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易传》研究认为:八卦符号缘起于先民观察天象,以摹画鸟兽足迹之文为鉴,摹画太阳运行的轨迹,如观察太阳运行轨迹与地平线相交,太阳一半露出地面,一半在地下,一分为二,由此推衍出天、地的卦形,并从考古发现象牙梳上的刻画得以证实

  • 标签: 八卦符号 起源 讨论
  • 简介:本文从词源角度对“塔”的译名及其含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它的符合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它在敦煌石窟《法华经变》中所扮演的功能。

  • 标签: 符号 《法华经》
  • 简介: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年代较早、数量最多、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它的表现形式、刻画方法以及符号的组合形式对研究我国汉文字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蚌埠双墩遗址 刻画符号 文字起源
  • 简介:一、概述及说明青海乐都柳湾遗址位于湟水中游北岸.自1974年至1986年共发掘史前时期墓葬1732座.由于《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①(以下简称《柳湾》)出版时间早,而且仅收录了1974~1978年发掘的1500座墓葬.其中,有符号的陶器至少679件,出自226座墓②.1978年以后发掘的M1501-M1732也出有一批带符号的陶器,但资料尚未公布.

  • 标签: 乐都柳湾 墓地彩绘 彩绘符号
  • 简介:象思维的发展是文字萌发的内在动力,文字的起源始于文的出现,经衍象孳形的过程,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双墩刻画符号是七千多年前先民取象比类,刻画成文的珍贵记录。双墩刻画符号未必记录语言,尚处于文的阶段,而不是字的阶段,其中蕴藏着汉字和易道思想共同的基因——象。由文到字的衍象孳形过程中,指事与象形皆遵从书的共法——象,指事象大类,象形象小类,指事先于象形,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观物取象,即象思维下类的认知,我们称为原象认知。是一种道性认知,中华道性文化即萌蘖于此。

  • 标签: 双墩刻画符号 中国文字起源内在机制 衍象孳彤
  • 简介:1977年1月至1980年7月,四川青川县城郊发掘了72座战国墓葬,出土陶器400多种,铜器58件,漆器177件,木牍2件,及竹木器等。其中2件木牍及一些漆器上有文字及符号。据四川省博物馆等《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

  • 标签: 青川县 战国墓葬 漆器文字符号 历史文化
  • 简介:本文就青铜文化、边塞文化、石油文化谈谈对建设玉门文化内涵和核心的重要性。

  • 标签: 玉门 文化品牌 城市建设
  • 简介: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是全国同类旧址中保存较完好的露天遗址性革命纪念馆。多年以来,歌乐山烈士陵园在保护文物、利用文物、发展业务原则的指导下,树立精品意识,充分发挥“红岩”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革命文物的内在价值,在搞好基地建设和基本陈列的基础上,以开发出“红岩魂”品牌系列为中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重庆 歌乐山烈士陵园 品牌形象 文物保护 道德教育
  • 简介:在市场营销学的框架内,对博物馆产品和博物馆品牌的内涵及外延进行探讨分析,并从市场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创建博物馆品牌,对于丰富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推动当前的博物馆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产品 品牌 公共物品 文化产品 博物馆产品 博物馆品牌
  • 简介:终身学习不仅是国家提倡的教育理念,更是博物馆资源应用的重要价值体现,它应该覆盖全年龄层,而非仅限于青少年。然而,结合当下政府要求、市场需求及观众结构,博物馆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第三个教育阵地,承担起不可替代的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社会效益最扎实、最直接的体现。打造亲子品牌,需要对目标人群进行全面透彻的需求分析,通过丰富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优化亲子人群的活动内容和互动体验,可以提升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观众结构 人群特征 心理预期 展陈应用 服务提升
  • 简介:本文从首都博物馆的观众调查数据入手分析了博物馆亲子观众的特点和亲子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从建设博物馆亲子美育品牌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网络技术下的“社区”博物馆建设;博物馆教育如何帮助亲子观众实现探究的愿望、如何帮助亲子观众建设积极亲子关系;提出了展览实现“双展线”;分析了受欢迎的博物馆亲子文创产品特征,从而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亲子观众的“第三地”,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

  • 标签: 亲子观众 美育 首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