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直线与圆一、平面直角坐标系(Ⅰ)选择题:(1)A(2)D(3)C(4)C(Ⅱ)填空题:(1)Q(3,5)(2)(0,-23),(-1,-2)(3)13(Ⅲ)解答题:(1)略解:1°若C是AB的内分点时,则λ=ACCB=2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解得:x=7...

  • 标签: 直线方程 选择题 解答题 填空题 不等式 解方程组
  • 简介:有些数学题,解法非常抽象以致难以理解,如果能抓住其特征,合理概括、形象类比,并给它们冠以相称的名字,定能从本质上理解它们,从而更好地应用它们.下面从概括和类比的角度来叙述:

  • 标签: 数学题 类比 解法
  • 简介:如果第一个比的前项作为第二个比的后项,第一个比的后项作为第二个比的后项。那么,第二个比就是第一个比的反比。换言之,对于一个比a∶b来说,它的前、后两项的倒数比为1a∶1b,叫做它的反比。这是因为1a∶1b=b∶a。b∶a是a∶b的反比。利用反比定理解...

  • 标签: 反比定理 一般解 计划日产量 货车 原计划 巧用
  • 简介:学海指南练习题答案及提示(一)一、平面直角坐标系(Ⅰ)选择题:1、B2、C3、D4、A(Ⅱ)填空题:1、(1)(0,+∞)(2)(-∞,-1)(3)(-1,0)2、(32,52),(4,-5)3、210(Ⅲ)解答题:1、(x1+x2+x33,y1+y...

  • 标签: 练习题答案 选择题 解答题 填空题 能力训练 直线方程
  • 简介:根据珠算特点,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珠算练习沈思敏珠算易学难精,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端正学生学习珠算的目的性,同时教育学生要掌握这门技术必须了解珠算的特点。由于它是用珠表示数,档表示位,用空档表示零,这就有随意增减算珠的可变性,也有任选档位的灵活性;更存...

  • 标签: “高原现象” 技能形成 基本功 拨珠 形成条件 学生学习
  • 简介:一、填空题(12分)1.如果x2+ax+9=(x-3)2,则a=,5x2-3x+b=(5x+2)(x-1),则b=.2.当x时,分式-xx2+5的值是正数,当x=时,13-x=3.3.已知方程(a+3)x=3,当a时,方程有唯一解,当a时,它无解.4.已知等式2a-bn+a=n,当n≠2时,a=.5.方程1x+2-3+xx+2=0的增根是,化简4x2-14x2+4x-3=.6.计算1x+2-2x+5x+2=.二、选择题(15分)1.下列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A)x4-8x2+16=(x+2)2(x-2)2(B)a4-1=(a2+1)(a+1)(a-1)(C)(a2+b2)2-4a2b2=(

  • 标签: 数综合 周初 分解因式 综合练习 应用题 选择题
  • 简介:《竞赛专题讲座》练习与训练题答案及略解完全平方数练一练1、因为99…9=11…1×9,由例1可知它不是完全平方数。2、因365个99的积的个位数是9,所以它不是完全平方数。3、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任何不是一位数的自然数,总可以写成101+r,r只能是1...

  • 标签: 训练题 专题讲座 完全平方数 自然数 竞赛 个位数
  • 简介:部分数学教师通常会把“主导”误当成“主宰”.他们好为人师,习惯于灌输、训导式教学,不自觉地把持着课堂认知进程.为此,教学主张在课堂中推行实施“让学”的教学行为方式,引导教师让出“教”的时间、组织和讲台;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标注、提问求教、使用工具等“让学”的学习方法.以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行为的自我改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 标签: 教学行为 数学教师 行为方式 自我改造 教学观念 学习方法
  • 简介:<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性质,是中学数学中几个重要的定理之一.正如德国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的:"几何中有两个宝藏,一是勾股定理,一是黄金分割."他给勾股定理以很高的评价.勾股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和解实际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由三边关系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常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函数值、三角形的面

  • 标签: 中学数学 解题策略 位线 问题解决 著名数学家 旋转中心
  • 简介:椭圆是重要的圆锥曲线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的考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文章以“椭圆规问题解决”为载体,通过对用椭圆规画椭圆的数学原理解析及其CPFS结构分析,理清椭圆与其它概念的层次及其关系,构建相应的概念网络体系,并通过对椭圆规数学原理解析,将概念、命题、技能、思维策略、思想方法等陈述性、程序性及过程性知识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形成关于椭圆的CPFS结构,有助于学生对椭圆及其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迁移应用.

  • 标签: 结构分析 数学原理 椭圆规 解析 圆锥曲线 网络体系
  • 简介:1问题提出公倍数是初等数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历史上,古希腊、印度、中国都对公倍数有过研究.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第Ⅶ卷中提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中国的《九章算术》等著作中也提到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公倍数也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但在学习中,学生对公倍数的理解却有难度.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概念理解 学生 六年级 小学 《几何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