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起民之暨也”之“暨”,当读为“塈”,训为息;晋献公欲伐虢章“且少长于君前”之“前”,当读为“贱”;鲁桓公少章“卒必[作心]之”“果以其言[作心]之”之“[作心]”,皆当读为“谮”,诬陷之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非德伐回”之“非”,当读为“配”;吴伐越章“使守布舟”之“布”,当读为“甫”,训为大;鲁庄公有疾章“[母心]德[作心]怨”之“[作心]”,当读为“措”,训为弃置。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春秋事语》 考释
  • 简介:对湖南马王堆木漆器保存状况进行了分类及病害评估,介绍了清洗、脱水、整形、修复等保护处理过程,并结合器物实例说明了不同的清洗、整形、修复方法。

  • 标签: 马王堆木漆器 清洗 整形 修复
  • 简介:<正>一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7幅木板地图,多显著标示出交通道路和关隘。何双全先生指出,木板地图M1:7.8.11B面特别“标出关隘的位置,注名为‘闭’”;M1:9也绘出关隘,“并标出大小关口5处,以及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M1:12A面绘有关隘、道路,“部分地段标有里程”,M1:21A面也绘有关隘。曹婉如先生研究放马滩秦墓古地图,也强调制图者对“道里”的重视,指出图中除有用对称的形象符号表示的称作“闭”的关隘外,“在森林注记的附

  • 标签: 史料研究 马王堆汉墓帛书 关隘 驻军 箭道 后汉书
  • 简介: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中的"纹绪巾",当释作"级(衱)绪巾",可能是一种用来覆盖在裾上用紵做成的蔽膝。

  • 标签: 马王堆 遣册 “级绪巾”
  • 简介: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效,距市中心约4公里。这里原有两个土家,相传为五代楚王马殷|公元907至930年|的莫地,故名“马王堆”。又因两堆东西并列,故又名“马鞍堆”。《太平寰宇记》说是西汉长沙王刘发的母亲程姬及姬的“又女冢”,或名“二姬墓”。发掘结果证明,

  • 标签: 长沙市 马王堆遗址 西汉墓 “马鞍堆” 考古研究
  • 简介:<正>一九四二年在长沙东郊子弹库战国古墓中发现的帛书,是我国最古老的缣帛文字资料。这件中外瞩目的瑰宝,不仅有无与伦比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帛书载有墨书六国古文九百余字和彩绘图像,内容异常丰富。涉及楚文化研究的广泛领域,诸如历史、地理、考古、民俗、宗教、神话、天文、历法、文学、美术、方言、文字等。尤其乙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光怪陆离,栩栩如生的古代神话图卷,为探索楚国的古史传说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新颖的文字资料。准确地辨识文字和通读文意是研究帛书的基础工作。以往帛书摹本甚多,文字互有异

  • 标签: 古代神话 民俗 宗教 历法 帛书 文化研究
  • 简介:<正>楚帛书是现已发现最古老的数术书。这种书让现在的人读起来当然莫名其妙,但在古代却是流行读物。它与地下出土的大批日书是同一类。后者虽然现在只有睡虎地秦简《日书》发表,但将来陆续公布,势必会形成一种专题研究。那时我们将会看得很清楚,楚帛书的研究是它的开端。过去我对楚帛书做过一点研究:1980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下简称《子弹库》),1988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中国

  • 标签: 帛书 睡虎地秦简 弹库 专题研究 数术 日书
  • 简介:<正>楚帛书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出土于长沙东郊子弹库一座战国墓中,这是迄今见到字数最多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件重要的楚文物,也是唯一的战国帛书。四十余年来,释读者不乏其人但大都依据摹本而言,释文难免有些出入,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准确性。一九七三年,澳大利亚(?)立大学的巴纳教授出版了他的新作—《楚帛书译注》,书中刊布了帛书的红外线照片及他根据照片复原的摹本,依旧摹本中不少缺字得以重观,特别是四周部分更新增了不少字数为汾入研究楚帛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帛书可分为三个部分,中部十三行一篇讲天象,八行一篇讲四时,四周为另一篇,我们

  • 标签: 战国时期 天象 帛书 吕氏春秋 考释 澳大利亚
  • 简介:河北涉县索堡汉墓邯郸市文物管理处涉县文物保管所索堡镇位于涉县城西北约12公里的清漳河东北岸,村东约一公里有一条南北向的季节性河流,在两河汇流处的三角地带,县旅游局进行基本建设时发现古墓群(图一)。在所动土的(约200平方米)范围以内,发现两座竖穴土洞...

  • 标签: 五铢钱 腹径 随葬器物 满城汉墓 底径 墓葬形制
  • 简介:洛阳孟津汉墓发掘简报310国道孟津考古队In1991.archaeologistsunearthedsomeHantombsinMengiinCountydruingaconstractar-chaeologyattheNo.310highwayco...

  • 标签: 汉墓 随葬器物 底径 洛阳 孟津县 大泉五十
  • 简介:满城汉墓防渗与加固孙荣芬满城汉墓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1号墓)及其王后窦绾(2号墓)之墓。此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20公里,满城县1.5公里的陵山主峰东坡上的山岩之中,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满城汉墓概况陵山为一孤山,由三个小山头组成,北山头海拔1...

  • 标签: 满城汉墓 排水沟 防渗设施 水泥砂浆 红粘土 剖面图
  • 简介:<正>1979年10月,沙市纸箱厂在市东郊的周良玉桥搞基建时发现了一批汉代墓葬,我馆闻讯后即派人前往清理.这次共掘发汉墓四座,依次编号为1—4.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周良玉桥距市中心约2.5公里,是一处高出附近平地1.8米的台地,面积约8000平方

  • 标签: 汉墓 大泉五十 台地 墓葬 砖室墓 二层台
  • 简介:包头位于黄河大迥折的顶端中部,南为鄂尔多斯高原,北出阴山为达尔罕茂明安草原,东西联系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这里是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交错发生的地方。历史上,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族相互争夺之地。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即拓地至包头地区,秦统一六国后,修筑直道直达包头,

  • 标签: 包头市 汉墓 墓葬形制 随葬品特征 分期 "单于天降"
  • 简介:山西侯马东周、两汉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在配合侯马市的基建工程中,我站分别于1957年夏、1958年秋、1985年春、1990年和1992年冬,在侯马市房管局商品房基地、铁厂、农业局、蔬菜公司批发市场等地发掘出东周至两汉时期墓葬共28座(图一)...

  • 标签: 汉墓 随葬器物 五铢钱 灰陶 圈足 鼓腹
  • 简介: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中共出土了铜灯20件,本文从造型、铭文、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逐一探讨介绍,并就其功能、结构、造型及装饰艺术等分析了这批灯具的主要特色与突出成就。

  • 标签: 满城汉墓 灯具 铭文 造型
  • 简介:<正>1987年7月10日至18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河南轮胎厂扩建锅炉房施工中,发掘清理了一座西汉晚期排券小砖墓葬,出土一件“山阳”铭文陶罐。墓葬距地表5米,平面呈长方形,斜坡墓道,主室带有耳室,出土器物54件。其中有西汉五铢钱4枚,铁剑一把,其余多为汉代墓葬

  • 标签: 墓葬 西汉晚期 出土器物 陶器 汉墓 五铢钱
  • 简介:<正>汉川县南河公社位于县城南25公里,地处汉南丘陵地带。近些年来,当地群众在农田基本建设中,相继发现一些两汉时期的铜钱、铜镜、花纹砖等文物,分别向我馆报告,1979年3月至4月,我馆配合孝感地区文物工作队组成清理小组,赴当地进行调查和清理,历时两个月,发现这个公社的卜省山、天鹅冲、姜岭、何大、南河渡等近10个大队的范围内均有一些暴露在外或已经破坏的砖室墓,整个墓区长达3公里(图一),但尤以卜省山、天鹅冲两大队(居卜省山周围)较多,我们将暴露在外而又急待发掘的残存墓清理了六座,资料整理如下:

  • 标签: 清理简报 南河 汉墓 两汉时期 随葬品 资料整理
  • 简介:满城汉墓共出土铜器600余件,其中30件刻有铭文,计52处近800字。这批铜器铭文集中体现了西汉前期器物刻铭的面貌,对研究西汉的度量衡制度、诸侯国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本文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对刻铭重新做了录文,更正了个别错讹之处,并分别做了考释。

  • 标签: 满城汉墓 铜器铭文 录文 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