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编著的考古发掘报告《随州金鸡》,已于2011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310页,56万字,正文部分共分七章,附录一篇,附表四个,彩色图版20幅,黑白图版62幅。

  • 标签: 随州市 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简介 发掘报告
  • 简介:199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在淅川县仓房乡陈庄村行政村东沟村的和尚上抢救发掘了二座楚墓。原简报作者曹桂岑同志认为两墓为春秋中期后段的楚箴尹克黄夫妇墓。主要依据为M1中所出“克黄之鼎”鼎及收缴的铜

  • 标签: 楚墓 发掘 春秋 和尚 简报 夫妇
  • 简介: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省市县文博单位编著,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淅川和尚与徐家楚墓》(以下简称《报告》)专题考古发掘报告,为楚文化研究和我国青铜器研究提供了一大批重要的新资料,弥足珍贵。

  • 标签: 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化研究 楚墓 和尚 大象出版社 发掘报告
  • 简介:2001年3月25日,武威市城西九条煤矿办事处家属院内修建楼房挖掘基础柱坑时,在距地表3米多处发现一座魏晋砖室墓,市文体局及博物馆闻讯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此墓进行清理发掘,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发掘 砖室墓 简报 魏晋 武威 情况
  • 简介:<正>明王妃墓位于江陵县城(荆州城)西南10公里的八宝茶场周家湾村。一九八六年九月底,当地农民在山坡上耕地时发现墓室的券顶,立即报知荆州地区博物馆。随即,荆州地区博物馆和江陵县文物局组织文物考古人员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清理。现将清理情况作简要的叙述。

  • 标签: 清理简报 博物馆 文物考古 江陵 荆州 墓葬结构
  • 简介:2015年5月27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道周口——王学诗文书作展”开幕。

  • 标签: 周口 文书 王学 大道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简介:吴营遗址位于河南淅川县西南丹江水库区东岸。2008年7~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屈家文化晚期灰坑48座,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吴营遗址 屈家岭文化 遗迹 遗物
  • 简介:<正>楚文化以她独特的风姿,象天女散花似的在南国大地上遍生根枝,开花结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楚民族的优秀儿女。荆门地处湖北正中心,夹在汉水,沮水、漳水的中央,是当时楚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荆门响岗东周遗址与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灿烂的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本文试图就这处遗址与墓地作一初步分析。

  • 标签: 遗址 楚文化 荆门市 中晚期 楚国 楚墓
  • 简介:2001年9,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康店叶砖厂发掘汉基15座,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其中一件绿釉陶鼎,在郑州地区已发现的同类墓葬中极少发现.该墓群的发掘为研究郑州地区汉墓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巩义 叶岭 汉墓 发掘 发掘简报 巩义市
  • 简介:<正>响岗东周遗址与墓地位于汉水、沮水和漳水之间的荆门城西南约八公里的响岗上(见图一)。这条岗地从荆门山南麓开始,由坡地变为平地,一直向南延伸至纪山一带,长达百余里,是古代南阳、襄阳到荆州的必经之路。岗地北头至今尚保存有古烽火台、古道路等遗迹。岗地两侧分别为低凹的河谷地带,现为稻田。

  • 标签: 遗址 发掘简报 荆门市 腹径 河谷地带 内折
  • 简介:寨明长城左三窑的发现及其研究顾铁山迁西县坐落在河北省北部的燕山山地,境内有明代包砖长城171华里;有明代九边重镇的蓟镇府址;有保存完好的青山口水关;有喜峰口、铁门关等重要的长城关口。1991年5月,一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长城砖窑在这里的大寨村出...

  • 标签: 明长城 砖窑 火膛 摆放方法 迁西县 砖的烧制
  • 简介:2005年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阎杆墓群Ⅱ区的38号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甲”字形积石积炭墓,墓室四壁和墓底积石积炭,出土鼎、罐、瓮、壶、仓、灶、井、磨、坛等陶器以及铜弩机、铜五铢钱、铁剑共计50余件,年代为西汉晚期。如该墓墓室四壁和墓底积石积炭墓应是丹江流域汉墓的地方特点,为汉墓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浙川县 阎杆岭墓群 汉墓 积石积炭
  • 简介:本文通过对蒸馏罐和炉渣的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详细复原桐木清代炼锌遗址的炼锌技术。分析发现,桐木蒸馏罐各个部位设计合理,冶炼罐可以重复使用;该遗址主要使用含铅的硫化锌矿,焙烧不彻底,也使用可以直接冶炼的氧化锌矿;蒸馏罐在炼锌炉中摆放规范,冶炼和冷凝温度控制较好,技术效率较高。该研究对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炼锌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炼锌 蒸馏罐 硫化锌矿 焙烧 蒸馏
  • 简介:2006年,河南淅川徐家11号墓中出土一件小口铜鼎,肩部有49字铭文,文中使用了太岁纪年法,还提到该鼎的主人和作鼎之人为(化阝)氏家族。无论从小口铜鼎的铭文内容还是器形本身,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徐家岭11号墓 小口铜鼎 铭文 氏家族 楚系鼎
  • 简介:7月23日,人行三道支行组织矿区5家金融机构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工行办公楼前设立咨询台,进行集中宣传。各金融机构领导及宣传员身披绶带向过往群众宣传反假人民币常识、真假币识别方法、残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等,并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共散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

  • 标签: 反假货币 支行 金融机构 人民币兑换 假人民币 假币识别
  • 简介:选取广州增城庙出土四件先秦铜器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铜器除钲为锡青铜外,其他三件都是铅锡青铜。较之同期中原及楚地出土的铜器,增城庙铜器的技术特征显示出滞后性。推测是岭南地区本地的冶铸产品。

  • 标签: 增城庙岭 先秦 铜器 成分分析 金相分析
  • 简介:<正>三门峡上村虢国墓地的再次发掘,又一次轰动了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国内史学界、考古界许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上村虢国墓地是目前我国两周之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贵族墓地,无论是墓葬的数量及其形制,还是车马坑的数量及其形制、规模,都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比拟的。近几年来,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村虢国墓地的发掘工作,特别是参加了车马坑的清理工作。本文拟根据五十年代以来的发掘资

  • 标签: 车马坑 五十年代 发掘 三门峡 虢国 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