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溪地区上志留统太平群地层中近来发现有较具规模的金矿(化),使在志留系地层中找金矿有了新的进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区地质概况和金矿化特征的介绍,对金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 标签: 金矿 成矿条件 志留系 地层学
  • 简介: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新疆地质》于2008年12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这是《新疆地质》自1983年创刊以来的首次入选,这对《新疆地质》今后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新疆地质 文献计量学 研究人员 专家评审 地质学
  • 简介: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新疆地质》于2008年12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这是《新疆地质》自1983年创刊以来的首次入选,这对《新疆地质》今后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新疆地质 文献计量学 研究人员 专家评审 地质学
  • 简介: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新疆地质》于2008年12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这是《新疆地质》自1983年创刊以来的首次入选,这对《新疆地质》今后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新疆地质 文献计量学 研究人员 专家评审 地质学
  • 简介: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新疆地质》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地质学类"核心期刊。是《新疆地质》自2008年首次入选后的再次入选,这是对《新疆地质》几年来的工作认可和肯定,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疆地质 中文核心期刊 文献计量 促进作用 专家评审 持续发展
  • 简介: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新疆地质》再次人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地质学类"核心期刊。是《新疆地质》自2008年首次入选后的再次入选,这是对《新疆地质》几年来的工作认可和肯定,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是广大作者和读者多年来对本刊大力支持的结果。

  • 标签: 新疆地质 中文核心期刊 文献计量 促进作用 专家评审
  • 简介:准噶尔盆地夏地区稠油油藏主要分布在夏断裂带附近及上盘构造高部位.通过对稠油物理及地球化学性质分析,发现该区稠油具高密度、高粘度、高酸值、低蜡、低硫特点,正构烷烃损失严重,胡萝卜烷缺失,藿烷、甾烷和重排甾烷等都有不同程度损失,三环萜烷、妊甾烷和高妊甾烷含量高,非烃+沥青质含量低.结合正常原油、稠油和油砂在平面和剖面上分布特征,认为夏地区稠油是次生成因.次生蚀变作用主要包括生物降解作用、氧化作用、水洗作用和扩散作用等,其中以生物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为主.建立了稠油成藏模式,为预测该区稠油油藏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稠油 物理性质 地球化学性质 次生成因
  • 简介:金矿床位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西段吐拉苏断陷中.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的第二岩性段,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火山角砾岩和硅化砂砾岩.矿床处于近NS向与NW向断裂的交汇锐角部位.强烈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蚀变组合是高品位矿石的蚀变标志,近矿围岩中高岭石化、绢云母化普遍发育.岩石中富含Au、As、Sb、Hg,贫Cu、Pb、Zn等微量元素.成矿温度130~240℃,成矿深度0.67~0.70km,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 标签: 金矿床 成因探讨 找矿标志 硅化 早古生代 NW向断裂
  • 简介:勒库都克钼铜矿床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萨尔布拉克-阿克塔斯断裂南侧.初步研究和钻孔资料表明,矿体受斑岩体控制,矿石具细脉浸染状、稀疏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铁矿、磁铁矿.岩体和其接触带内常见硅化、绿帘石化,次为绢云母化、钾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外围褐铁矿化,未见明显蚀变分带.含矿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属弱铝质不饱和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微量元素分布模式总体趋势一致,表明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成岩成矿可能为同一岩浆作用过程.对矿区浅部地层中含辉钼矿石英脉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成果显示,成矿流体中具来自天水部分流体特征.

  • 标签: 希勒库都克 钼铜矿 矿床成因 矿床地球化学
  • 简介:基于对准噶尔盆地夏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依据断裂的切割性、构造变形强度、地层展布特征、基底起伏形态等将夏断裂带划分为山前冲断带、夏断褶带、南部单斜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夏断褶带自西向东进一步划分为百断褶区、乌尔禾断褶区、夏冲断区、夏子街断褶区4个次一级构造单元.依据构造圈闭发育程度、油气运聚条件等,对各次级构造单元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分布进行研究,认为断褶带油气藏类型最发育,是主产油区,单斜带勘探潜力大,是油气的远景区.

  • 标签: 乌夏断裂带 构造单元 油气藏
  • 简介:矿区地处东昆仑造山带,位于昆中断裂,属东昆仑北坡岩浆岛弧带,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作者通过对区内地球化学、控矿构造、矿石矿物蚀变组合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将矿床类型初步定为构造-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从赋矿岩石、断层破碎带、围岩蚀变组合及元素组合异常等方面分析与成矿关系,为下步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

  • 标签: 东昆仑 岩浆岛弧带 矿床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 简介:为了解天山中新生代再造山过程的历史演化,沿横穿天山的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采集了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等7个样品,用作天山山体隆升和热历史演化研究.通过对样品中磷灰石裂变径迹的测年,获得7个样品的裂变径迹中心年龄,范围为(78.0±4.5)~(31.8±2.5)Ma;继之,在计算机上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定数据进行了热历史模拟,获得了隆升-冷却演化过程的新认识.裂变径迹的年龄数据和热模拟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的中、新生代造山活动并非是整体统—抬升的过程.表现为中新世之前山体北侧先隆升、南侧后隆升的演化规律,山体隆升从北向南逐渐推进.到中新世晚期,才表现为整体抬升过程.通过磷灰石-锆石矿物对计算以及热模拟的结果,获得了各隆升阶段的视隆升速率,发现自晚白垩世晚期以来,视隆升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天山 中、新生代 磷灰石 裂变径迹 隆升-剥露史
  • 简介:莫坝-拉沟地区16个元素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贫乏元素有Au、Hg、Mo;正常元素有Cu、Pb、Zn、Co、Mn、W、Sn、Bi;富集元素有As、Sb、Ag、Fe、Ni;无强富集的元素。通过各元素空间分布研究,对主要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指出三叠系地层、尤其与喷出岩有关的地区是寻找Cu、Pb、Zn、Au、Ag等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 标签: 地球化学 水系沉积物测量 理塘县莫坝-希拉沟
  • 简介:勒库都克钼铜矿是近年来找矿突破的一个斑岩型铝铜矿床,在研究总结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查明矿床控矿地质因素,认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上亚组是有利赋矿层位,海西晚期花岗闪长岩、斑岩脉为主要含矿岩石,区域上及矿区NW向、近EW向构造为有利控矿构造.明确找矿信息标志及准则,认为环状高磁异常间低磁异常特征及低阻高激化激电特征,Cu,Mo,Au,Sn,Sb,Pb,Zn等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及由内向外Cu,Mo,Au,sn→Sb'As→Pb,zn异常分带特征,可作为有效找矿信息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标签: 希勒库都克 找矿模型 地球物理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八窝龙一玉农断裂是四川九龙地区较大的一条断裂构造。通过野外对断裂构造变形、构造活动特征及地貌、地热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断层卫星影像和地震资料,并对断层泥进行了测年。综合分析认为,八窝龙一玉农断裂为发震的弱活动断裂,具分段性:其南西段(八窝龙断裂)在全新世具有弱活动性,北东段(玉农断裂)在全新世表现为较强的活动性。

  • 标签: 断裂 构造变形 构造活动性 四川九龙
  • 简介: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中,采用声波全波列测井及偶极横波测井来获取丰富信息,主要成分波有纵波、横波、斯通波,主要采用时域和频域2种信息提取方法,来获得声波时差、频率和能量信息.其能量衰减和能量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地层渗透性能,斯通波能量的相对变化可用来定性划分渗透层,反射波能量反映渗透性地层的裂缝分布,为划分渗透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声波全波列测井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 信息 能量衰减 渗透性
  • 简介: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下二叠统郎组火山岩为一套陆相火山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组成,中性火山熔岩较少,表现出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研究表明,下二叠统郎组经碰撞后松弛拉张,伊犁地块拉伸出现陆内火山裂谷环境.该组地层广泛夹持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表明早中二叠世地壳活动频繁,局部地段地壳拉伸,产生同沉积断层,该断陷盆地经历发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阿吾拉勒 下二叠统乌郞组 地球化学 双峰式火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