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关节松动治疗肩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肩周炎致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完成既定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自我疼痛感觉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三个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比较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尤以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关节松动治疗肩关节活动障碍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活动障碍 关节松动术 红花黄色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细节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研究时间跨越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共纳入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评估结果和细节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并采用统计学分析和描述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细节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较和讨论后,我们得出结论:细节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够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过程。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研究来验证和完善这一发现。总之,本研究结果强调了细节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老年 髋关节置换 细节护理 关节活动功能 观察研究 康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细节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9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患者在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功能、满意度及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因此,细节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细节护理 老年 髋关节置换 关节活动功能 疼痛管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锻炼护理措施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以2014-2015年我院治疗的76例漆骨折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人),对照组患者则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节持续被动活动器锻炼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漆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和漆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漆关节功能损害患者在手术后运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的锻炼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漆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肘关节骨折术后用康复训练方案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科接诊肘关节骨折手术病人(n=300)。试验组术后采取康复训练方案,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对比Mayo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Mayo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达到了(84.35±3.48)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75.18±4.96)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肘关节功能更好(P<0.05)。关于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伸直度与屈曲度: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用康复训练方案,病人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更加明显,肘关节功能恢复更为迅速。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康复训练 价值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方法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共73例的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27例出现肩周痛,其中11例肩关节出现活动受限。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有术中钩入软组织较多;手术复位不够理想;术中肩锁韧带的修复;术中钢板塑形度不够;钢板放置位置不正确;术后关节盘残留;术后制动时间过长。

  • 标签: 锁骨钩钢板肩关节活动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我院所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2例。其中参照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应用疼痛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实验组肢体肿胀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具备组间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疼痛护理可有效促进其术后恢复,提升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疼痛护理 膝关节活动功能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蜡疗方法在关节活动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60例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对照组(30例),康复组采取康复训练前应用蜡疗的方法,对照组康复训练不采用蜡疗,康复效果的评价采用Fugl-Meg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康复组的各项积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组各项指标评分的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康复训练前进行蜡疗的方法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中减轻疼痛,促进疗效的方面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蜡疗 辅助 关节活动障碍 手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治疗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存在偏瘫侧上肢痉挛的脑卒中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对其痉挛上肢增加CPM机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抗痉挛治疗有效,且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 标签: 痉挛 抗痉挛治疗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 脑卒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对类风湿关节活动期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活动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5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5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3.78±1.23)、(4.51±1.16)、(30.15±12.68)优于参照组(4.35±1.23)、(5.41±2.58)、(56.47±2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活动期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护理中应用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TKA患者78例,其中早期护理干预39例设为A组,常规护理39例为B组,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VAS)。结果: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术后1 w A组活动度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疼痛程度比较,术后(3~7)d,A组VAS评分低于B组,疼痛程度较轻(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活动度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治疗中膝关节单髁置换活动与固定平台的短期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共98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9例。患者均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对照组接受固定平台治疗,研究组接受活动平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术后随访3月后,两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经术后随访6月,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并发症,经治疗后均痊愈,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活动与固定平台在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相当,故可根据患者实际选取具体施术类型进行治疗。

  • 标签: 膝关节 单髁置换活动 固定平台 短期效果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3年3月-12月,我院骨科12名护理人员,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效果”的课题,对活动前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疗效优良率,使患者的掌握度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活动体验的作用,总结了影响患者早期活动体验的因素,指出多学科协作制定早期活动方案、进行疾病认知干预、采用多模式社会支持等干预,可提高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验。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早期活动 体验 进展
  • 简介:【摘要】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本文综述了影响患者早期活动体验的主要因素,指出多学科协作制定早期活动方案、进行疾病认知干预、采用多模式社会支持等干预,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验。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早期活动体验 影响因素 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针对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护理过程中,早期采用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14年10月至次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一般组21例与活动组21例.前组进行院内常规骨折处理及护理措施,后组进行CPM协助进行早期关节活动,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一般组有效率为42.86%,后组为76.19%,后组较高,P〈0.05;一般组生存质量评分不及后组,P〈0.05.一般组满意度低于后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收治下肢骨折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早期进行CPM活动锻炼,大部分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且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CPM 下肢骨折 关节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提高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本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接收的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7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膝 KSS 评分与 ROM 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 P < 0.05 。结论: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 标签: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