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公共卫生的数据需求出发,分析了公共卫生大数据特征,提出了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架构。并通过对传染病预警预报大数据应用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舆情监测预警应用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大数据对公共卫生的应用愿景与应用模式,并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为技术路径,提出了应用策略与关键技术。

  • 标签: 公共卫生 大数据
  • 简介:美国的一研究显示,空腹血糖升高者比正常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5.2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者比正常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10.3倍。而同时联合使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个指标筛查时,这两个指标同时都升高者则比正常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25.2倍。

  • 标签: 糖尿病 筛查 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水平 空腹血糖 正常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产孕妇凝血四检测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正常妊娠临产孕妇6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64例正常健康非妊娠妇女设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进行凝血四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液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成员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液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产孕妇存在明显的血液高凝状态,应积极进行凝血四检查,以做好分娩过程中的各项异常出血及相关并发症预防,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四项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免四再检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者酶免四再检标本1089例,对其再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再检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者360例,阳性率为33.06%,阳性献血者中除抗TP多数为双试剂阳性报废外,其余3均已单试剂阳性报废为主。结论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永久屏蔽会导致合格献血者的流失,因此建议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展开暂时屏蔽,定期追踪,复查阴性后可解除屏蔽,复查阳性则可进行永久屏蔽。

  • 标签: 酶免四项 检验 再检 屏蔽 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在凝血功能四指标检测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凝血功能四指标检测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240例,对这24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检测,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20℃的条件下,在4h、8h、12h、24h时对放在室温和4℃的血液标本再一次的进行检测,将血液标本放于-20℃时,再次检测(在1、2、4、8周),对数据进行检测。结果在室温下的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8h后,其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的条件下,标本放置24h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的情况下,放置2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温度,都对凝血四的测定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凝血标本 时间 温度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样本200份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在30min、8h、16h和24h不同时间进行12生化项目检测。统计、分析不同时间测得的生化结果。结果通过将200份血液样本分别放置30min、8h、16h以及24h后,进行12生化项目的检测,随着放置时间增加样本血液中的GLU、ALT、AST、ALP、TG含量减少,且放置时间越长,减少越明显,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样本血液中的LDH、K、TP、ALB、CHO、GGT、CK含量增多,且放置时间越长,增加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合理安排检测各个项目,减小结果误差,增加检验结果的可信度。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3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两会”期间就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回答了记者提问。李斌指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过几天就满一年了。这一年来是在新起点上起步之年,也是抓改革、强服务的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卫生计生系统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概括起来讲,就是三改革扎实推进,两大服务长足发展。

  • 标签: 改革 服务 计划生育委员会 计生事业 开拓进取 计生系统
  • 简介:基于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常温(8℃)下显色15min后比色。日常工作中发现,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对显色有直接影响,低温下溶液显色不完全,导致样品含量有误差。针对此问题,对上述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1材料与方法1.1试剂本方法采用的是实验室用纯水;所用的试剂无特殊要求下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 标签: 公共场所空气 甲醛测定 酚试剂 色有 分光光度法 显色温度
  • 简介: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风险评估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风险评估方法的正确运用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目前国内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方法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对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和分析流程图法四种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比较,提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适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评估方法。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风险评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4凝血指标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从2013年1月至8月收治的338例肝病患者和及197例胆囊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取200例心、肝、胆、肾功能均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的不同。结果急性肝炎和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血浆4凝血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别中血浆4凝血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肝性脑病、重型肝炎、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组别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次为肝硬化、肝癌与胆石病患者。结论血浆4凝血指标检测可很好的反映肝胆功能状况、肝细胞受损程度,评估患者肝胆疾病病程的进展以及预后判断。血浆4凝血指标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凝血指标 肝胆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人员交流日益频繁,这就免不了传染病的扩散与蔓延,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保持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各国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防治传染病与保持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上,各国都有效的建立了相应的应对体系,有效的降低了这一问题发生的频率。

  • 标签: 传染病 公共卫生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将本次研究中的血清标本分成抗凝组和不抗凝组,两组标本同时进行检测,通过胶体金标法检测对其进行比较,对各组的HbsAg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状态的HbsAg阳性率进行检测,抗凝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不抗凝组,不抗凝组的假阳性率较低;与胶体金标法相比,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较高。结论在对HbsAg进行检测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可能会出现误差,造成影响的原因多样,但最主要是标本溶血,为了提升检测准确率,应当对血清标本进行必要处理。

  • 标签: 乙肝五项 酶联免疫吸附法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四感染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28165例拟输血或手术前患者上述四感染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165例受检者总阳性3422例,阳性率12.15%,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8.69%(2447例)、1.31%(368例)、2.07%(583例)和0.09%(24例)。其中男性HBsAg、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36.64、28.95和4.82,均P<0.05)。四感染指标均以<20岁组阳性率最低,HBsAg、抗HCV和抗HIV以20~39岁和40~59岁组阳性率最高,而抗TP以≥60岁组阳性率最高。结论检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有助于了解其输血前及手术前主要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态。

  • 标签: 输血 血传播疾病 HBSAG 抗HCV 抗TP 抗HIV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共卫生传染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方法调查研究国内公共卫生传染病的防治现状。结果经过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努力,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有的传染病控制工作中依然有漏洞存在,相关部门应建立与国内当前形式、控制传染病相符的体系。结论通过相应的方法对公共卫生传染病进行防治后,大多传染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使人们的生命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 标签: 公共卫生 传染病 控制
  • 简介:介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指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现实困境在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运作体系不健全、缺乏健全的法制保障以及全民参与和缺乏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以及人力资源准备系统,提出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系统应对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四大支持辅助系统和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和全民参与体系等建议。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政府
  • 简介: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场所也迅速发展,人们对健身保洁活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搞好公共浴室的消毒既是向人们提供清洁洗浴环境的需要,也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现将我县2012年公共浴室卫生质量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邯郸市献血者5指标检测情况,了解本地区血液安全状况。方法对2002~2013年邯郸市无偿献血者5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检验总阳性率为5.14%,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7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0.56%、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0.50%、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0.2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0.17%。结论血液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应积极构建固定低危的献血队伍。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血液报废
  • 简介:近日,六安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连续成功实施二人次人工肝新技术治疗重型肝炎,获得预期疗效。此项技术填补了该院在重型肝炎治疗方面的空白,同时达到市内领先水平。六安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份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产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后,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培训学习,用所学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及部分代替肝脏功能,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肝衰竭或相关肝脏疾病的方法。

  • 标签: 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 六安市人民医院 填补 重型肝炎 肝功能不全 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