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字来源,目前主要有王、同源和、圭同源两种说法。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字形体进行梳理,发现王、同源说并不可靠。而、圭同源说由于相关文字形体演变脉络清晰,加之相关考古资料佐证,则比较可信。

  • 标签: 同源
  • 简介:明代中晚期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推动了明代绘画中以园林为表现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加,成为明代绘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园林画并不是简单的“清风朗月”、“小桥流水”的园林山水景观的再现,而是文人画家市心态的流露。

  • 标签: 明代 园林画 隐逸思想 市隐心态
  • 简介: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时期。当此军阀混战、藩镇林立之时,地僻西南的四Jl!地区也先后有王建、王衍父子与孟知祥、孟昶父子割据称帝,统治达五十余年,是为前蜀(公元907—925年)与后蜀(公元934叫65年)。这是历史上继三国蜀汉政权灭亡后六百多年又出现的两个地方政权。前后蜀割据政权的建立,客观上阻止了战乱向四Jl!地区的波及,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 标签: 后蜀 称帝 割据政权 藩镇 孟昶 灭亡
  • 简介:山西省博物馆藏明万历朝鲜李滩泥金画《竹》(图一),系当今国画大师董寿平先生五十年代初期所捐赠。泥金,颜料名,以黄金屑为之。用金屑绘之画谓泥金画。此《竹》画为条幅,横58

  • 标签: 明万历 朝鲜人 国画大师 五十年代 金屑 董寿平
  • 简介:光绪廿四年(1898年)之前,吉林铸有无纪年银币大小数种,称吉林省造光绪元宝无干支银币。它有二大版别,其区别在于币面“吉”与“宝”二字之书法差异。一种版式为“吉尔宝”,另一种版式则是“土吉缶宝”。详细言之即币面“吉林省造”中之“吉”字有二种书法。一是“口”上书“”而另一为“口’’上书“土”。币面“光绪元宝”之“宝”字也有二种书法,一种从“尔”而另一种从“缶”。但其书法搭配却有规律,吉者配尔宝,土吉者配缶宝,二套银币各大小五枚皆按此律。。

  • 标签: 光绪元宝 银币 纪年 上书 版别 书法
  • 简介:河南密县后郭三号汉墓调查记安金槐Inautumnof1963,archaeologistsexcavatedtwofesco-walledtombsoflateEastHanperiodatHoushiguovillageinMixiancount...

  • 标签: 形制结构 中室 壁画内容 壁画墓 栌斗 砖砌墙
  • 简介:列支敦登家族作为收藏家和艺术赞助者的身份与他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紧密相关,这也是列支敦登公国几个世纪王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作为收藏家还是艺术赞助者,列支敦登王室与艺术的密切联系始于第一任元首卡尔一世公爵,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在研究列支敦土登王室与艺术的关系时,特伦托大主教、歹U支敦登一尼科尔斯堡的乔治(GeorgofLiechtenstein—Nikolsburg,约1360—1419)的卓越成就不容忽视。他既定制艺术品也进行直接购买,可以说,是他开启了列支敦登王室收藏活动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 标签: 列支敦士登 王室 收藏史 艺术品 收藏活动 赞助者
  • 简介:2018年5月23日,王春法馆长会见了到访的列支敦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博士。王春法馆长对雷诺馆长一行表示欢迎,并向客人简要介绍我馆情况,希望我馆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开展交流,也向各国优秀展览敞开大门。雷诺馆长表示,列支敦登国家博物馆致力于增进列支敦登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 标签: 国家博物馆 列支敦士登 馆长 雷诺 王春
  • 简介:历史背景在列支敦登王室收藏中,尼德兰绘画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与源于意大利的诸多重要绘画流派的作品有着同等价值。根据尼德兰的历史发展,藏品被分为两部分:尼德兰北部绘画、荷兰绘画以及尼德兰南部绘画,特别是尼德兰南部最初成为佛兰德斯画派的重镇,并最终孕育了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和安东尼‘凡·戴克(1599—1641)两位杰出的佛兰德斯艺术大师。两位艺术巨匠的作品及其前其后的佛兰德斯画派大师的重要作品,王室收藏中均有涉及。

  • 标签: 列支敦士登 兰德 收藏 王室 绘画流派 画作
  • 简介:2007年5月,河北正定县于家庄出土一合唐代墓志。从碑文看,为唐后期成德节度使王真墓志。该墓志两千余字,内容十分丰富,是迄今发现的这个王氏家族男系成员第一块碑刻,为研究其家族世系、仕宦经历,乃至整个成德镇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近些年来,继何进滔、何弘敬和王元逵墓志之后,关于唐代河北三镇的又一重要发现。

  • 标签: 河北正定 唐代 王士真 墓志
  • 简介:《重修育才馆碑记》是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由山西监察御使王远宜撰文立石,记述当年重修育才馆并抒发感慨和识见的一通难得的教育碑刻。碑高190厘米,宽80厘米,共20行,满行48字,寸楷,柳体,字迹俊秀,端正工整。现存山西省运城市大渠乡政府院内。立碑距今近400年,虽稍有残缺,但无伤大稚。碑文中所蕴含的有关兴学育人的一些卓见和教育思想,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迅速发现的今天,认真加以探究和分析,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碑记 碑刻 碑文 记述 明代 监察
  • 简介: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前期创作了大量不朽的社会性讽喻诗,充分展示了他“动言直笔书”而“不惧权豪怒”的直吏本色和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后期,诗人又吟咏了相当数量的山水、田园间或有感伤情调的闲适诗,“独善其身”是这一时期诗作的主要表述倾向。白居易从“志在兼济”的入仕抱负到官场失意后的“独善其身”,不是简单的表象变化,而是诗人在重创之下屈而难伸的思想转换,“江州之贬”就是这种思想转换的界碑。

  • 标签: 白居易 “中隐”生活 中国 唐朝 生平事迹 思想转变
  • 简介: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石化了的古代生存过的生物的遗体、遗迹,它们是研究生物演化和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人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发展和生物进化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 标签: 哺乳动物化石 环境发展 新生代 甘肃 生物演化 化学变化
  • 简介:敦煌初唐卷子本裴注《史记·管蔡世家》残卷之附篇前、后,有两大段包括两个相同的“太史公曰”在内的重复之文,又,附篇增衍“曹叔振铎世家”一题。敦煌本此卷这两处重大文字错误,乃因附篇拼补入卷所造成。敦煌本《管蔡世家》中误重之文和增衍的附篇之题,后为司马贞《索》所据本、北宋景祜本《史记》相继沿存下来,而又有所变易。初唐盛唐至北宋这三个重要阶段有代表性的《史记》传本文本之同异,既显示出《史记》夹注本之传承有绪,又反映该本在不同时期的重要特点。

  • 标签: 《史记·管蔡世家》 敦煌本 《索隐》本 景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