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对显生宙成盆成烃作用研究具重要意义。通过锆石年代学研究结合新的钻探与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析,结果发现:1塔里木盆地内部发育峰值约770Ma的与超大陆裂解相关的强伸展构造活动,南华纪可能存在一系列近EW向展布的不连续断陷系统;2震旦纪晚期存在与"泛非运动"相关的广泛抬升剥蚀,与寒武纪存在大型的区域不整合,南北分带的构造体制不同。综合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经历南华纪大陆裂谷-断陷期、震旦纪坳陷-挤压抬升期等4期构造演变,发育完整的强伸展-挤压构造旋回;新元古代具与显生宙显著不同的构造演化特征,震旦—寒武系间存在大规模构造-沉积间断。

  • 标签: 前寒武纪 构造-热事件 超大陆 不整合 演化
  • 简介:田里位于华夏、扬子板块拼合处,主体岩性为中元古代高绿片岩相副变质岩,其蕴含丰富构造信息,反映了两大板块的构造运动过程。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工作,对片岩内褶皱、面理、线理等构造进行了解析,区分出其中主要发育四期构造:①紧闭线形褶皱;②“Z”型柔流褶皱;③“S”型剪切褶皱;④宽缓褶皱。结合前人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片岩中主期构造发生于四堡造山期,与全球Rodinia超大陆汇聚有关,而中生代构造事件对本区影响不大。

  • 标签: 构造解析 片岩 元古代 田里 华南
  • 简介:“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村西清水河北岸三级阶地上,形成于大约1万年前后,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自1966年被发现至今,先后历经了4个阶段,其中,1995年的再发现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2001-2005年开展的规模性的考古发掘,成果丰硕。1985年该遗址被公布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为进一步展现东胡林人遗址的科学内涵及其文化价值,我们从综合研究、切实保护、规划定位、管理提升、公众参与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议,并积极探讨如何以遗址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在实施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 标签: 东胡林人 遗址保护 规划 文化旅游 乡村振兴
  • 简介:实物地质资料的价值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实物地质资料的文化价值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对实物地质资料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应从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拓宽经费筹措渠道、拓展开发利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作出努力。

  • 标签: 实物地质资料 文化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在对工作区环境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等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区的地基稳定性、场地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利用GIS软件的栅格图层叠加和DPS系统聚类功能,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场地工程建设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区。

  • 标签: 工程建设 稳定性 适宜性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