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加拿大浅层(自地表到地下250m)温度分布图显示了巨大的可变性,这主要与地表气候强迫有关。自地下250m往上温度随深度变化非常小,这与由近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地下热量获取有关。根据在达到平衡水井中开展的精确温度测井获得的温度数据,以及从气象站网络获得的温度时间序列,可计算在寒冷时期用于供热,以及在温度最高月份用于制冷的有效热能。在加拿大利用地热能开展二氧化碳减排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地源热泵可利用地下存储的地热能在特定温度非常低的冬季进行供热。潜在有效热能的储量是巨大的。在加拿大多年冻土边界以南地下50m的区域,在供热季节潜在的有效热能总值为1.1E21J(1100夸特)。

  • 标签: 地热能 加拿大地热 热泵 热流 气候变化缓解
  • 简介:抽油机井自能洗技术以套管气为燃料,以油井自产液为热交换介质,以集成化的装置为工艺装置,降低了传统洗技术作业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经现场10口井应用,该技术可满足油井洗要求。

  • 标签: 抽油机井 自能热洗技术 应用 抽油机 洗井技术
  • 简介:研究永冻土人造绝缘体铁路路堤的结构。研究表明,路堤体内部的绝缘体可以保障路堤冻土处在冻结状态。低矮路堤,建议在路堤基底旁铺设绝缘体;高路堤,把绝缘体铺设在堤坡和护堤的支架下方。最后得出确定绝缘体厚度的分析计算和数学模拟结果。

  • 标签: 铁路路堤 永冻土 人造热绝缘体 分析计算 数学模拟
  • 简介:川西中浅层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工艺中压裂液体系主要采用瓜胶有机硼交联体系,该体系存在配液过程相对复杂、破胶液无害化处理难度大、防膨及返排效果差、容易对地层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简化施工工序、强化环境保护,针对自悬浮支撑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清水中实现清水携砂的特性,根据川西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清水压裂液配方为1.0%氯化钾+0.5%增效,完成了自悬浮支撑及其悬浮性能测试,优化了压裂主体工艺参数,确定在砂比低于15%时采用基液进行携砂,砂比大于等于15%时采用活性水携砂,最终形成了川西地区自悬浮支撑加砂压裂技术。在HP13-2井进行了先导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与常规压裂技术相比,具有自悬浮支撑在水中易膨胀悬浮、携砂效果好、破胶后残渣少、活性水防膨及返排效果好、现场施工工艺简单的优点,可以在致密气及页岩气的开发中逐步推广。

  • 标签: 川西地区 自悬浮支撑剂 加砂压裂 清水携砂 膨胀倍数 配伍性
  • 简介:化学驱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有表活和聚合物参与下的化学驱地下情况较为复杂。为了更好的模拟计算化学驱对油藏的开发效果,在全隐式组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基于非结构混合PEBI网格,考虑包括吸附、压缩、相行为等多种物化现象,对整个油藏流动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网格尺寸的情况下,使用混合PEBI网格的化学驱模拟对油藏地质特征和井的描述更加的灵活和准确,因而可以更精确的模拟表活-聚合物化学驱过程,分析其对采收率的影响,正确的指导化学驱注入工艺。

  • 标签: 化学驱 数值模拟 PEBI 全隐式
  • 简介:丹麦Sjoelund垃圾掩埋场下游含水层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化学调查是评价苯氧树脂酸除草天然降解的基础。地下水中苯氧树脂酸的浓度达到65μg/L,主要为4—乙基氯—2—甲基苯氧树脂丙酸(MCPP)和2,4—两氯苯氧树脂丙酸(2,4—滴丙酸)。通过三个断面污染物通量的计算表明在垃圾掩埋场下游50—100m范围内可以去除苯氧树脂酸。随着与垃圾掩埋场距离的变化,在增加氧浓度和减少苯氧树脂酸浓度之同存在着对应关系,这表明氧降解是主要物质去除的作用。高浓度厌氧苯氧树脂酸代谢物的存在表明也发生厌氧降解作用。含水层的沉积物和地下水实验室降解试验表明好氧和厌氧作用可以原位降解MCPP。尽管计算复杂场地氯化物和苯氧树脂酸通量的不确定性及原位指示确定的特殊性,但是结论是天然降解作为Sjoelund垃圾掩埋场补救技术是可行的。因此,需要进行苯氧树脂酸天然降解评价技术的广泛研究试验,例如:特定的代谢物、映异物比例的改变、特殊稳定碳化合物同位素比率或微生物痕量。

  • 标签: 垃圾掩埋场 水文地质 地下水化学 苯氧树脂酸
  • 简介: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把AlliumcepaL.用作生物指示并利用煅烧采煤废物处理酸胜矿山排水(AMD)的效率。在利用煅烧采煤废物处理酸性矿山排水前后,测定其pH值和铝、铁、锰、锌、铜、铅和硫酸盐的浓度。把AlliumcepaL.用作阴性对照物(NC)并暴露于未处理和处理过的AMD及矿水中。

  • 标签: 酸性矿山排水 生物指示剂 废物处理 CEPA 采煤 利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日本雄胜干岩区(HDR;温度为200℃)实验室和野外二氧化碳储存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部分二氧化碳预期与岩石发生交互作用并以碳酸盐沉淀(地质反应器;从岩石和碳酸盐沉淀物提取钙)。2007年,把二氧化碳溶解水(含有固态二氧化碳的河水)直接注入OGC-2井(从9月2日至9日)和Run#2(从9月11日至16日))。同时,也向水井中注入多种示踪剂。利用取样器(容量500m1)在深度约800m的位置收集水样,并对其化学和同位素成分进行监测。在Run#2开展试验期间,在把二氧化碳-水注入OGC-2井2天后,向OGC-1井注入河水。在开展野外试验期间,利用“现场分析”技术测定方解石的分解或沉淀速率。把由钛棒或金薄膜覆盖的方解石晶体置于晶胞中,并嵌入晶体探测器内。随后把这种晶体探测器下入OGC-2井内,并在特定深度把水样导入探测器。l小时后取出探测器,并利用最新开发的相位移干涉仪观测方解石晶体,以分析储层流体中方解石的溶解或沉淀速率。“现场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后2天内观测到方解石沉淀。该结果支持大多数注入的二氧化碳可能以碳酸盐沉淀的观点。

  • 标签: 地质反应器 方解石 固定 花岗岩 二氧化碳(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