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安徽庐江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为一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河铁矿床各个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测温工作,明确磁铁矿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30~370℃之间;石英碳酸盐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60~295℃之间;石英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05~250℃之间;脉状碳酸盐硫酸盐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190℃之间。利用包裹体均一及冰点温度算得流体盐度集中在6%~12%之间,密度集中在0.70~0.8g/cm^3之间,属于中盐度中低密度流体。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对河铁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及流体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泥河铁矿床 流体包裹体 玢岩型铁矿床 庐枞盆地
  • 简介:河铁矿井中磁测工作中发现了多处有价值的致矿异常,通过对这些旁侧异常的解译,确定了异常体的埋深、厚度、方向及距钻孔距离,同时对见矿层的产状及延伸做出了准确判断,成功指导了勘查区钻探布钻工作,为矿床储量评估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井中磁测及其解释方法在寻找深部磁性矿体方面具有科学准确的指导作用,其方法技术在应用于深部找矿领域具有重要的地质指向意义。

  • 标签: 磁异常垂直分量 磁异常水平分量 水平分量模差 磁化强度 磁化率
  • 简介:新疆巴里坤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研究泥盆纪地层的一个典型地区.下、中盆统盛产四射珊瑚,其中下统的四射瑚珊有Syringaxonzhifangense,Ba-arrndeophyllummultiseptatum,B.raritabulatum,B.graciliseptatum.Taralas-majungarensis,T.zhifangensis,Pedderolasmajunggarensis,Schindewolfiaxinjiangensis,Enterolasmastrictum,Orthopaterophyllumxinjiangense,Sinos-pongophyllum(?)sp.,Kyphophyllum(?)deronia,Altajaxinjiangensis,Iowaphyllumjunggarense,Atelophyllumsp.,Diplochonexinjiangensis;中统有EndophyllumnalivkinizhifangenseE.zhifangense,Prismatophyllumxinjiangense,Billingsas-traea(?)magxima,Pseudochlamydophyllumzhifangense,Sinodisphyllumxinjian-gense.Sinospongophyllumbarkoense,S.junggarense,keriophyllumsp.等.其中新种18个.与上述四射珊瑚共生的还有大量的床板珊瑚和腕足类.它们共同组成巴里坤地区早-中盆世独特的生物群落.

  • 标签: 巴里坤地区 早—中泥盆世 四射珊瑚 新种
  • 简介:通过对绍断裂的次级构造,浙江省江山市五家垄3条小断层,F1、F2、F3断层和断层围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主量元素及铁的价态系统研究发现:F1、F2断层中发现了菱锰矿,显示该断层的早期活动中卷入了陡山沱组(Z2d)的含锰地层,断层中Na、Al、Si、Mg和Fe等活泼元素的含量变化较大。F1上、下盘以还原铁为主,断层以氧化铁为主;F2上盘以还原铁为主,断层和下盘以还原铁为主;F3断层均以氧化铁为主,指示断层近期不活动或者为地质块体内断层;而F1和F2断层围岩与断层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性显示断层存在多期活动。

  • 标签: 断层 断层泥 活动期次 五家垄
  • 简介: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沉积相分析,对安徽黄山区-泾县地区晚盆世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表明:研究区晚盆世可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三级层序历时约3.05Ma,反映该区域曾出现4次相对较大的海平面升降旋回;观山组岩性相对单一,擂鼓台组岩性、岩相和沉积相相对多变,整体为一套滨海相为主,间有三角洲、沼泽等陆缘沉积序列,改变其以往认为陆相河流沉积的认识;多变的岩性、岩相和沉积相给三级层序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总体仍可区域对比。

  • 标签: 层序地层 层序对比 晚泥盆世 黄山区-泾县地区
  • 简介:笔者1990—1991年在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采集和描述的四射珊瑚,经研究鉴定计有8属3新种和6未定种:Sinospongophyllumhabaheens(sp.nov.),S.sp.,Orthophyllumsp.,TryplasmaSp.,Cystophrentisachelenensis(sp.nov.),Siphonaphylliahabaheensis(sp.nov.),Clavilasma?sp.,Bifossularia?sp.,Amplexizaphrentissp.等,它们分别归属于托克萨雷组、阿舍勒组和红山嘴组。

  • 标签: 阿舍勒 四射珊瑚 托克萨雷组 阿舍勒组 红山嘴组
  • 简介:东准噶尔造山带纸房地区自晚志留世—泥盆纪可划分为哈甫提克山、绵脊梁、色克森巴依、塔克札勒、博格达五个构造沉积区。各个构造沉积区的沉积盆地内有各自的沉积相特征,且反映不同的古地理环境。晚志留世—早盆世早期海域自西向东逐渐扩大,在其加里东期地体(微地块)外围形成近EW向带状海槽,为滨海环境;早盆世晚期—中盆世形成全区域性海侵,从滨浅海—半深海环境均存在,以滨浅海为主;晚盆世为多岛洋的鼎盛时期,属有限洋盆。自北往南为海陆过渡环境—浅海环境—半深海环境

  • 标签: 东准噶尔 构造沉积区 沉积盆地 沉积相 多岛洋 古地理
  • 简介: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入手,通过对岩石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群苦恰克地区东河塘组下段为一套临滨-前滨相砂岩,以细粒石英砂岩、极细.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高,储集空间组合以残余原生粒间孔+粒内溶蚀孔为主.储层孔隙度一般为4%-14%,平均7.92%,渗透率一般小于0.110^3-1.0×10^-3μm^2,平均为2.41×10^-3μm^2,总体属于Ⅳ-Ⅲ类储层,但在局部井区(群6、群4)存在相对优质的Ⅱ类储层.成岩压实、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压实减孔一般19%-25%,平均达22.3%.胶结减孔量达3%-6%,致密胶结段可达9%-13%.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其中刚性石英碎屑颗粒(70%-94%)的抗压实作用是基础.早期烃类流体注入及中弱程度的胶结作用是重要因素,粘土矿物薄膜的发育是关键.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群苦恰克 泥盆系 东河塘组 储层 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