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重要环节。在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的今天,实验教学的地位更显凸出,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近几年来,“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高考试题设计原则越发凸显,命题者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通过创设一种真实的实验情景,来鉴别学生独立的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意图也更强烈。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好高三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进而带动高三物理总复习效率的提高,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下面,笔者就高三物理实验教学谈点看法及心得。

  • 标签: 物理实验教学 高三 基础 实验能力 高考试题 探究式教学
  • 简介:六、“图形的位似”型规律例11(2011年广东省中考题)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为1,取AABC和DEFter边的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

  • 标签: 中考题 数学 正六边形 广东省 星形 中点
  • 简介:利用发光极管(LED)光色电综合测试系统测量不同颜色不同功率的LED在多个电流下的光谱,提出并构建了由多个高斯函数组成的LED光谱模型,并根据各颜色LED在额定电流下的光谱计算模型中的系数,最后将该模型与已报道的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光谱有n(n≥1)个波峰的LED,可用3n个高斯函数形式的模型来表示,大功率红、黄、蓝、绿、白色LED模型与实测光谱之间平均误差分别为3.45%、1.01%、2.33%、4.65%、2.49%,小功率LED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61%、2.65%、3.77%、2.87%、2.48%。与已报道的模型相比,该模型精度高,普适好。本研究对LED光度色度测量仪器的研制及智能化LED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光谱模型 发光二极管(LED) 高斯分布函数 最小二乘法
  • 简介:针对现有发光极管(LED)汽车后转向灯存在的配光性能不准确、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准直配光一体化的LED后转向灯透镜。该透镜根据非成像光学原理和斯涅尔定理,通过迭代求解的方法设计而成,其高度为8.32mm,直径为12.64mm。利用光学软件TracePro对实际光源和后转向灯透镜进行光线追迹模拟,结果表明:在z方向4-80°,Y方向4-80。的矩形区间,发光强度均大于1.6cd;在x方向±20°,Y方向±10°内发光强度呈近似矩形分布,且各测试点结果均满足GB17905-2008要求。该透镜可精确控制LED发出光线,有利于提高配光性能及能量利用率。

  • 标签: 非成像光学 发光二极管 汽车后转向灯 发光强度
  • 简介:有专家调查发现,当前有86.7%的中学教师,他们虽然也认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把讲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之所以出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不一致的现象,是因为许多教师发现用新理念教学,教师备课很累,但短期内学生的成绩未必有讲授法理想,因此在教学行为上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了。

  • 标签: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探究性 中学教师 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
  • 简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每位物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较大改进,要求课堂教学形式要多种多样,这样才能从多种渠道提高课堂的实效。但是稍不注意很容易导致我们所实施的教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只是“形似”,而在他们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活动”的背后,学生内在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动力没有被真正的调动起来,导致课堂的随意和低效。那么在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下,如何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 标签: 物理课堂教学 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 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 简介:介绍了用闪烁探测器代替盖革-米勒计数管验证放射衰变中的统计规律,为缺少G-M计数管的实验室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 标签: 闪烁探测器 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