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地震预报与地震预报的相互区别及其相互联系,并分析通过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两种途径进行地震预报,以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建议:加强地震预报与地震预报的管理,地震预报只能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进行,而不应全面铺开。

  • 标签: 地震预报 地震灾害预报 概率 地震受体状况
  • 简介:根据2014年全球地震资料并对比历年统计数据可知,当年度属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轻灾年。本文总结了2014年全球地震的主要数据,对当年主要地震进行了描述,发现抗震设防建筑在地震中受损较小,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同时,本文分析了2014年度地震的分布特征,以及多震地区的“活跃性”与“周期性”特征。

  • 标签: 2014年 全球 地震灾害
  • 简介:为加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完善地震后补偿制度,我国应建立合理的地震风险分散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地震风险分散的模式,得出我国实行地震风险分散模式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风险分散模式,为地震后补偿机制及灾后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较好的建议.

  • 标签: 风险证券化 地震保险 保险补偿
  • 简介:通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害开展实地调查,对灾区破坏情况进行总体介绍,并就各烈度区特征和建筑物震害、地震地质灾害、工程结构震害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一是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死亡较集中.人员死亡主要集中在Ⅷ和Ⅸ度区.二是地震振动强,灾区破坏严重.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2km,极震区烈度高达Ⅸ度,震源破裂在11s内集中释放.三是抗震能力弱,房屋破坏严重.灾区属国家级贫困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且多数民房坐落在河谷陡坡上,边坡效应加重房屋震害,重灾区砖木和土木房屋成片损毁、倒塌.四是灾区条件恶劣,救灾难度大.震区活动断裂密集发育、地质破碎疏松、地形崎岖不平,又恰值雨季,诱发极其严重次生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灾区大面积交通、通信、电力中断,救援物资与救援力量无法及时发挥作用.

  • 标签: 地震现场 云南鲁甸地震 地震灾害 烈度 震害特点
  • 简介:本文针对20世纪末欧亚地震带上发生的几次强震造成的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进行了讨论,认为主要原因是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脆弱,提出21世纪的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应转向城市的抗震设防上。

  • 标签: 地震灾害 地震对策 抗震设防
  • 简介:一、前  言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的发生,给福建南部及广东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房造成破坏,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之,我们在地震烈度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震害调查及地震损失评定工作指南》和《震害评估细则》的有关规定,在现场进行震灾损失的评定工作(福建部分)。二、地震基本参数和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94年9月16日14时20分震中位置:北纬226度,东经1187度震级:73级2地震烈度分布震中位于远离陆地的海中,Ⅵ度以下的等震线在沿海呈北东向近平行展布。Ⅵ度区包括漳州市的芗城区、东山县的全部及诏安、云霄、漳浦、龙海四县的大部地区,面积有4000平方公里左右(福建部分)。区内

  • 标签: 地震灾害 台湾海峡 破坏比 民用建筑 地震基本参数 震害调查
  • 简介:1997年5月31日,永安市西南发生MS=52级地震,我局当即派出现场工作队,前往震区开展现场调查。通过对永安、连城、漳平、新罗等县市区的66个乡镇进行的震害调查,依据《震害调查及地震损失评定工作指南》和《震害评估细则》的有关规定,我们编写了以下震害损失评估报告。一、地震基本参数和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97年5月31日14时51分震中位置:东经117°11′,北纬25°36′震级:MS=52级(国家地震台网定)2烈度分布图24-1为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从图上可看出,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基本吻合,震中烈度Ⅵ度,等震线椭圆呈北东向展布。图24-1 永安地震宏观烈度分布图Ⅵ度区包括永安

  • 标签: 地震灾害评估 震害调查 经济损失 新罗区 永安市 减轻地震灾害
  • 简介:福建减灾十年(1989-1999)正处在我省地震活动十分活跃的时期,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16次,其中有6次地震造成了地震,使我省经济损失达2.6亿元,人员伤亡412人,并对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本省地震活动特点与灾害特征,分析了造成本省地震的主要因素和地震不十分严重的原因。在福建减灾十年中,省地震部门坚持以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政府减灾职能,走综合防震减灾道路;认真抓好观测数据高质量产出,各类信息处理与综合分析,震后快速应急三个环节;积极实施全省综合防御地震体系建设,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综合防震减灾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工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正式投入观测的全省数字化地震台网;同时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坚持不懈地进行地震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这些措施对减轻福建十年地震取得显著收益。为了减轻我省下世纪地震,提出几个值得重视的向题,防患于未然。全省地震前兆台网必须彻底改造,建设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数字化前兆台网,引入新的观测系统,以期捕捉未来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信息;关注未来城市地震向题,应该开展城市地震环境调查与研究;加强管理,对地震烈度

  • 标签: 福建减灾 地震 回顾 值得重视
  • 简介:本文对170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地震地质资料来确定设定地震(ScenarioEarthquake),然后利用模拟强地面运动确定了廊坊地区的强地面运动灾害。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地震活动趋势,廊坊地区出现大于或等于地震烈度8度的周期大约是600年。也就是说,在未来50年廊坊地区出现地震烈度8度的超越概率为8%。为此,本文建议廊坊地区应该考虑0.3g峰值加速度(Ⅷ度)作为基本地震工程设计参数。

  • 标签: 地震烈度 地震灾害 设定地震
  • 简介:1992年11月26日,在龙岩与连城交界处发生了50级地震。1993年元月3日,福建省地震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地震损失评估小组,在先前地震现场烈度调查的基础上,再次赴地震区,开展震害调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民政、水利水电、教育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民房、中小学校舍等建筑物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水库大坝等生命线工程,凡受到较大损坏的都进行了调查落实。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又会同省民政厅、水利水电厅、交通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协商,对经济损失评估的等级分类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编写出如下的地震情及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一、地震基本参数及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

  • 标签: 地震灾害评估 防震减灾 小学校舍 次地震 水利水电工程 地震基本参数
  • 简介:通过对南亚地震震害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南亚地震具有以下特点:①南亚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喜马拉雅前缘弧形逆冲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发育的巴拉考特镇为此次地震的极震区,大量建筑物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②建筑物震害呈有规律分布:③地表破裂带和沿河谷两岸以及山坡的滑坡、建筑物没有抗震设防、建筑物结构不合理等是造成损失惨重的主因。

  • 标签: 南亚地震 巴基斯坦 巴拉考特 地震灾害
  • 简介: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是青海省重点发展工业循环型经济的核心地区,也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分析了该区的气象与地震,认为开展柴达木防灾减灾的综合研究,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的当务之急.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气象灾害 地震灾害
  • 简介:通过对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6.4级地震情调查和评估,得出此次地震情分布具有以下特征:(1)尽管日惹地震震级较小,但形成的灾害却很严重,地震形成了2个重灾区,即班图尔(Bantul)重灾区和克拉特恩(Klaten)重灾区;(2)建筑物结构不合理、建筑物质量和材质差,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灾区场地环境不良,加之灾区人口密度大和地震发生在凌晨等,是此次小震大灾的主要原因;(3)对地震构造背景以及与默拉皮火山(MerapiVolcano)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此次地震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日惹地震 地震灾害评估 班图尔 克拉特恩
  • 简介:国内外大量震例表明,地震造成的损失绝大多数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引起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大都市的高密度发展,加上人类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地震成灾程度将日趋严重。虽然,人类当前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为了在地震面前有所作为,人们从地震工程方面着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采取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等有效措施,在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抗震性能 抗震设防 抗震加固 减轻地震灾害 建筑结构 横墙
  • 简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地震高风险暴露城镇数量将不断增加,震后有效的应急处置尤为重要。而当前城镇的地震应急处置主要依据平时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开展,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以提升城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为目的,总结以往城镇地震应急处置案例,提炼城镇地震应急处置流程,结合城镇特殊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等特点,在分析影响地震应急处置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按地震烈度的不同,研究构建了具有区域特征且操作性较强的城镇地震应急处置模型,为城镇地震应急处置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城镇 地震灾害 影响因素 应急处置
  • 简介:青海省靠近我国南北地震带,是一个地震频发的省份,而农居相对于城市建筑的抗震性能而言较为薄弱,也是造成地震损失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青海省的地理状况、历史震灾情况、农居建筑结构等进行研究,总结出青海省各结构类型农居震灾破坏率,评估乡级空间尺度的农居震灾易损性并分级,最后简单分析造成易损性较高的因素并提出建议。

  • 标签: 农居 易损性 地震 青海 抗震性能
  • 简介: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发生了7-8级大地震,本文作者在参加中国国际救援队现场地震救援的同时,深入地震重灾分布区开展了工程震害的现场调查工作。本文基于震害调查结果,分析了此次地震状况和工程震灾特点,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且给出了一些经验教训。

  • 标签: 巴基斯坦地震 震害调查 地震滑坡 地形效应 抗震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