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9月至2022年01月收治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急诊介入护理流程(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各阶段时间消耗相对较短;对照组从急诊到球囊扩张时间消耗相对较长,P<0.05。结论:在针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展开诊治工作时,通过合理应用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各个阶段的操作时间,从而最大限度提升救治效果。

  • 标签: 急诊介入护理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对ST抬高型心梗病人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了100例ST抬高型心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包括快速诊断、静脉溶栓治疗和心电监护等;对照组接受传统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病情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病情缓解较快,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抢救效果较观察组略有下降。结论: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急救护理在ST抬高型心梗病人的抢救中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病情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推广和应用该护理模式对于提高心梗病人的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胸痛中心模式 急救护理 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 抢救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开展治疗时候应用替罗非班有效性,以及对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定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单位心内科收治的发病2 h 内的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78例,应用随机法每组划定39例,分为参照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呲格雷治疗),试验组(基于以上给予替罗非班注射剂),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一氧化氮、内皮素结果,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前,所有人员的血小板聚集率、一氧化氮、内皮素结果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参照组,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数据值低,而一氧化氮数据值高,存在差异(p<0.05);对比参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存在差异(p<0.05)。结论: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注射剂治疗,可以改善心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用药安全性更高,出现的不良反应低。

  • 标签: 替罗非班注射剂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血小板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