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世界人民的重视和关注,环境保护也越来越被提上研究工作的重要议程,环境生物技术对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环境生物技术的产生发展、研究现状、发展展望.

  • 标签: 环境保护 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污染 EBT 环境工程技术
  • 简介: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相对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山区、沙漠盐碱地、戈壁占地面积大,分布广泛,植被稀疏,绿洲分布有限,生态地质环境脆弱.盆地及周围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山前平原,人类活动集中,工程建设引发的水资源失调、枯竭,水质恶化,植被消减,土地荒漠化、煤层自燃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威胁制约着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本文从原生地质环境和次生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方面,论述区域地质环境状况,阐明地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灾害,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新疆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防治
  • 简介:地球化学环境对生命物质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生物效应。地壳物质和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在相当程度上控制、影响着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发育,以及生物生态的地区差异。人为活动对原有元素分布状况的任意扰乱和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地球化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危害性。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地球化学环境的不良生物效应及其危害,概括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分布规律,提出环境地质工作急需探讨研究的问题,同时强调从减灾防灾和提高民族素质角度研究地球化学环境的重大意义。

  • 标签: 环境地质 地化环境 生物效应
  • 简介: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北京市自80年代以来,地热开发空前繁荣,目前已经钻凿了300多眼地热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泉洗浴成了现代生活富裕程度的标志.但是在人们追求生活事受的同时,地热资源的过快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能源的浪费,地热水利用之后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都势待解决.通过对地热资源的梯级利用,和宏观控制管理,在充分利用地热能的基础上减少地热水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 标签: 北京市 地热水利用 环境影响 Beijing 地热资源 现代生活
  • 简介:通过在巫山县新城址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中所采用的模糊数学方法、影响因素的确定、单元划分、评价序列、影响因素数值化、分级标准和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结果,阐明了巫山县新城址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的特征。

  • 标签: 地质环境质量 模糊数学 影响因素
  • 简介:60年代初提出的环境地质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并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关注。海螺沟作为冰川旅游区已于1987年10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因此,对于其环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研究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流域内水体和土壤进行了本底调查,并作出初步评价,为海螺沟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海螺沟 水体 土壤 本底值
  • 简介:研究了各种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宫颈癌死亡率与硼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为-0.3125(P〈0.05)。

  • 标签: 癌症 土壤 环境 相关关系 宫颈癌 地球化学
  • 简介:合肥GK061孔剖面的"下蜀土"共有24层,主要是一套青黄色重粘土与浅棕黄色粉质轻粘土重复出现的粘性土。GK061孔经古地磁测定布容/松山界限在13.87米,热释光测年为18.2万年。1.00-13.87米为中更新世地层,地层名称沿用戚家矶组和下蜀组,13.87-31.88米为早更新世地层,建议命名为合肥组(Q1h)。从"下蜀土"的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组分推测其形成时的古气候是早更新世时偏温湿,逐渐向干而温和方向发展,及至晚更新世以来为半干旱环境,其中又有过几次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故而有若干层古土壤形成.从合肥地区"下蜀土"的粒度、化学成分所反映的特征来看,其母质与西北黄土有某种物源上的联系.合肥及江淮丘陵地区普遍分布着厚从几米到十几米的灰黄、黄褐色亚粘土,长期来被称作"下蜀粘土",并往往与南京等邻区作对比,时代定为晚更新世。近年来对合肥下蜀土的工作获得一些成果。对其地层时代、形成环境有一些新的认识,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 标签: 古土壤层 半干旱环境 地层时代 下蜀粘土 下蜀组 粘土矿物
  • 简介:对成都市一号工程--"府南河"水环境严重失衡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科学的防治理念是控污的根本,截污、治污是关键,引流冲污是缓解.

  • 标签: 府南河 水环境 水污染 环境治理
  • 简介:淮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油、棉生产基地之一。灌溉水资源及环境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依据目前淮北地区,水环境的现状及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灌溉水资源及环境的要求,从:1.灌溉水资源状况;2.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3.区域地下水均衡;4.水污染等4个方面,探讨了淮北平原灌溉水资源及环境的潜在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灌溉水资源 水污染 危机 淮北平原
  • 简介: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主要矿种煤、铁、铜、硫及部分非金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严重生态破坏问题.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价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及生态保护的措施.

  • 标签: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经济评价 安徽
  • 简介: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环节.传统环境影响评价(EIA)有很大的局限性.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强大的图形与数据处理功能在EIA上的应用,显示了其巨大的优势,介绍了在其基础上提出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与GIS相结合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系统结构框图.在国内外学者对GIS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又对GIS在EIA中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环境影响评价 EIA 环境保护 GIS技术 重要环节 地理信息系统(GIS)
  • 简介: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龙门山中段煤磷矿区、新康石棉矿区为例,全面分析了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开发利用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提出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建议.

  • 标签: 矿山地质环境 生态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问题 四川省 矿区 石棉
  • 简介:准噶尔盆地头屯河地区侏罗系陆相层序包含4种沉积:(1)冲积扇平原湿地中的砾石质河流沉积(八遭湾组),其特征提示在湿地中发育了规模不同的大河道(深3—5m,宽1OOm左右)及较小的分流或决口河道(深2m以下,宽6—30m)。(2)沙质低弯度河沉积,晚三工河、早西山窑、头屯河及齐古组沉积期的河流沉积属之。其特点是河道相与河间相间的界线清楚,提示河道在某一段时期固定于平原的特定地带;河道规模受古气候和构造的制约;气候干旱化和构造抬升(如头屯河组沉积时期),侵蚀基面降低,河流动力增加,因而河流规模变大,反之变小;晚头屯河组沉积期的干旱气候存在暂时性河道。(3)三角洲前缘沉积(河口中坝),见于八道湾、三工河及喀拉扎组中。(4)开阔湖相沉积,以三工河组厚的页岩层序为代表。砂岩成分逆向反映源区剥蚀顺序。下侏罗统富含泥质岩屑,表示天山上古生界浅变质及沉积层系被剥蚀。自下而上,碎屑中稳定矿物增加,粒度变细,反映源区由于剥蚀而后退。中—上侏罗统砂岩成分演化方向不同于下侏罗统,可能与三工河组沉积末期盆地边缘构造回春有关。在Q-F-L三角图中,侏罗系样品大都落在构造区之间,反映陆相盆地充填物的混合来源。下—中侏罗统的煤既有原地生成,亦有重要的他生类型。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低弯度河 砂岩成分 构造演化 原地生成煤
  • 简介:潘集矿区1988-1989年施工新生界下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验证孔,对其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淮南潘集地区的土壤、农田、水利及农作物特点与河南的试验成果类比,同时对其盐,碱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并与有关国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初步分析成果及进一步试验研究工作的设想。

  • 标签: 环境影响 总盐量 盐度 碱度 水质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