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空寺位于甘肃镇原县城东川3公里处的茹河南岸崖上。1983年5月14日镇原县人民政府公布空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石空寺石窟 镇原县 雕塑艺术 壁画
  • 简介:山西翼城四牌坊李玉明冯冬青李太栓(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图一翼城四牌坊四牌坊位于翼城县城中心十字街的交汇口处。整体构架为青石结构。平面柱网布置,共计八柱,中心四柱“口”字形布置,四角四柱“八”字形布置,东西南北四街贯通,无论从哪个方向看皆为四...

  • 标签: 翼城 山西地区 抱鼓石 古建筑保护 监察御史 雕刻艺术
  • 简介:郑板桥与《竹图》张金栋高朝英郑板桥是清代中叶一位有作为的画家,他以“怪”而著称,著名画家徐悲鸿评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①郑板桥(1693...

  • 标签: 郑板桥 省博物馆 诗书画 六分半书 题款 扬州八怪
  • 简介:铜鼓地踞铜鼓县城东郊,前濒定江,后倚满山,苍松隐雾,芳草鸣蝉,峥嵘独秀、气势雄浑。铜鼓屹然数丈,形如铜鼓。《南昌府志》载:“铜鼓为浏阳、平江、新昌(今宜丰)万载各州、县适中之地”。“水通彭蠡,地接荆湘”,素为商旅必经要冲,兵家战略险隘。招徕不少文臣武将,勒字铭诗,

  • 标签: 铜鼓县 文臣武将 南昌府志 彭蠡 鸣蝉 义宁州志
  • 简介:<正>前言固(村)位于河南省长葛县西南约12.5公里处。遗址就在老固村与岗河村之间的地方。它西距老固村1公里,东离岗河村约0.5公里。遗址西近伏牛山余脉,东连豫中平原,土地肥沃,是先民们劳动生息的好

  • 标签: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遗址 口径 红陶 陶器
  • 简介:<正>五十年代以来,在江汉地区家河文化遗址中,陆续发现几批玉器,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为了使大家对这些玉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现作一简要的综述。

  • 标签: 石家河文化 玉器 江汉地区 瓮棺葬 遗址 雕像
  • 简介:后晋高祖敬瑭原为后唐明宗李嗣源部将,因战功深受器重,历任保义军节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附马都尉、河东节度使诸要职,权倾一时,后帝以永宁公主妻之。愍帝李从厚即位后,加拜敬瑭为中书令,镇守太原。清泰元年(934年)五月,潞王李从珂反,帝出逃。敬塘杀帝随从,将其禁于卫州。李从珂即位后,疑敬瑭必反。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察其有谋逆之举后,先令敬瑭从太原迁往天平镇守,继又下诏削夺官爵,并命张敬达伐之。

  • 标签: 石敬瑭 “天福元宝”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 简介:<正>吴庄墓群位于河南省夏邑县桑堌乡吴庄村东侧,西北距桑堌乡政府约1华里(图一)。墓群南北长105、东西宽70米。此处原为高出地表约6米的土丘,当地群众很早即不断在此取土,现在反而成了低于地表1~2米的火坑,仅在墓群东南部和东北部保留有几个土疙瘩。由于受到自然力及人为的破坏,坑底已暴露出数座古代墓葬,为了使其不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商丘地区文化局于1988年4月对吴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编号XWM1—38),现将其中6座椁墓的概况单独整理(见表),简报如下。

  • 标签: 商丘地区 画像石刻 汉画像石 墓群 画像石墓 文化局
  • 简介:成都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之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历史遗迹。在这些年的文化建设中,政府比较重视体现成都这一方面的特点,在城市规划中也作了不少努力。但是,由于工作的覆盖面太广,难免有所疏漏,对某些具体古迹的保护尚待采取更恰当的措施。比如,有名的支机受到的重视尚嫌不足。虽然曾有一些文章对它进行过考证,但关于它的误解并未消除。本文对种种说法作了辨证,使它尽可能以本来面目让现代人了解,以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标签: 风雨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遗迹 文化建设 城市规划 本来面目
  • 简介:浅议家河文化雕塑人像周光林家河文化是分布于江汉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家河文化的遗存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不同质料、不同手法制成的雕塑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雕塑人像。这些人像体态各异,特色鲜明,是我国原始社会雕塑艺术的精华之一。本文对该文化雕...

  • 标签: 石家河文化 人面像 雕塑 博物馆 陶塑 原始宗教
  • 简介:佛教造像艺术是佛教发展的自然产物。在佛教流传的早期,印度佛教徒通常用足印、莲花、塔、菩提树等来象征佛陀,以表达他们对佛陀的热爱和崇敬。到公元前1世纪,逐渐兴起了造像艺术。我国的佛教造像是西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兴起的,至南北朝时期达到高潮。定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圆雕二定州市博物馆定州市博物馆……

  • 标签: 石造像 佛教造像 北齐 西汉 菩提树 弟子
  • 简介:1937年7月7日.日本通过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同年8月13日又制造事端,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件的当天.上海中央造币厂因为战争开始撤退往内地。旧厂址后来直至抗战胜利,均被日本海军作为司令部使用。

  • 标签: 金属制品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侵略战争 抗战胜利 日本海军
  • 简介:<正>汉画像,继承我国商周青铜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又吸收当时的外来文化因素,巧妙地将图案画为特点的浅浮雕和线刻技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我国独特风格的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画像,是用形象来纪录的历史,它丰富地保存着古代社会的生活画面。画像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北到北京,南到云南,东到山东

  • 标签: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浅浮雕 艺术风格 我国古代 文化因素
  • 简介:北宋一朝,诸多名臣勋将官于洛阳,葬于洛阳,中立便是其中的重臣之一。其墓志于近代出土于洛阳市孟津县常袋乡石碑凹村,具体时间不详。该志现存于洛阳代艺术馆。笔者依志文比照有关史料,就相关问题作一考释,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北宋 石中立 墓志 宋代文风
  • 简介:<正>山东汉画象内容丰富多彩,经过许多专家们长期的考证,大多内容均已考释明白,有相当一部分,至今为止,仍不知其内容是什么。再者,对同一幅画象,不同的专家学者的解释,有时很不同。我研究汉画象也有二十多年了,其间对内容的考释也略

  • 标签: 考释 农民起义军 武氏祠 吕母起义 画象 女子
  • 简介:1999年8月,丰城滩村委会肖家村小组村民,在该村故落巷山地造林时发现一座古墓葬(残),由于该墓葬年代久远,遭破坏甚为严重.在清理中,村民发现五件完整的青瓷器上交给博物馆.现整理如下:1、三足炉灯:通高7.9厘米,口沿至足部高7厘米,足高1.5厘米,口沿直径11厘米,炉底径7厘米,炉灯三足,唇口,平底呈炉状.沿口有一完整的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的箕状灯嘴.施黄釉,开冰裂纹,局部有少量剥落现象(图一).

  • 标签: 江西 石滩村 南朝 瓷器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去年11月初,都江堰市文物局接到群众报告,在玉堂镇牛村山上发现古墓。文物局立即前往调查,在牛村二组蜂洞崖上沟一处群山环抱、树木葱翠的崖坡下发现了一座宋代石室墓。文物局在成都市考古队的大力支持下,对该墓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清理发掘和转移保护工作。

  • 标签: 文物 古墓 发掘 石室墓 石刻 考古
  • 简介:山西运城北周刻补释张荣强《文物》1995年第12期曾刊登《山西运城发现北周刻题记》一文(以下简称《题记》),对运城中条山发现的两处北周摩崖刻作了简要报道,刊有第一块题记的录文,并附有图版。这个《题记》对研究周隋之际的盐业及盐政极有价值,笔者读后...

  • 标签: 山西运城 北周 《隋书》 盐池 大夫 《北史》
  • 简介:于右任,名伯循,1879年4月11日生于陕西三原县。青少年时期就学私塾,1903年中举人。早年追随孙中山,1906年加入同盟会,创办报纸,宣传革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交通部次长,1918年8月,在孙中山授意下从上海到三原就靖国军总司令职,反对北洋军阀。三年间主办了一些男女学校,培养地方自治人材。在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他拥护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32年就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 标签: 于右任 “鸳鸯七志斋” 藏石 中国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