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静脉输液排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病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静脉输液排气中,观察组采用非挤压莫菲氏管排气与对照组挤压莫菲氏管排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排气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x2=258.22,P<0.01)。结论非挤压莫菲氏管排气优于挤压莫菲氏管排气,保证了病人治疗的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法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集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10例参与,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排气,观察组行改良排气,对两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排气时间及耗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排气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耗液量和小气泡进入血管率,还可提升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该种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改良排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5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排气,实验组采用2“U”排气,比较两组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参照组一次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小气泡进入血管,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及成功率。

  • 标签: 静脉输液护理 操作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观察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排气成功率高,又减少了药液浪费和污染机会,节省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医患纠纷。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 改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采用改良排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传统排气)、试验组(改良排气)各60例。观察排气成功率,比较排气用时和药液浪费量。结果试验组一次排气成功58例(96.7%),高于对照组的50例(83.3%);且排气用时短、药液浪费量少,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排气应用在静脉输液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排气质量、缩短排气用时,减少药液浪费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传统排气法 改良排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卡介苗接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同期出生的新生儿834例随机分成两组,传统接种386例,改良接种448例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X2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改良接种比传统接种成功率高。讨论改良接种能提高卡介苗接种成功率。

  • 标签: 卡介苗 预防接种 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的分娩方法为平卧,助产者位于产妇的右侧助产。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医务工作者逐渐发现传统分娩有碍产床的清洁无菌、会阴保护、胎儿机转、会阴缝合和助产者的身体健康等弊病。为此,我院派出助产人员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修学习,回来后对传统的分娩方法进行了改进。

  • 标签: 助产法 临床观察 改良式 分娩方法 医务工作者 妇产科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静脉输液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优化静脉输液排气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 静脉输液 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改良kessler修复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效果。方法对78例132指手部指屈肌腱断裂者采用改良kessler以修复。术后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按TAM评价评定患指功能,优72指,良47指,可13指,总优良率为90.2%。结论用改良kessler修复指屈肌腱具有抗张力强,缝合处光滑平整,操作简单,术后康复训练开始越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越高。

  • 标签: 腱损伤 康复 kessler法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简化改良白膜,提高血小板(Pt)的回收率、降低浓缩血小板中WBC、RBC的残存。方法采用新工艺、器材如新型血袋、自动分浆仪、离心悬挂器等。结果改良的白膜(改良的白膜NBC)所制备的PCPt(7.8±2.9)×10加/2、RBC(O.008±O.006)×109/2、wBc(0.8±O.4)×106/2、血小板回收率(82.1±7.2)%。结论改良的白膜简化了操作、提高了血小板的收集率,各项指标都可以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 标签: 改良白膜法 血小板去除法/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改良血液透析中回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分为两组,改良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改良后回血和标准下机回血,分别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后回血能有效的预防及减少操作时不必要的并发症。结论本中心采用改良后密闭式回血安全可行、操作规范。

  • 标签: 密闭式回血 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大鱼际肌与指尖测血糖时疼痛程度。方法选取30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分别在指尖及大鱼际肌测量血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数字分级(NRS)对疼痛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测血糖时大鱼际肌疼痛程度低于指尖疼痛程度(P<0.05)。结论采取大鱼际肌测血糖疼痛程度比传统指尖测血糖疼痛程度低。

  • 标签: 糖尿病 测血糖 疼痛 大鱼际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临床采血时采用改良静脉采血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 90 例入组,根据入选时间先后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老年患者采用传统采血,观察组老年患者采用改良静脉采血,对比两组患者采血期间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舒适度与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明显。 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改良静脉采血后,采血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老年患者 改良静脉采血法 一次穿刺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在内镜检查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9例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实施改良清洁灌肠,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教科书提供的清洁灌肠。结果改良清洁灌肠在肠道清洁效果及减少患者的灌肠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灌肠。结论改良清洁灌肠安全、实用、效果好。

  • 标签: 改良清洁灌肠法 安全性 实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介绍了示波血压测量方式的原理,分析了排气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通过用改变标准血压信号的心率值加以验证。结论排气速度慢,示波电子血压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不一定变好,但是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会变好。

  • 标签: 示波法 排气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留置胃管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入住我科需管饲喂养的早产儿85例,经口留置胃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直接经口留置胃管,按传统方法固定胃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胃管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低于对照组,胃管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胃管固定效果好。

  • 标签: 早产儿 改良胃管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对口腔颌面手术切口进行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处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颌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口腔涂擦,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采用改良进行口腔冲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d后的创口愈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P<0.05),观察组的口腔炎发生率7.5%与口腔溃疡发生率2.5%均低于对照组25.0%与20.0%(P<0.05),两组间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冲洗改良操作简单、对于医务人员的操作要求较低,可在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口腔冲洗 改良法 口腔颌面手术 观察
  • 简介:Q:宝宝二十几天,一直用劲拉大便,经常放屁,有时带出一点大便,肚子里面经常咕噜咕噜响,这是怎么回事?A:这种排气多的现象在婴儿期非常常见。这是由于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婴儿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的肠道胀气一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并出现频繁原因不明的哭闹。

  • 标签: 婴儿肠绞痛 排气 肠道蠕动 胃肠发育 原因不明 婴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