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对油气资源需求的增加及常规油气藏资源量逐渐减少,非常规能源的勘探与开发被高度重视。页岩气作为非常规能源之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已经拥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该文通过介绍瞬变电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某页岩气调查井钻前勘探上的具体应用,为钻前物探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效果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钻前勘探 瞬变电磁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 简介:为了验证本次浅层地温管内常温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在北京市某试验场地钻凿了一眼150m常温监测井,井内下入双U型垂直管,分别在U型管内管外相同深度布设了温度传感器。经过监测9个月地温数据,得出该区域150m深度地温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先递增后递减再递增的变化趋势;管内管外同一深度平均温度差介于0℃~0.4℃范围内,130m深度处温差最大,管内比管外温度高0.4℃,40m深度处管内管外温度一样;管内管外同一深度温度走势对比分析得出,同一深度温度变化一致,管内比管外温度变化滞后并未存在。

  • 标签: 温度传感器 U型管 地温场
  • 简介:本文在大量钻孔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城市浅层地温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城市恒温带特征.全区地下水恒温带深度平均深度24.8m,温度-般15.5℃~17.5℃;冲积平原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浅、温度最高,内陆河谷盆地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深、温度最低.近山前地带基岩浅埋区,地温梯度低;沿深大断裂带和构造隆(凸)起区,地温梯度高;济源-商丘断裂的新乡-延津段、内黄凸起和通许凸起地温梯度高.通过分析地温增温率特征和地温恢复能力,得出颗粒越粗地温恢复能力K值较大,富水性越强、水力坡度越大K值越大.对影响浅层地温的多种因素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区浅层地温受城市、人类活动、地下水流、地下水埋深、构造、地下水补给、排泄等因素影响明显.

  • 标签: 浅层地温场 恒温带 增温率 地温恢复能力 影响因素 河南
  • 简介:应用1∶25000重力、地磁测量成果,以地质为基础、岩石物性为前提,论述了繁昌火山岩盆地及其周边的地球物理空间展布总体特征,对重、磁异常进行了初步分析解释;经相关数据处理,依据水平导数极值、垂向导数零值等地球物理特征线,对控制本区构造格架的隐伏断裂、与矿产关系密切的岩浆岩等予以推断和圈定.

  • 标签: 繁昌 火山岩盆地 地球物理场 特征
  • 简介:对阜阳城区地埋管开展模拟稳定工况试验和地层温度恢复试验,通过观测不同深度的地层温度,掌握不同工况下地源热泵机组运行对地层温度的影响情况,分析模拟运行和地温恢复观测数据,总结出两种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和地层温度恢复的特点,提出地埋管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类似地区提高系统效率提供基础试验数据,充分发挥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稳定工况 地温场 影响 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