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北宋淳化元年(990)铸淳化元宝,钱文真、行、草三体,为太宗亲笔御书普通小铜钱宽缘狭穿,存世较多。当时蜀中又铸铁钱,分大小二种,大铁钱为宗室赵安易主持发行。因工费及技术等问题,一年仅铸三千余贯,随即罢铸,所以这种铁钱发现不多。其铁母历来即有伪造,真品至今仅发现一枚。小铁钱往往氧化严重,大小厚薄不匀,因淳化年间铁钱贬值严重,估计铸量也少。

  • 标签: 铁钱 钱文 宗室 铜钱 北宋 发现
  • 简介:穿钱是我国古代方孔圆钱穿孔的一种变异形式,存世较多,历来颇受泉家重视,花穿不但形制新异,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更是我们研究古钱铸造工艺方法,以及当局对钱币铸造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一个窗口。

  • 标签: 钱币铸造 变异形式 方孔圆钱 艺术魅力 工艺方法 管理制度
  • 简介:笔者不久前在赵泰老先生处帮助整理安徽泗县平山出土罐藏数千枚半两钱时,拣出一枚花穿半两。其径24.0mm,穿6.7mm,重3.3g,正八角型花穿(其中面穿向内有坡度),角与角对称精确,花型美观,平背光洁齐整。“半两”二字含汉隶风格,方正严谨.“人”字短两,钱文与穿孔八角形图案风格统一,肉好平坦、圆整,外廓有一点流铜注角,通体生坑锈色斑斓,包浆完整。从整体风格推断,此钱应为文景时代所铸。

  • 标签: 整体风格 半两钱 八角 严谨
  • 简介:2003年春节,笔者从一老妇手中购得一枚宝苏局满穿“光绪通宝”。此钱黄铜质地,径23mm,穿5.5mm,厚1.2mmm,重.3.78g。面“光绪通宝”,背穿满文“宝苏”,上缘有孔,系因佩带,

  • 标签: 光绪通宝 宝苏局 小平钱 2003年 春节
  • 简介:笔者藏有一枚10多年前在吐鲁番购得的宝陕局咸丰当千网穿阔缘祖钱,现介绍如下,与同好共赏。这枚祖钱系采用精炼黄铜手工雕刻而成,属钱币模型。钱文遒劲,钱体厚大,精美超常。

  • 标签: 咸丰 吐鲁番 钱币 钱文 钱体
  • 简介:成都平原是介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邛崃山与东部龙泉山之间的一片冲积、洪积平原,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海拔在400—750米之间,平原周围分布有小片的丘陵,从地形上看它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境内河网密布,岷江、沱江自北向南贯穿成都平原,其宽敞的河谷地带为南来北往的古代民族迁徙、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通道;该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很早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 标签: 中国 成都平原 史前文明 文物考古 金沙遗址 三星堆遗址
  • 简介:为研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排序问题,以江浙地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典型的传统民居木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方法采用构件属性改变后对结构整体应变能的单位体积改变率作为构件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16.0)开发了基于生死单元法和改变弹性模量法的构件重要性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模量法更适用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分析。通过对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单榀框架和整体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地震荷载两种工况下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和排序,并提取出了抬梁式和穿斗式传统木构的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可以为确定传统木构建筑遗产在修缮施工、维护以及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构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重要性 抬梁式 穿斗式 改变弹性模量法
  • 简介:在中国古泉铸造史上,清代咸丰朝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霸主”地位。由于政治背景、经济通胀、军事战争、内忧外患等诸多因素的原因,咸丰朝除中央政府开设的户、工两个铸钱局外(宝泉局、宝源局),全国各地政府开设铸钱局之多、铸钱数量之巨、钱币版式版别之繁、钱币品种之杂,钱币当值比例之乱、钱径大小重量差异之大,可谓“旷古、空前、绝后”。

  • 标签: 咸丰 钱币版式 中央政府 政治背景 军事战争 内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