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1血吸虫病防治知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尽管此次爆发地汶川、北川地区不是血吸虫病流行区,但其相邻的绵竹、安县,以及成都市及其周围县区就是较重的血吸虫病疫区。同时,地震后河流改道,堰塞湖形成山洪、泥石流等,就可能造成钉螺扩散,使血吸虫病播散、流行。

  • 标签: 地震灾区 血吸虫病流行区 防病 血吸虫病疫区 防治知识 北川地区
  • 简介: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防疫工作成为灾后的工作重点。本文对地震区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处理类似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卫生防疫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卫生防疫工作 地震灾区 重大突发事件 防疫问题 大地震
  • 简介:地震害造成了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生态平衡的破坏,构成了传染病易于流行的条件。因此,预防控制传染病便成为抗震救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地震害地区环境卫生控制又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基础与前提。地震害发生以后,随着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新的生态平衡的建立,地震害条件所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还将存在一个时期,这种地震害的“后效应”是地震害条件下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其他的救灾工作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地震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之后,消除其“后效应”即包括地震害地区环境卫生控制将成为工作的重点,而且这种工作实际上将成为地震害条件下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工作。

  • 标签: 地震灾害 卫生控制 灾害地区 环境 传染病流行 预防控制
  • 简介: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和重大的人员伤亡,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尽快展开以消毒、杀虫、灭鼠为重要内容的各项防疫措施刻不容缓。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领导部门的指示要求,来自军地的众多防疫力量迅速赶赴地震区,进村人户,开展了覆盖全部灾区的环境消毒、病媒生物防治、人畜尸体处理等各项卫生防疫工作,有效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 标签: 地震灾区 卫生防疫工作 杀灭 环境消毒 传染病疫情 生物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后心理重建对什邡青少年心理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什邡某中学初中二年级2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该市2008年运用相同问卷调查的98名学生所采集的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震后4年什邡青少年PTSD症状轻度和中重度异常的人数低于地震近期(P<0.05),20个比较条目中除了条目6(烦躁不安)和14(易激惹,好发脾气)的平均分值高于地震近期,其余18个条目震后4年的平均分值均低于地震近期,9个条目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震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恢复良好,针对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焦虑情绪普遍存在,所以仍需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10%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常量喷雾施药对灾区积水蚊幼虫的杀灭效果,为震后蚊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灾区永星村两处蚊幼虫密度较高的积水,分别用10%氯氰菊酯悬浮剂500倍稀释水溶液进行施药处理与对照观察评价杀灭蚊幼效果。结果施药后10min杀幼率达到99.04%,60min杀幼率达到100%,在施药后6h(360min)杀幼率仍为100%。结论10%氯氰菊酯悬浮剂500倍稀释水溶液对积水蚊幼虫有非常显著的杀灭效果。

  • 标签: 岷县地震灾区 积水 蚊幼虫 10%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地震害给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提高应急医学救援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军民融合在地震害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并提出强化军民融合进而提高地震害应急医学救援水平的策略,以期提高我国应急医学救援水平,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地震灾害 应急医学救援 军民融合
  • 简介:为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我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奉献爱心。5月15日,市立医院开展了募捐活动,1000多名干部职工慷慨解囊,不到一天时间就募集捐款106000元。至28日,党员交纳“特殊党费”近110000元。

  • 标签: 地震灾区 卫生系统 捐款 职工 干部 抗震救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1例地震害中造成脑挫裂伤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22年1月8日收治的1例在地震害中造成脑挫裂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讨论其护理方案,总结护理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对他人的依赖降低;住院期间无发生跌倒情况。结论:规范的基础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地震害造成的脑挫裂伤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地震灾害中造成脑挫裂伤 护理 预后
  • 简介:“5·12”地震发生后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遭到破坏,重灾区、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地影响到灾区各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务院有关《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5·12”汶川地震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重建的工作已列入议事日程。如何建?建成什么样?都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思考,尤其要好好地总结地震中暴露出来过去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拓宽视野,提出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可操作的思路、方案,供政府和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地震灾区 卫生信息化建设 卫生服务工作 恢复重建 业内人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5.12地震区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灾区基层干部给予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和社会支持。方法对部分5.12地震重灾区的基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资料来源分为基层机关干部组和乡镇干部组;对基层干部一般情况、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逐一登记和评估。结果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1份;平均年龄39.34±10.94岁,大学以上学历56.9%;灾区基层干部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乡镇干部PTSD严重度评分高于基层机关干部(p<0.05)。结论地震区基层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基层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较机关干部更令人担忧。心理卫生工作和社会支持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基层干部 心理健康状况 对策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地震区野战条件下新生儿重度窒息成功抢救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生命质量。

  • 标签: 地震灾区 野战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地震区建筑工地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对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宣教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提高援建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选取地震区什邡市大型建筑工地4家,对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现场答卷,问卷当场收回,使用SPSS13.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3.1%,知晓率较高的为共用注射针具能传播艾滋病和血液或血液制品能传播艾滋病,为84.4%;知晓率较低的为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仅30.1%。结论援建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仍较低,但对部分艾滋病的认识已达到一定的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援建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增强援建人员防制艾滋病的意识很有必要。

  • 标签: 地震灾区 建筑工地 艾滋病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让震后的老年护理院发展更科学更迅速,为地震区提供一个良好的集预防疾病和养老修身的好去处。方法针对地震区50岁以上老年人,以问卷的方式对老年护理院的了解和建立必要性进行调查,整理数据,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300份调查问卷,78.33%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建立老年护理院,55.33%的老年人愿意住进老年护理院。结论地震后的灾区急需建立老年护理院这样的机构,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以及预防疾病等问题。

  • 标签: 四川 地震灾区 老年护理院
  • 简介:目的通过了解绵阳市:北川县地震后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为防治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按照《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试行)方案》,采用致倦库蚊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北川县致倦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0.5307、0.0456和0.0221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9、12、17。结论:北川县致倦库蚊对主要化学杀虫剂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调查的结果可为指导北川县病媒蚊虫及其传染病防治以及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提供参考。

  • 标签: 致倦库蚊 浸渍法 抗药性 地震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