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小波分析的发展历史1807年,法国的热学工程师J.B.J.Fourier提出任一函数都能展开成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从而开启了主要研究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的傅里叶分析理论。1909年,Haar提出了第一个最简单的小波(Haar小波)。在1974年,法国从事石油信号处理的工程师J.Morlet首先提出小波变换的概念,且根据物理和信号处理的实际经验的需要建立了反演公式,但当时这一公式未能得到数学家的认可。直到1986年,著名数学家Y.Meyer偶然构造出一个真正的小波基,并与S.Mallat合作建立了构造小

  • 标签: 小波分析 傅里叶变换 反演公式 小波变换 无穷级数 频率信息
  • 简介: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树叶质量的估计模型,经过对模型的分析,给出了树叶为什么会有各种形状的原因,揭示了树叶形状树的外形的关系,给出了树冠、树叶等主要部分的质量公式。最后,测量了三类树种共14棵树的主要参数。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测量结果与理论结果在平均意义下是一致的。特别地,给出了两类树种的单叶面积树冠高宽比之间的表达式。

  • 标签: 树叶质量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 简介:方差分析用F统计量进行检验,F=S2AS2e,S2A为因素A的组间方差,S2e为剩余方差.实际上,S2A、S2e都是方差σ2的估计量.本文简介组内观测值个数相等情形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参数估计方法.(双因素方差分析的估计方法类似)1.组间方差等于样本平均...

  • 标签: 方差分析 样本平均数 样本方差 随机误差 正态总体 统计量
  • 简介: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树叶的形状、分类及质量。首先,通过抽取树叶的重要参数,利用聚类分析进行树叶分类,并用BP神经网络进一步验证模型;其次,利用三维投影分析得到树叶相互遮挡对树叶形状的影响,并结合光照在树内的分布以及改进的Logistic模型,得到在树内不同位置的树叶大小规律。将树的分枝类型分为两类,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树木的不同分枝类型树叶形状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最后,提出了分别基于树冠体积计算和树木生长规律的两种树叶质量估算模型,并通过比较得到了最优解。

  • 标签: 聚类分析 BP神经网络 三维投影 质量估算
  • 简介:考虑ATM交易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系列参数,如交易量、交易成功率和响应时间等,对交易状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异常检测模型。针对成功率响应时间2个参数,利用聚类算法将数据点划分为正常点、疑似异常点、异常点3大类。对于疑似的异常点,再根据其时间序列周围点的分布情况确定是否确实为异常点;对于交易量参数,首先通过LOF局部离群因子对离群点进行识别,再结合交易量随时间的移动均线及标准差加以辅助筛选,得到初步的疑似异常点,进一步通过不同天同一时刻数据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是否为异常点。根据上述模型,本文将异常情况划分为3个预警等级,并对重大故障情况进行预测。

  • 标签: ATM交易特征提取 异常检测 LOF局部离群因子 预警等级
  • 简介:选取2009年1月5日-2012年5月22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指的日交易数据为对象,采用BEKK—GARCH模型,并结合LR似然比检验,对中国汇市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建模研究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整体样本存在汇率到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这种溢出是单向的;第二次汇改前,既不存在汇率到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也不存在上证指数到汇率的波动溢出;第二次汇改后,既存在汇率到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也存在上证指数到汇率的微弱的波动溢出.

  • 标签: 波动溢出 ADF单位根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 BEKK—GARCH模型
  • 简介:运筹学是管理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但是不同的专业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知识基础等情况,决定了运筹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不同.本文就此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管理专业的运筹学应侧重应用性,应用数学专业的运筹学课程应理论、应用并重,另外应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 标签: 运筹学 管理科学 数学模型 实践教学
  • 简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针对66例肝硬化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利用spss16.0求解模型。所得的结果简化了问题研究的复杂度,有助于医生的诊断。

  • 标签: 主成分分析 SPSS 数学模型
  • 简介:基于2012年美国数学建模C题的数据,利用83人共15个种类的600条信息进行了犯罪信息网络分析,建立了概率网络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求解算法,对所有人的可疑度进行评价和排序,找出通信网络中的可疑嫌犯,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对比。然后基于中心性理论建立了识别嫌犯领导人的模型,得到犯罪集团中最可能的领导人。最后讨论了文本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在犯罪信息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并对模型在其他领域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网络分析 概率 图论 中心性 文本分析 语义分析
  • 简介:对《统计研究》从1984年到2008年的论文和作者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给出了《统计研究》的论文和作者数量服从Lotka分布的结论,并对这个结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统计研究》 论文和作者 LOTKA分布 统计分析
  • 简介:本文利用Schur—Cohn—Jury引理及分岔理论讨论了一类捕食被捕食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分析了其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并讨论了Neimark—Sacker分岔稳定性方向。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捕食与被捕食系统 稳定性 Neimark—Sacker分岔
  • 简介: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公允价值是指在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其倡导的是会计在对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公认,即强调计量的真实公允。采用公允价值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如竞争加剧,风险加大,有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

  • 标签: 公允价值 衍生金融工具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计量属性 国内外 价值计量
  • 简介:本质上,分子系统生物学就是要研究分子水平上的各种层次网络,并整合这些网络信息为系统信息。广泛使用的化学主方程为研究生物分子网络提供了一个建模框架,但应用起来具有局限性;传统的矩封闭方法可以简化生物分子网络的研究,但并没有解决反应物种的联合概率分布的重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分子网络的数学建模分析,特别地,对生化反应系统提出二项矩的分析方法,它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如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方便联合概率分布的重构,甚至可用于非线性行为的线性逼近等。

  • 标签: 生化反应网络 化学主方程 二项矩方法 联合概率分布 生物噪声
  • 简介:通过中美有代表性的几本《线性代数》教材在内容、知识、应用、习题、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国内外教材的特点,从数学观、教育理念、文化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给我国代数教材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 标签: 线性代数 教材 数学观 教育观 比较
  • 简介:相关函数表现出时间序列中任意两个值之间的相关性是如何随着时间间隔而改变的.自相关函数刻画了时间序列相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偏相关函数则是排除了其它中间变量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且二者紧密相连.同时两个相关图所反映的信息在时间序列分析各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标签: 自相关函数 偏相关函数 时间序列
  • 简介:一、教育价值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它为初中几何解决线段和角的相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工具,也为其他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必要基础.可以说,学好全等三角形是几何入门的关键.

  • 标签: 三角形 性质 平面几何 教育价值 几何知识
  • 简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研究生“数值分析”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和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数值分析 精品课程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