节功能,探究组的治疗效果也是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度和肿胀度。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 独活寄生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的牙髓和根尖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入住我院口腔科就诊的67例牙髓或根尖周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89颗患牙根管治疗的有效率,6个月、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根管治疗有效的牙数为82颗,占所有患牙的92.1%;6个月后复查的成功率为89.9%,12个月后为88.8%。结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免疫力低下,所以牙髓和根尖周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牙髓和根尖周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其成功率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牙髓病 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与防治糖尿的关系。方法选取本社区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20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性及描述性研究。结果200例研究对象中糖尿知晓率良好的有35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一般的有120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差的有45例;测试结果显示糖尿基础知识回答正确的有115例,并发症知识回答正确的有173例,有关药物治疗回答正确的有189例。结论社区居民有关糖尿知识的知晓率较差,社区应当广泛开展糖尿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居民糖尿的知晓率。

  • 标签: 知晓糖尿病 防治糖尿病 关键
  • 简介:糖尿眼病是最常见的糖尿并发症。常见的眼部病变有眼屈光改变、白内障、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及眼肌麻痹。眼屈光改变。屈光不正多发生于血糖剧烈波动时,屈光改变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特别是双眼同时突然发病,在糖尿病急性初起或加重时一般血糖很高,多发生近视;当治疗欠妥时,一般血糖显著降低,多出现远视。突然发生的屈光改变对糖尿的诊断和治疗具有

  • 标签: 糖尿病眼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合并肺结核病人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合并肺结核病人中随机抽取98例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合并肺结核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是肿瘤领域内少有的获得显著临床进展的癌症。只要在慢性期内及时发现并坚持药物治疗,“慢粒”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带癌生存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如何和癌“和谐相处”,无疑是每个“慢粒”患者最想了解的。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粒 患者 病管理 恐惧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知识培训对于结核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组织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结核知识方面的培训,在结束培训后进行问卷考察。结果50名护士经过培训之后,对于结核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通过系统、有计划的开展结核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进而有效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结核病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糖尿病人的早期表现并掌握其干预措施。方法使人们意识到糖尿高危人群的分布,糖尿的早期症状及如何通过运动和饮食积极干预不让病情继续发展。结果从早期症状确诊做到4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80%糖尿病患者可以一辈子不使用任何降糖药物。糖尿高危人群改变其不健康生活方式可阻止向糖尿转变。

  • 标签: 糖尿病 高危人群 早期表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糖尿是糖尿诸多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属中医“泄泻”范畴。消渴日久可出现气阴两伤,阴损及阳,致使脾气亏虚而无力运化水湿,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布散失职,水谷滞肠,泌别清浊无力,混杂而下,故脾失健运,痰湿内盛是糖尿机关键。糖尿机演变错综复杂,证型多以脾失健运、气阴两亏型为多见,伴见肝郁;痛泻要方,主要功效为调和肝脾,抑木扶土。针对此类泄泻患者的治疗以痛泻要方,处方上注重气机调节及脾胃功能的恢复,行气不破气,化湿不温燥,往往收获良效。

  • 标签: 糖尿病肠病 肝郁脾虚 腹泻型 痛泻要方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8例艾滋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在内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艾滋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大大提高,且死亡率显著减低。结论通过对艾滋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病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型糖尿与2型糖尿合并糖尿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过临床检验,发现1型糖尿合并糖尿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为50例,2型糖尿合并DKA患者为10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将两组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蛋白酪氨酸酶抗体(IA-2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临床统计,1型糖尿合并DKA患者,其GADA阳性率为54.0%;ICA阳性率为30.0%;IAA阳性率为20.0%;IA-2A阳性率为16.0%,ZnT8阳性率为78.0%。2型糖尿合并DKA患者,其GADA阳性率为17.0%;ICA阳性率为10.0%;IAA阳性率为13.0%;IA-2A阳性率为9.0%,ZnT8阳性率为3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合并DKA患者,其在各项指标方面,均高于2型糖尿合并DKA患者(P<0.05)。结论1型糖尿合并DKA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高于2型糖尿合并DKA患者。由此,可以将5项指标作为患者的检验对比标准、判断标准等。建议在日后的检验分析中,对糖尿合并DKA患者,积极实施检验分析,落实相应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1型 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流行学趋势及预防干预对策。方法调查2016年度平果县太平镇中心卫生院收集的296例儿童手足口病例资料,分别从人群分布(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几个方面对我镇手足口的流行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总结有效、可行的预防干预对策。结果296例患儿中以0~3岁的男性患儿居多,以4~6月、9~11月为疾病高发时间,以古案村病例数最多,其次为袍烈村、太平村、新圩村;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皮疹合并口腔黏膜病变及持续发热等症状,常伴有食欲下降,且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伤多有发生;实验室检查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中性粒细胞下降、肠道病毒71型阳性、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占比均较高。结论我镇手足口的流行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及地区差异和季节性,我院应与村卫生室在手足口流行爆发季节重点对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健康宣教和预检干预,一方面帮助易感儿童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做好对手足口日常监测和每日报告,对手足口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早隔离)以及时防止大范围流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该院的68例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和西药降糖治疗,观察组使用基础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合并高血压疾病使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控制良好,能够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根源性治疗,防止患者的病情恶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改善,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 糖尿病 高血压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