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近几年接诊的与油料较密切相关的患者中汽油中毒病员有增加的情况,就如何提高油料单位预防救治汽油中毒能力,提升油料安全供应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较为实用有效的措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所抽取水泥厂的生产环境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110名职工进行体检,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和粉尘组与粉尘组工作人员相比,在听力、心电图、血压和血红蛋白异常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方面的体检结果,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组和后勤组工作人员,肺活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暴露在生产性噪声下可引起作业工人听力损伤和心血管方面的异常,应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并加强三级预防从而减少生产性噪声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 标签: 生产性噪声 听力损伤 健康影响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CSSD)三项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标准的修订和卫生行政部门推进标准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2月,采用卫生部医管所统一的调查方案,对吉林省39所不同级别医院CSSD和医院管理部门两个层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省部级(10所)、地市级(9所)和县区级(20所)医院共39所。2009年4月1日后有28所医院进行了整体扩建或改建,同时全部依据CSSD三项标准对CSSD进行扩建或改建。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的医院38所,占97.44%;采用信息技术建立CSSD质量管理与追溯系统的医院4所,正在开发的医院18所;CSSD平均面积为542m2,平均配备14.37人,配备人数与100张床位比为1.75:100;检查包装灭菌区的温度符合标准要求的医院25所,合格率为64.10%,湿度符合标准的医院23所,合格率为58.97%;清洗消毒设备配备率79.48%;终末漂洗用水,纯化水使用构成比为51.28%;环氧乙烷灭菌器配备率28.21%,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备率56.41%;包装材料为棉织布的医院39所;按标准频率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的医院占89.74%。结论CSSD行业标准发布后,吉林省各医院高度重视,在CSSD建筑布局、使用面积、人员配备及个人防护用品、清洗消毒设备和清洗耗材配备方面有较大提高。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行业标准 管理 医院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大型制鞋和电子行业有机溶剂危害及防控措施。方法利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识别和检测各岗位有机溶剂暴露情况,并对各岗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制鞋企业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电子企业接触的有机溶剂为苯、二甲苯、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甲醇和异丙醇等。通过低毒代替高毒,局部抽排风等工艺、工程和管理措施,除制鞋企业贴底处理岗位丁酮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302.13mg/m^3和配料房配料岗位乙酸乙酯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为378.5mg/m^3外,其余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大型制鞋和电子行业有机溶剂危害可通过工艺措施、工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有效防护。

  • 标签: 制鞋行业 电子行业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与自体骨植骨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自体骨植骨治疗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体外撑开结合伤椎骨水泥注入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椎弓根钉体外撑开结合伤椎骨水泥注入法治疗。测量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的高度丢失率。结果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12~30个月,平均21个月,除2例神经功能A级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3级的恢复。术后Cobb角0°~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0%~100%,平均96.2%。术后12个月时Cobb角0°~16°。结论经皮伤椎成形术结合体外椎弓根钉撑开系统一期矫正伤椎的压缩高度及恢复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创伤小,是中老年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水泥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两种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外科胫骨折的老年人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成两组,A组(n=20)和B组(n=20)。其中A组患者使用骨水泥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B组患者使用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跟踪随访20月,对疗效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在术后随访4个月后,骨水泥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到70%,同种异体骨条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50%,二者差异显著,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0月后,骨水泥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95%,同种异体骨条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90%,二者的差异不明显,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早期来看,骨水泥治疗方法比同种异体骨条治疗方法有优势,长期来看,二者的治疗效平分秋色,难分上下。但是鉴于老年人这类群体骨质疏松的特殊性,选择骨水泥治疗方法,能在早期很好的使骨折部位得到固定,疗效质量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水泥 骨条 老年人 肱骨外科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