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刮除术治疗孤立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囊肿采用病灶清除加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切口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及复发。结论:刮除术治疗囊肿效果较好。

  • 标签: 骨囊肿 手术治疗 植骨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选择跟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同种异体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跟骨折采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开放治疗严重胫骨感染性不连缺损的效果。方法8例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清创,切除失活组织见创面出血,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植入自体髂骨条,敞开创面,高渗盐水纱布换药。结果1例于术后6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7例于术后8~16周瘢痕自行愈合,8例骨折于术后平均8个月愈合,10个月去除外固定物。结论一期开放术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和缺损的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植骨 感染 骨折 骨折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开放疗法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胫骨感染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自体开放,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5周游离植皮的患者共计4例,且其创面均完全闭合,治疗后10周创面得以愈合的患者共计38例;本组性愈合的患者共计41例,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3±1.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现象的患者共计1例,未良好愈合。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自体开放疗法的效果显著,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自体骨开放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骨取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对355例髂骨取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髂骨取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17.5%的患者(62例)髂骨取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髂骨取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髂骨取骨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治疗方法在锁骨不连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锁骨不连患者,均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锁骨骨折均恢复良好,无感染、骨折、钢板断裂情况发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38±2.04)周,术后JOA肩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8.0%。结论切开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治疗锁骨不连,效果可靠,骨折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骨折及早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锁定接骨板 植骨治疗 锁骨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发症的形成及预防。方法随访2004年5月~2009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II~IV型跟骨折76例共85足。根据Sanders分型,II型43足,III型28足,IV型14足。术侧位X线透视。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48足,良24足,可10足,差3足.发生并发症10足,占15.2%.结论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入路,规范操作、引流、、适时功能锻炼是减少跟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植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外科肱骨近端的锁定板的治疗过程需要从完善骨折患者的钢板固定过程控制开始,采用合理的综合性肱骨近端的锁定控制治疗,完善患者的的综合治疗效果。细致的观察临床上的相关的治疗过程,完善患者机体相关的关节功能的愈合情况,分析患者的自身恢复感受,记录护理治疗数据,制定合理的综合性对比组的统计分析,完成整体肱骨近端锁定板的治疗效果控制。采用患者肩关节近端锁定板的治疗过程分析,完成患者临床上肱骨的近端锁定板的治疗比较,制定合理的综合性肱骨外科治疗方案,提高优质的有效化会诊分析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综合性恢复过程控制,完成综合性的诊断治疗过程效果。

  • 标签: 肱骨 近端 锁定板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水泥与自体治疗SanderⅢ型跟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SanderⅢ型跟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水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治疗SanderⅢ型跟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自体骨植骨治疗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
  • 简介:脊柱结核99%的病变发生在椎体,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多发生在腰椎,其次是胸椎。病变可以导致脊柱的稳定性丧失.寒性脓肿、死等病理产物可以压迫脊髓致脊髓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普通的手术多采用病灶清除,虽可加速治愈结核但脊柱稳定性有所破坏。我科于2006至2008年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16例,采用病灶清除加内固定,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结核 脊柱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观察其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性愈合,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骨皮质剥离 Phemister植骨 骨延迟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同种异体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与椎板间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两种方法疗效的优劣,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7~2008.03沧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椎体高度矫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同种异体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组即试验组在改善椎体高度、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同种异体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以很好的恢复伤椎高度,并且能够很好的长期维持术后伤椎的高度,避免远期椎体塌陷。在减少迟发性椎体塌陷导致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植骨 椎弓根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椎前路Cage融合与椎间钛板固定治疗颈椎体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名,术前X片、CT及MRI排除骨折、脱位以及椎管内肿瘤。随机分成两组,A组18例(Cage组),B组17例(钛板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术式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高。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Cage融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长。椎间融合钛板固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短。两种术式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

  • 标签: 颈椎间盘 Cage 植骨融合 钛板
  • 简介:【摘要】种植部位的骨质致密、量受区的宽度和高度属于决定种植是否可以成功进行的关键,在口腔种植期间因为拔牙之后长期缺牙与佩戴义齿的影响,导致牙槽存在萎缩、外伤或感染,从而促使牙种植体植入区域存在量缺失,此时便需要接受进行处理。自体移植本身带有生成性、诱导性以及传导性,其属于最为理想的材料。但是因为自体本身的使用缺陷问题,如取量问题,促使组织替代材料的使用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干预水平,本文简要分析组织替代材料修复牙种植受缺损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骨组织替代材料 牙种植 骨缺损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