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术的17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行静脉穿刺均取得成功,其中1例外院带入护理效果良好。10-60d之后由于系缝不牢固导致1例患者导管滑出,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之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形成、静脉炎等并发症,结束之后伤口愈合情况均良好。结论针对静脉术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利于增强手术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术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静脉的临床应用和有效护理,选择科室使用静脉患者35例,通过临床观察、护理,总结深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结合病例谈一谈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 标签: 深静脉 穿刺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科临床护理中对静脉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神经科收治的41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与其静脉管及护理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41例重症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成功率是100%。无一例出现气胸、持续高热等不适。时间在4~47d之间,平均(22.4±3.1)d。结论为神经科重症患者提供静脉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性成功率,尽量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是今后神经科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值得加强普及。

  • 标签: 神经科 重症患者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33.2%)、导管阻塞(33.2%)、血流不足(17%)、穿刺口渗血(8.3%)、导管脱落(8.3%)结论通过对导管意外拔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准确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意外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血液透析 股静脉置管 意外拔管
  • 简介:摘要是分析PICC并发静脉炎所产生的原因,总结临床经验,给予相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 标签: PICC 静脉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方法将100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BD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含碘透明敷贴固定,再用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环形粘缠(上面一圈与下面一圈不重叠)。普通组采用BD留置针和普通透明敷贴固定;结果实验组留置针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天数也较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改进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延长静脉内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 标签: 乳腺癌手术 留置针 固定方法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分析1例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并发多发性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护理措施,并复习相关文献。PICC为肿瘤化疗及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方便,但其有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发生血栓,应即刻拔,进行溶栓和/或抗凝等治疗,护理重点为认真实施溶栓和抗凝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溶栓过程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栓塞征象,并做好体位护理及饮食指导。

  • 标签: PICC 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基础,而血管通路则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尽管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K/DoQI)指南中指出“动静脉造瘘优先”原则。但事实上相"-3多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以静脉作为血管通路。DOPPS研究数据表明,2005—2007年期间英国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中心静脉比例这28%,而在美国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占25%,在加拿大达39%。股静脉作为静脉常用通路之一,其操作实施已被肾脏科医生熟知,但在重度水肿患者中,难度大,并发症较多,如穿刺部位血肿、感染、血栓形成、不成功等。本文阐述一例重度水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静脉

  • 标签: 股静脉置管术 超声引导 水肿病人 血液透析患者 深静脉置管 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PICC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胃癌PICC患者102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关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关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化疗的患者,常会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做好相关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带来舒适。

  • 标签: 胃癌 化疗药物 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PICC维护新进展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制定有计划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6例乳腺癌患者PICC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操作方法和程序进行回顾总结,对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结果6例乳腺癌在PICC3天后出现上臂沿PICC走向处红、肿、热、痛,并且出现红色条索改变,可触及硬结;经检查确定为血栓性静脉炎,使用溶栓抗凝药物,同时红外线局部理疗,上臂红肿1周后消失。结论保护静脉是乳腺癌患者能够顺利进行化疗的前提,为预防乳腺癌患者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作为专科护士必须认真执行PICC操作规程,一旦发现血栓性静脉炎,应该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危害。

  • 标签: P I C C血栓性静脉炎护理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化学药物治疗,反复多次的穿刺及药物的外渗,可造成静脉及局部组织的损伤,严重者可造成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ertedcentralcatheter,P1CC)的广泛应用,则避免刺激性药物外渗,减少了患者的不适,为患者多疗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PTCC后,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血检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穿刺处感染等。

  • 标签: 肿瘤 PTCC置管 血检性静脉炎 溶检 护理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4例采用经股静脉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在手术配合及护理下成功植入滤器后,症状明显好转,无病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中,合理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尤为重要,下肢静脉血栓及早的治疗、及时的观察诊断,强而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栓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 滤器置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肿瘤术后PICC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实施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对患者护理干预的治疗措施。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8.00%)远低于对照组(24.00%),护理干预后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4.00%少于于对照组20.00%。护理干预后的留时间实验组(110.55±12.00)d要多于对照组(78.22±9.14)d。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能够降低因发生的并发症几率和降低静脉炎几率,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忍受能力,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妇科 PICC置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酒上清丸糊湿热敷治疗PICC后2-4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2-4级静脉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白酒上清丸糊湿热敷,并每日在纱布敷料上用45°-50°热毛巾进行加热3次,治疗3天后针对疼痛、肿胀、发红、条索状静脉及硬结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3天后局部疼痛效果情况有效率为96.4%,局部临床表现减轻有效率为85.7%,两组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

  • 标签: 上清丸糊 PICC 静脉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滤器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减少静脉血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饮食指导、患肢的观察,加强健康指导,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观察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无一例肺栓塞发生,安全度过了围手术期。结论滤器能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提高骨科手术安全,而全面、系统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滤器 骨科复杂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血(DVT)是细致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造成患者严重的损伤,出现致残后果以及死亡1。近年来,DVT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选择有效的方法预防下肢术后DVT的形成十分重要。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3月对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有效的预防了DVT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下肢手术 深静脉血栓 原因 预防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