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来提升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老年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收了6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被随机数字表法拆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中,两组的样本数量均为30例,前者为常规护理方案,后者则为个体化护理方案,将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可知,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SAS)及抑郁(SDS)得分均较低,且护理满意较高(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老年患者经个体化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有了明显的缓解,护理满意也较高。

  • 标签: 膀胱癌术后 膀胱灌注 个体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术后体位护理对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等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均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体位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术后体位护理 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 眼压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患者就医诊断中采用网络预约挂号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门诊患者进行分析,依据挂号方式分为网络预约挂号(常规组)、窗口缴费挂号(研究组),做好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挂号流程、就诊体验、就诊环境评分分别为4.75±0.18、4.87±0.35 、4.56±1.05分,相比较常规组较优(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0±0.36,相比较常规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进行网络预约挂号,整体满意度相对较好。

  • 标签: 网络预约挂号 门诊患者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1.6-2022.6月发热门诊收治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流程预检分诊、观察组质量管理预检分诊。对比预检分诊效率、准确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效率、准确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预检分诊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现有门诊分诊方法和现状,探究优化门诊分诊流程是否可以有效提升分诊准确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选择我院收治的从2021年底到2022年底的80名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各40名。对照组使用一般的门诊分诊方法。观察组使用优化门诊分诊。对两组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分诊准确为79%,观察组分诊准确为98%(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有较大的不同,对照组为77.5%,观察组为97.5%(P<0.05)。说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分诊对患者而言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尤其可以直接提升其满意度,并且在此基础上,也能够使相关人员的护理工作实施有效性获得提升。

  • 标签: 门诊 分诊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规范化培训在入职护士带教管对其综合素质考核合格及业务能力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新入职的99名护士,其中2019年入职的61人接受常规带教管理,2020年入职的32人接受规范化带教管理。对比2019年度、2020年度中新入职护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综合素质考核合格、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业务能力的满意度。结果 2019年度基础护理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的考核的得分分别为(66.88±3.76)分、(75.54±5.03)分、(90.34±5.53)分,2020年度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的考核的得分分别为(81.04±6.23)分、(88.37±6.08)分、(95.43±4.26)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2019年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试用期综合能力评价整体满意度为78.26%,2020年护士长对对新入职护士试用期综合能力评价整体满意度为83.33%,存在显著提升(P<0.05)。结论 在新入职护士带教管理中应用分层级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新入职护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综合考核合格以及其业务能力,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临床护士。

  • 标签: 分层培训  新入职护士  综合素质  业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护理模式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投诉纠纷、差错事故发生的影响。方法: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急诊5000例输液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250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及优质护理,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投诉纠纷、差错事故发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门诊急诊输液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模式护理 门急诊输液 护理满意度 投诉纠纷 差错事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针对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重视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的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研究筛选出共500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都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入本院就诊治疗,采用出院患者电话回访、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处理投诉以及医患纠纷的方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有服务质量、医疗技术、医疗费用、医患沟通、病区管理。结论:根据患者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严把医疗质量关,尽可能满足患者不同形式和程度上的需求,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亲近感、信任感,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门诊 病房 存在的问题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献血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活动,能够救助大量生命。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血站在管理中面临着献血者体验和满意度低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献血者的体验和满意度,增加献血者的参与度,促进献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血站管理 献血者 体验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达标及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使用的医疗器械300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器械清洗程序,观察组采用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达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观察组感染总发生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能够提高器械清洗质量,降低医源性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50例。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依从性、输液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门诊急诊输液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这样患儿家属对护理也会更加认可,从而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提高医院的声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节护理 急诊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对优质护理在急诊输液室患者服务当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选择某医院静脉输液患者60名作为此次探究目标,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人员有30名。常规组运用的是常规护理,护理组用的则是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依从性和非计划性的拔管概率等。最终获得的结果是患者进行护理之后,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94.83%要比常规组81.03%高,这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常规组和护理组的非计划拔管概率进行对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获得的结论是对急诊输液室患者服务当中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将其穿刺和输液依从性提高,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概率,同时家长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有效将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降低。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优质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予以质量敏感指标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300件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开展研究,将2022年11月前实施常规护理的150件器械纳入对照组,将之后采取质量敏感指标护理的150件器械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器械损坏/丢失、未按清洗流程操作、手工刷洗不到位、器械清洗不到位RPN值、器械合格和院内感染发生均有差异(P<0.05)。 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应用质量敏感指标护理,能显著提升器械管理效果,防范感染,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敏感指标护理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内容具体以住院患儿雾化吸入期间实施PDCA的规范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方法:根据调研要求进行了病例的筛选,都为住院患儿,因为病情需要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操作,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有90例, 电脑软件随机分组,45例患儿为对照组,主要为常规临床管理,还有剩余一样病例患儿是观察组,具体开展 PDCA 管理,在管理期间对治疗操作规范及不良反应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调查显示观察组治疗操作规范明显更为突出;此次每个小组都有部分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相比而言观察组例数较少(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PDCA 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操作规范,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PDCA 住院患儿 雾化吸入 规范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