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矿物及材料表面形貌研究手段经历了从肉眼和手指到触针技术、光学技术及扫描电镜,最后到扫描探针技术(scanningprobemicroscopy,简称SPM)的发展阶段,使可获取的表面形貌信息量不断丰富,分辨率不断提高,研究从宏观进入微观,从定性进入了...

  • 标签: SPM 表面 微形貌
  • 简介: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月球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美、俄和欧洲等空间大国相继提出了“重返月球”的计划,这对月球的探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家们感到,仅靠光学仪器观测和为数不多的十几次登月所采样品已不能满足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了。为了节省资金,...

  • 标签: 月球物质 波谱特征 进展
  • 简介:应用于矿产勘查的地下纳米物质刘应汉任天祥汪明启(地质矿产部物化探所,河北廊坊065000))关键词纳米物质地球化学测量矿产勘查收稿日期:1996-12-24修改稿:1997-3-17第一作者简介:刘应汉男1965年生工程师勘查地球化学诞生于90年代的...

  • 标签: 纳米物质 地球化学测量 矿产勘查
  • 简介:水岩相互作用是实验地球化学领域内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岩-水相互作用表面动力学机理的研究对于揭示岩石风化、蚀变、变质、元素运移、土壤形成以及成矿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的硅酸盐矿物与水作用的研究表明,硅酸盐矿物在风化时,各种组份进入溶液的量与其化学组成相比是极不一致的。由此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发生反应的硅酸盐矿物表面,认

  • 标签: 硅酸盐矿物 动力学机理 实验地球化学 水岩 组份 土壤形成
  • 简介:初论豫南高压麻粒岩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翟淳,张清华,王奖臻,王国芝(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高压麻粒岩,多期变晶作用,形成构造环境,豫南高压麻粒岩的形成和产状能提供有关地壳的演化和大地构造信息,向来为地学工作者所关注。但是,目前...

  • 标签: 高压麻粒岩 多期变晶作用 形成构造环境 豫南
  • 简介:底质特征是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所必需的重要依据。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是底质特征的主要内涵之一。陆架区海底沉积物是由不同来源(陆源、生物源、火山源、热液源和自生源)物质按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各种不同来源的物质,特别是陆源物质在混合源沉积物中的绝对份额或...

  • 标签: 元素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定量方法
  • 简介: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的地球化学论证汪东波(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邵世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熊耳山,金矿床,成因,地球化学,成矿物质1地质概况熊耳山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隆之...

  • 标签: 熊耳山 金矿床 成因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 简介:矿物的比表面积是决定矿物表面反应能力和吸附容量的重要参数,但因其测定方法多样、分析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分析结果有时会偏离实际值。为全面认识和更好地利用比表面积数据,本文在对比表征矿物材料比表面积的几种常用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以方解石粉体、石英粉体、蒙脱石等常见矿物材料和铁锰结壳为例,根据各类材料的比表面积测定数据,研究了探针气体种类、脱气温度和吸附平衡时间等测试条件的影响。并从表面能量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在应用测定结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比表面积 矿物材料 表征 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
  • 简介:为减少湿蒸汽热采锅炉结垢对油田生产造成的损失,设计了模拟湿蒸气发生器来模拟热采生产中的蒸汽产生过程,重点研究锅炉的结垢情况.对模拟油田产生蒸汽的模拟炉中水垢的粉末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波谱成分分析(EP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研究表明,辐射段水垢主要由蒙脱石、针钠钙石和锥辉石组成,它们形成于相近的水热条件.水垢的XRD研究表明,蒙脱石和针钠钙石垢遍布整个水管,而锥辉石垢主要出现在水管尾部.形成锥辉石中的铁主要来源于水管的腐蚀,当水管表面形成一层水垢后,进水中的微量Fe成为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 标签: 模拟热采锅炉 针钠钙石 锥辉石 水垢
  • 简介:秦岭群作为北秦岭构造带核部的最老地质体,近年对其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及变质、变形历史已作深入研究,其时代被确认为早元古宙。秦岭群与华北、扬子两地台的关系,大致有5种认识,多数认为它是华北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人认为它是独立发展的古陆块;第三种看法认为华北与扬子地台属同一岩石圈板块,秦岭群由板内裂陷形成;第四种认为秦岭群由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独立古陆块拼合而成;第五种观点是秦岭群属扬子地台北缘裂解形成的古陆块。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证据,进一步证明秦岭群由扬子地台分裂而来的认识。

  • 标签: 秦岭群 扬子地台 板块构造
  • 简介:  0引言  世界上第一个Ar-Ar法实验室于1965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年代学实验室建成[1].我国最早的Ar-Ar法实验室于1982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成.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用于K-Ar和Ar-Ar法定年的标准物质约30个左右,绝大部分年龄为第三纪至寒武纪.大于6亿a的K-Ar法年龄标准物质只有英国标准Hb3gr角闪石(年龄1072Ma)和中国标准BSP-1角闪石(年龄2060Ma),这两个老年龄标准也是国际标准物质.  ……

  • 标签: 白云母 标准物质 K-Ar和Ar-Ar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