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目前边坡变形监测数据事理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简洁、直观、信息量大的变形位移轨迹图,较好地将变形时段、变形量、变形方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标签: 边坡 变形 测点 测点平面位移图
  • 简介:该文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区域和历次地震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介绍了地震的深度分布范围及成因类型。

  • 标签: 地震带 平面 深度
  • 简介:为了解天山中新生代再造山过程的历史演化,沿横穿天山的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采集了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等7个样品,用作天山山体隆和热历史演化研究.通过对样品中磷灰石裂变径迹的测年,获得7个样品的裂变径迹中心年龄,范围为(78.0±4.5)~(31.8±2.5)Ma;继之,在计算机上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定数据进行了热历史模拟,获得了隆-冷却演化过程的新认识.裂变径迹的年龄数据和热模拟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的中、新生代造山活动并非是整体统—抬升的过程.表现为中新世之前山体北侧先隆、南侧后隆的演化规律,山体隆从北向南逐渐推进.到中新世晚期,才表现为整体抬升过程.通过磷灰石-锆石矿物对计算以及热模拟的结果,获得了各隆升阶段的视隆升速率,发现自晚白垩世晚期以来,视隆升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天山 中、新生代 磷灰石 裂变径迹 隆升-剥露史
  • 简介:北京大石河南岸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分布鸡毛洞、银狐洞、石花洞、清风洞和孔水洞,由一条地下暗河将其连为一体,称为石花洞系。石花洞系为多层溶洞,可分为上下8层,即洞外山顶穿洞(唐县期)和洞穴上下7层。多层溶洞的每一层形成于岩溶水的水平流动带,新近纪以来,随着北京西山间歇性隆,形成上下不同海拔高度的8层溶洞,可以和北京西山永定河的8级阶地对比,也可以和G.B.Barbour划分的8次华北地文期对比。石花洞的8层溶洞显示北京西山的8次抬升。

  • 标签: 多层溶洞 石花洞系 新构造运动 北方岩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