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中切线选择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62例周围型肺占位,肺列带去内采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3283岁,术中均应用美国泰科公司肺切割缝合器进行肺楔形切除,其中错构瘤8例,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1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肺癌29例。术后观察出血、漏气、肺不张情况。结果,术后出血二次手术2例,漏气延迟愈合(超过7天)8例,心率失常2例,刀口感染渗液4例,无肺不张病例。结论周围型肺占位(肺外带吉内)行肺楔形切除,切线应选择组织较薄,弹度好处,各种切线不会造成肺坏死,肺不张情况。

  • 标签: 胸腔镜 肺楔形切除 切线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收治的1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胸壁切线野放疗的摆位及照射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将乳腺托架置于治疗床上,采用6MVX线行胸壁切线野等中心定角照射。结果对15例患者随访1年~3年,随访率100%,5年存活率为60%(9/15)。结论乳腺癌术后胸壁切线野放疗是目前综合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放疗摆位及照射技术应予重视。

  • 标签: 放射治疗 乳腺癌 摆位照射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运用治疗计划系统设计不同的处方剂量点,通过剂量分布的比较,得到哪一个处方剂量点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为国内外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乳腺切线野加楔形板的半野照射技术,首先行CT模拟定位,然后利用PLATO计划系统设计切线野计划,添加15°楔形板作为组织补偿。在中心层面上设置四种剂量参考点1、两切线野间距(S)的中点;2、S垂直等分线上胸壁-肺交界处;3、S垂直等分线上h/2处(h-乳房高度);4、PTV中心即S垂直等分线上w/2处(w-射野宽度)。分别给予各参考点处方剂量5000cGy,分割次数25次,经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分布后评估。对PTV,比较Dmean、标准差SD、V105%、V110%;对肺,比较患侧肺的V20、V30、V40。对于总体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剂量参考点设在PTV的中心,最接近处方剂量5000cGy,靶区的剂量变化最小;靶区的V105%、V110%最低,剂量热点最小,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最好。同时剂量参考点设在PTV的中心,患侧肺的V20、V30、V40最低,对患侧肺损伤最小。结论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应选择在PTV的中心,本研究结论可作为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剂量参考点的选择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保乳术后放疗 乳腺切线野 处方剂量点 剂量分布 剂量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