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将分散液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水果样品中除虫脲、灭幼脲和氟铃脲残留农药分析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萃取条件选定为在5.0mL水果样品溶液中迅速加入60.0μL萃取剂四氯化碳和1.0mL乙腈分散剂,分散均匀后以3200rmin-1离心5min,四氯化碳沉积到试管底部,取尽吹干用流动相复溶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3种杀虫剂的检出限在0.5~1.5μg·kg-1(S/N=31)之间;线性范围为10~160μg·kg-1;相关系数在0.9981~0.9988之间;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0%~9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果样品中3种残留农药的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达到农残分析要求。

  • 标签: 分散液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苯甲酰脲类农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微创技术,运用双枚空心拉力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行CPM机被动功能锻炼及主动股四头肌静力收缩锻炼。结果术后15例皆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其中,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3.33%,无一例出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微创技术具有对机体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微创手术 髌骨 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在新鲜腕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鲜腕舟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一般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般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可有效改善新鲜腕骨舟骨骨折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对于提高新鲜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空心拉力螺钉 新鲜腕舟骨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膝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患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手术治疗,另外选取40例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率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6%;对照组优良率为74%,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临床效果确切,简单又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空心拉力螺钉 膝后交叉韧带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起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40例髌骨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6例老年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8~10周。根据Bostman评分均达优良。结论应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提高了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避免了传统张力带固定的并发症。

  • 标签: 空心拉力螺钉 张力带 内固定 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空心拉力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技术的应用对髌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中选取42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观察组采取空心拉力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张力带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在术后15至52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皮肤刺痛或者切口未按期愈合等并发症,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对照组要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比对照组要好,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空心拉力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技术对髌骨骨折治疗有较为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基层各大医院试用并推广。

  • 标签: 空心拉力螺钉 钢丝张力 髌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挡钉结合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单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我科应用阻挡钉结合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经皮固定治疗45例股骨单髁骨折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37.2岁,术前经X线片确诊,AO分为B1、B2,且全部为新鲜骨折,用1~2枚阻挡钉结合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经皮固定骨折。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3年,平均1.7年。其中2例患者因过早负重出现骨折轻度移位,但移位均小于2毫米,骨折愈合后行走时无明显膝关节不稳,其余病例均无骨折移位及骨不愈合,无伤口感染、断钉,无膝关节活动障碍。结论阻挡钉结合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经皮固定治疗无明显移位或移位较小的股骨单髁骨折,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而且骨折固定牢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股骨单髁骨折 阻挡钉 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
  • 简介:摘要考察处方中组分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制剂的影响。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处方组成为法莫替丁4%,预胶化淀粉76%,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8%,硬脂酸镁1%,甜菊糖1%。所选处方合理,分散均匀性好。

  • 标签: 法莫替丁 分散片 制备工艺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制备克拉霉素分散片的最优工艺技术,确定制备期间使用的处方。方法:在本次药品分散片的制备相关研究工艺中,选择的考察指标为均匀度,设置正交试验,筛选现有处方,研究制备效果,确定可用于克拉霉素制备工作中的可行工艺。结果:利用优化之后的工艺手段对克拉霉素分散片进行制备,检测药品的实际制备情况,确定多项指标均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结论:本次研究中设置克拉霉素药品制备处方合理可行,工艺手段也具有较强的可用性,能够满足分散片的基本制备要求。

  • 标签: 克拉霉素分散片 处方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夏天无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阿片碱的含量。结果10批样品中原阿片碱最低含量为0.9390mg/片,依据原标准,暂定本品每片含夏天无以原阿片碱(C20H19NO5)计,不得少于0.90mg/片。结论该方法测定原阿片碱含量,方法准确,可以作为夏天无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延胡索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益生菌分散片制备工艺,确认分散片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麦芽糊精、乳糖量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试验对交联聚维酮添加量、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比例进行优化;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圈试验。结果:麦芽糊精添加量为5%,乳糖添加量为5%,交联聚维酮添加量15%,羧甲基纤维素钠8%,微晶纤维素30%,润滑剂适量,以制得的分散片崩解时间

  • 标签: 益生菌 分散片 抑菌试验
  • 简介:摘要:固体分散技术是指在载体物质中分散药物,从而形成包围体分散体,将固体分散技术用于中药制剂中,可以提高中药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率,为进一步探索中药制剂的现代化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该文章主要针对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在中药制剂中,其所具备的应用前景,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 标签: 固体分散技术 中药制剂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2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二甲双胍进行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将其以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均分成常规组(二甲双胍治疗)和研究组(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每组各有患者38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值<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更高(P值<0.05)。结论:将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方法应用于2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 格列美脲分散片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加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胫骨下段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6例老年胫骨下段骨折,采用微创经皮胫骨结节入路自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断端行有限切口复位,24例骨折块拉力螺钉辅助固定;22例骨折断端旷置,术后外固定辅助。结果全部病例获6-24月随访,平均15月,拉力螺钉组平均愈合时间4.5±0.3月,旷置组平均愈合时间6.3±0.5月,按Johner-Wruhs功能恢复分级标准,拉力螺钉组优良率为95.8%。旷置组优良率77.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自锁髓内钉加拉力螺钉辅助治疗老年胫骨下段骨折技术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愈合快,可早期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微创 老年 胫骨骨折 自锁髓内钉 拉力螺钉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构建打破了传统科室分散配药的局限,实施药学专员对药物进行全封闭式的监护与审核管理模式,这样的配药形式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配药中心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的推动了配药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相对于传统科室分散配药的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同行交流和参考。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传统分散配药 优势 比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