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作者: 陈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德阳市口腔医院四川德阳6180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16-01血液检查是一个统称,它包含了很多项检查项目,血液检查的方法是运用了很多项先进技术,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取,已经从细胞的水平逐渐提升至免疫组化的层面,技术上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血检可以检测出跟血液有关的所有疾病出现的异常反应,对其反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帮助临床上治疗疾病。1血检主要检查的内容有以下几项1.1血液的一般检查血液的一般检查主要是血常规检查,检查血液里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以及白细胞分类的数量,还有就是血液里血红蛋白的测定。血常规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新入院的的患者需要做血常规进行初步的检测,门诊检查的患者和急诊病人治疗时也都需要做一次初步的血常规检测。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得出一个相应的诊断依据,可以判断当下疾病所产生炎症的严重程度。如果需要住院的患者,根据疾病的需求随时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测,起到监护治疗的目的,可以根据定期的检测结果观察治疗方案是否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修改,根据血常规的检测,然后制定方案进行治疗。1.2溶血性贫血的检测溶血性贫血主要检查红细胞的破坏增加的程度,红细胞的代偿和增生两项检查。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导致血液内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大幅度减少,被破坏的红细胞数量增多,破坏速度极为迅速,影响了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逐渐转变成贫血。溶血性贫血可以分为血液内红细胞存在的先天性缺陷和一些外在原因造成的溶血性贫血两大类,对其诊断前一定要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溶血的现象,所以要根据检测显示红细胞是否存在被破坏加速,和红细各胞的代偿期过度增生等两方面的检查依据才能确诊。根据临床的发病病情可以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急性溶血是指血液里的红细胞被破坏,而且数量明显增多、破坏的速度极快等,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会出现血蛋白尿或者高血红蛋白血症等。慢性的溶血性贫血相比急性的发病慢、破坏速度慢、数量增长也相对较少,所以临床上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不是很明显,没有血红蛋白尿的表现,同时血红蛋白只是轻微增高。1.3骨髓细胞学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可以有很多的检测手段,通过血检的方式来检测骨髓细胞,能很好的掌握骨髓当中细胞的形态有没有出现异常,还能掌握各个细胞的确切数量等,对于临床帮助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阆中637400)【中图分类号】R47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5-01人的脑部是维系我们正常生活的首要保障因素,而缺血性脑卒中是较为普遍的脑部疾病,导致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如粥动脉样硬化,即患者脑部血管组织硬化而导致脑动脉缺血。此类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据相关调查,由于缺血性脑卒中而致死的病患占据神经内科患者总例数的82%。所以,我们务必充分认知缺血性脑卒的发生原因,结合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降低此类疾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什么是缺血性脑卒中?脑部疾病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供血不充分,进而导致患者颈、椎动脉组织发生闭塞情况,会直接引发患者颅内组织供血不充分的问题。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情况也较为复杂,且此类病症并不会直接导致其他脏器病变,但会仍会出现一定头晕、偏瘫现象;病情发作后,此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重度昏迷的症状,且不排除有直接致死现象。同时,此类疾病会导致大脑血管、皮质发生癫痫,为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总之,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情况,且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也决定了此类疾病的严重度。2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生原因有哪些?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脑血栓或脑梗死更引发的脑部血管组织动脉硬化。此类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三高”(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的情况,且诸多患者血管还伴随一定血管狭窄或堵塞。同时,诸多缺血性脑卒的患者的大脑组织纤维的发育不健全,某些患者还会伴随有多重综合症等症状。此外,某些患者可能患有心源性堵塞,而该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患者心脏功能组织较差,使患者心脏部位出现栓子掉落情况,引发患者血管组织斑块出现脱落,都会直接引发此类疾病。供血问题也会导致此类疾病频繁发生,而供血问题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血管组织过小或某一动脉过于狭窄,促使患者脑部重要组织部位出现血栓,进而导致患者脑部供血量达不到基本水平。患者脑动脉出现组织坏死、堵塞、神经细胞失活等情况,都会引发此类疾病而导致的并发症。进而促使患者脑部血液电解质压差失衡,且自由基代谢缓慢,使患者脑部血液无法供应至相应部位,出现永久性的神经损伤或神经坏死现象。在临床中多用“溶栓&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医院病案首页中疾病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原因和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期间的 1000份出院病患病案进行研究,根据选取病案探讨医师对疾病主要诊断的判断与选择情况,依照 ICD-10编码规则对医院病案首页疾病的主要诊断编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疾病主要诊断编码错误情况分析,在 1000份病案中,病案首页未参照 ICD-10编码原则实施疾病主要诊断的共计 90份,错误率为 9.00%,而医师填写主要诊断错误共计 43份,错误占病案总数的 4.30%,病案编码摘录的主要诊断错误共计 21份,占病案总数的 2.10%。结论:加强对临床医师与病案编码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水平与综合素质的管理与培训可以提升评分诊断与疾病编码正确性,为临床科研、医疗、教学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医院病案首页 疾病 主要诊断编码 错误原因 对策
  • 作者: 郝淑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卫生健康工作站    山东青岛     266106)     【摘    要】    目的: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与预防控制方法。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择取73例开展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总结归纳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特点,制定预防控制办法。结果: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差异不大(P>0.05);老年人和儿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人群,发病率高于青壮年(P<0.05);发病类型中肺结核居于首位(58.90%),水痘其次(35.62)(P<0.05)。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和老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发病类型以肺结核和水痘居多,使用规范化的防范措施可降低发病率。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检验科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1月采集的 260份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合格样本的类型,以及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检验分析发现,入组的 260份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痰液标本 105份,尿液标本 75份,分泌物标本 55份,粪便标本 25份,占比分别为 40.38%、 28.85%、 21.15%、 9.62%;在导致标本检验不合的原因中,样本采集不规范 89份,占比 34.23%,样本污染 102份,占比 39.23%,未及时送检 63份,占比 24.23%,信息错误 6份,占比 2.31%。结论:临床检验当中,痰液微生物检验的不合格率较高,影响微生物标本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取样不规范、样本污染是导致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检验中需要对样本采集和检验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保证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进一步防控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状况。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检验科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采集的260份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合格样本的类型,以及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检验分析发现,入组的260份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痰液标本105份,尿液标本75份,分泌物标本55份,粪便标本25份,占比分别为40.38%、28.85%、21.15%、9.62%;在导致标本检验不合的原因中,样本采集不规范89份,占比34.23%,样本污染102份,占比39.23%,未及时送检63份,占比24.23%,信息错误6份,占比2.31%。结论临床检验当中,痰液微生物检验的不合格率较高,影响微生物标本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取样不规范、样本污染是导致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检验中需要对样本采集和检验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保证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进一步防控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状况。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杭州市上城区主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探讨应用为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其发病趋势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应用SPSS20.0对2007-2016年杭州市上城区主要肠道传染病月发病数据建立ARIMA模型,以2017年1~12月的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并外推2018年的发病趋势。结果2007-2016年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的预测模型为ARIMA(1,1,1)(1,1,0)12,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测模型为ARIMA(2,0,2)(1,1,1)12,拟合效果均较好。2018年杭州市上城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有下降的趋势,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有上升的趋势,但幅度不大。结论ARIMA模型对杭州市上城区主要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

  • 标签: 肠道传染病 ARIMA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 发病趋势 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