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与能力,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 意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的护理管理情况及期间医院的感染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后,各项检测的合格率由94.6%提高到97.5%,统计学上有差异,而同期医院的感染率由5.24%下调到3.53%,统计学上有差异。结论加强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可有效的减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HIV感染合并HBV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与普通人群诊断相类似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配合药物合理治疗并防止耐药性发生,同时监测HIV和HBV感染。结论肝脏疾病仍然是主要的发病和病死因素,对于HIV/HBV共感染者的治疗也比较复杂。在所有免疫抑制患者中开展HBV筛查,对HbsAg阳性者予以核苷(酸)类药物预防性治疗可以有效避免HBV复发,降低肝脏相关疾病发生率。

  • 标签: HIV HBV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产褥感染是较常见的产褥期疾病,但引起产妇死亡则较罕见。产褥感染发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娩方式和其是否存在高危因素。阴道分娩产褥感染发生率为1%~3%,而剖宫产产褥感染发生率高达15%~30%。产褥病率定义为产后24小时至产后10天,至少间隔24小时测得体温达到或超过38℃。产褥病率所包含的疾病以产褥感染为主,主要引起产褥病率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肺炎、肺不张,伤口感染,脓毒性血检静脉炎和乳腺炎等。产褥感染主要由寄生在生殖道的厌氧菌和需氧菌等菌群所致,其中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占70%,包括厌氧球菌、类杆菌属;需氧菌属引起的感染占30%,多为肠道杆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等。产褥感染的非产科高危因素包括肥胖、营养不良、免疫低下、贫血及患有慢性疾病和糖尿病等。

  • 标签: 产褥 治疗方法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当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由牙科器械为媒介获得感染到普通感冒在医院流行,“院内感染”这个问题就已经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关注,医院感染不仅会使住院病人的患病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而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还对社会人群构成了新的健康威胁。因此,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既是医院对患者的责任,也是病人对医院的要求,院感办在院内感染控制中只有起到主导能动性的作用,才能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院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建洁净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情况的进行分析,以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收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249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5.22%),20例次(8.03%)。结论新建的洁净ICU环境清洁加上严格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新建洁净ICU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特殊感染手术间的流程管理,规范手术室的特殊感染手术管理。方法探讨分析特殊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与感染控制。结果通过对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分析,使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结论特异性感染手术的感染控制是一项系统而严密的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严密的部署,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特异性感染 手术配合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心血管合并感染的患者,患者感染的痰标本,采用有效的细菌培养和真菌检查分析,对治病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结果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结果显示中,肺部真菌感染的有15例,真菌感染率达到15%,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较高,占有6例,达到6%,热带念珠菌有8例,占有8%,光滑念珠菌占有5例,占有5%,克柔念珠菌2例,占有2%。结果显示不同的念珠菌感染对于真菌药物实际呈现的不同耐药程度不同。结论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抗感染治疗者均感染率水平较高,需要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和治疗策略管理。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合并感染 抗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561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产妇368例,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61例分娩的产妇中剖宫产术368例,占65.8%,其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39例,感染率为10.6%;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体重指数(BMI)、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发生率、检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26±2.23)kg/m2、46.15%、12.82%、(4.2±1.0)次、(86.52±8.98)min、(350±12)ml,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的(21.52±1.59)kg/m2、13.68%、12.16%、(2.1±1.2)次、(50.03±4.21)min和(250±20)ml(P<0.05或P<0.01),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02.33±10.18)g/L,显著低于非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的(109.66±11.3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BMI、是否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检查次数、血红蛋白的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助于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术中出血量 羊水污染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防护措施和护理要点,新生儿的处理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问题,为今后同类病例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结果52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 标签: 妊娠 HIV感染孕妇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
  • 作者: 黄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3-02烧伤是因外界热力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烧伤后,由于皮肤遭到破坏,人体失去了抵御细菌的屏障,致使各类致病细菌入侵人体引发烧伤感染,轻则引起患者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重则导致肌肉组织坏死,甚至引发败血症、菌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烧伤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烧伤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有关知识。1烧伤感染诱因1.1创面感染烧伤患者的创面由于组织的坏死,必定会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如果烧伤创面滋生的细菌入侵人体其他组织,就会引发感染。1.2呼吸道感染由于烧伤致使患者的呼吸道受到损伤,或者由于胸部焦痂或长期卧床痰液坠积引起的感染,常见于幼儿及老年烧伤患者。1.3肠源性感染感染机制比较复杂,例如烧伤后肠黏膜受到损伤、肠道菌群失调等,致使感染源经肠黏膜入侵人体诱发感染。1.4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患者静脉切开或者进行深静脉置管,这些治疗方式有可能会引起患者静脉炎,严重时可能诱发菌血症。1.5肌肉组织感染烧伤患者由于肌肉组织坏死所引发的感染。1.6医源性感染由于治疗过程中操作失误引发的感染,例如,为烧伤病人输血或注射时引起的感染;切开患者气管后管理疏忽引发的感染;喂食时患者呕吐引发的感染等。2如何预防烧伤感染2.1注意患者创面清理及病房消毒引发烧伤感染的致病细菌不一定全部来自于烧伤患者的创面,但创面感染依旧是导致烧伤患者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烧伤患者采取减菌措施。其中,常用的减菌措施主要包括清创术,在烧伤患者入院时,在不妨碍病人抗休克治疗的前提下,应对病人的创面进行清洁,去除创面上的污染物诸如烧焦的衣物或烟尘等,清创过程可使用千分之一的新洁尔灭溶液或千分之五的洗必泰溶液对患者创面进行冲洗,之后使用20至35摄氏度的生理盐水再次冲洗创面,减少创面细菌的滋生,清创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同时,为预防烧伤感染,不可忽视患者居住环境的消毒,医院应为烧伤病人准备消毒隔离条件良好的病房,有条件的可将病人安排在无菌层流病房中,同时,对医疗工作者及护理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避免可能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坚持无菌原则,对于烧伤感染的预防极为关键。2.2注意患者营养补充烧伤后,由于创面渗出现象病人会损失大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感染所致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2018年5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感染科护理中应用强化感染管理的效果。方法 为配合本次研究,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抽取在我院感染科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患者同意后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证实施强化感染管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检验、分析。结果 经医院感染监测,包括物品表面消毒、手表面清洁、病房空气质量在内的合格率,以研究组显高,对比参照组领先,检验两组数据有意义(P<0.05)。结论 将强化感染管理应用到感染科护理中,能够促使感染科的护理质量增强,同时提升感染监测的合格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其给患者健康带来威胁,并增加医疗费用负担。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预防和控制,以及研究相应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服务质量。本文针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了医院感染的危害因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进而总结了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

  • 标签: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管理策略
  • 作者: 罗伟桃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1-20
  • 出处:《健康世界》 2023年第18期
  • 机构:艾滋病病毒主要是指 HIV病毒,属于 RNA单链 RNA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HIV感染人体后,在体内持续复制,使感染者不断丧失免疫功能。一般情况下, 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可以造成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据统计,从感染艾滋病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的时间在3-5年,平均为8-9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或产褥期化脓性致病菌侵入产妇的生殖系统所产生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它具有起病急、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最终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导致感染性休克,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威胁.为了解其感染因素,降低产褥感染率,现将我院收治的产褥感染患者情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产褥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