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参考了石原莞尔的传记、日本近现代史和满洲教育史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讨论石原设想对伪满建国大学(以下简称“建大”)教育的影响,和石原设想决定了建大的武道教育,以及石原的新大学构想和建大创立的过程、建大教育。

  • 标签: 石原莞尔 伪满建大 教育
  • 简介:根据《博物馆条例》的相关规定,提高我国行业博物馆的社会化程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行业博物馆的社会化,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从行业内部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支持,也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公平对待行业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行业组织的力量,引入考核评估机制,扩大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渠道。

  • 标签: 行业博物馆 社会化 制度建设
  • 简介: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博物馆自身功能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使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随之变得更具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责和职业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学历和学科背景、工作经历,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技能等。探讨当前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以及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业资格对提升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整体水平,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会环境变革 博物馆教育 人员职责 职业资格
  • 简介:为了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和完善社科普及基地建设与社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社科普及活动社会化、经常化和制度化,以更好地开展全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自治区社科联命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钱币博物馆等25家单位为第一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授牌仪式于5月14日在自治区博物馆举行,黄志刚馆长受邀前往接牌。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钱币博物馆 社会力量 平台建设 公共服务
  • 简介: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公众需求的不断变迁,使博物馆服务职能日益凸显。2007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博物馆评估中将博物馆公共服务纳入评审内容,与观众服务相关的评估标准也成为指导各级博物馆观众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帮助各个博物馆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公众服务体系。然而,随着博物馆服务工作的发展,评估标准也应随之作出合理调整。相比较而言,以博物馆观众研究为基础,建立在严格的数据分析之上的西方博物馆评估,在评估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上具有可借鉴性。现有的中国博物馆观众服务评估体系以指导性为主,其评估标准在目的性、可比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待调整。

  • 标签: 博物馆 观众服务 评估标准 浅析
  • 简介:本文将性别考古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到传统的史学研究上,通过对西周时期不同墓地中贵族夫妻墓的对比,总结出西周贵族墓葬所见性别差异的一般规律。分析表明,西周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虽总体上低于丈夫所在层级的男性贵族,但相差并不悬殊。即使与商代贵族妇女的状况相比,其相对地位也未出现显著的下降。有些西周贵族妇女可能具有比丈夫更高或与丈夫相当的社会地位。毕姬墓规格高于倗伯墓的原因有可能是西周时期异姓贵族娶姬姓女子为妻,出于尊周的目的,在埋葬时赋予姬姓女子较高的墓葬规格。

  • 标签: 西周墓葬 性别差异 贵族妇女 社会地位
  • 简介:多民族与多文化共存是世界发展大势。无论身在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博物馆都应该思考:如何满足公众寻求多元身份认同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国际博协区域博物馆委员会2015年以色列年会对“区域博物馆与多元文化社会中身份认同的塑造”这一主题的探讨,同时介绍以色列博物馆的概况及其先进的做法,以期对我国区域博物馆的发展有所借鉴。

  • 标签: 多元文化社会 身份认同 区域博物馆 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