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浙江上虞是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在历年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东汉至宋代的青瓷窑址350余处,它们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山坡上,章镇区的联江、上浦这一带是窑址最密集的地方。1984年的文物普查中,我们在联江乡的黄山和窑山发现了两处古窑址。为搞清窑址情况、器物种类及其它有关问题,笔者多次对这两处窑址进行调查考察,同时采集了许多标本,并对器物大致作了分类,进行综合整理,情况如下:

  • 标签: 古窑址 上虞窑 蛇山 联江乡 越窑 考古调查
  • 简介:一、河洛文化的时空概念中华远古文化存在着许多地域性的文化圈,诸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等。春秋战国时期,学者们比较熟悉的有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等。早期的中原地区文化当是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之后是夏商周文化,可以笼统地称之为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圈的地域概念,除河南全省外,

  • 标签: 河洛文化 台湾省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民间民俗文化 文化教育
  • 简介:台湾中部南投县的埔里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向有“小洛阳”之美誉。该镇的鸟瞰图酷似一朵莲花,面积1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9万,是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型迷你小镇。由于没有现代工业污染,至今仍保留着田园诗般淳朴自然的农业社会风貌。以“4W”来概括的当地四种特产,即水(Water)、

  • 标签: 台湾省 埔里镇 自然景观 历史遗迹
  • 简介:一、概述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始于河洛。河洛文化是中国最古老之历史文化,远在三代之初,始祖沿黄河中下游即今中原河南~带生息繁衍,逐渐形成哲学、伦理、政治、医学、天文、水利、农桑、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古老之河洛文化。中国大陆气候北寒南温,北旱南润,河洛地区乃当时政治、经济、交通之中心,

  • 标签: 台湾文化 河洛文化 汴京 地方戏 《易经》
  • 简介:为促进海峡两岸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2月27日至3月8日,我有幸随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一行赴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其间,我们参观了位于日月潭旁的启示玄机院孔明庙,对台湾的孔明庙有了第一手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孔明 玄机 台湾 学术交流活动 交流与合作 2005年
  • 简介:前不久,我参加了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组织的北京地区部份博物馆馆长赴台湾进行的学术交流考察活动,在台湾历时10天,参观了十多个别具特色的博物馆,两岸博物馆界同行在学术上交流学习,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共同探讨,受益匪浅。台湾地区的博物馆在经营、管理、研究、保护和利用等诸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有些地方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对于我们加强博物馆的宏观管理、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无裨益。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博物馆 学术交流 公益性质 经营模式
  • 简介: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的根。台湾姓氏是中华姓氏不可分割的二部分,均起源于中国大陆,其中大多数起源于河南。在历史上有部分移居台湾,后发展壮大起来。中华姓氏与台湾姓氏,是“源”与“流”的关系;如果以树作比喻,前者是根,后者则是根上滋生蔓延的分支。

  • 标签: 台湾省 姓氏 调查分析 族谱
  • 简介:秦汉瓦当是秦汉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有专家学者从分类定型、制作工艺、划分时代及艺术、美术史等方面对瓦当进行研究,并已取得重要成果。在此,笔者将结合新发现的一枚“鹿蛙”纹瓦当,联系当地地名。从“君权神授”的角度推断秦文公所置“郧畴”就在汧河下游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

  • 标签: 瓦当 秦汉 历史文化研究 “君权神授” 鹿
  • 简介:康熙通宝制钱中背满汉文“台”字的铸币,是福建台湾局所铸。因存世尚有一种后铸的康熙背满汉台大样,泉界为了区别,将后铸的大样简称作“大台”,铸于康熙时的小样称为“小台”。康熙通宝小台存世略多,钱体轻薄,铸工粗劣不精,钱文夷漫模糊,铜质昏暗。一般呈泛红色。康熙朝是清

  • 标签: 康熙通宝制钱 台湾府铸局 古钱币 历史文化
  • 简介:在云南石寨山型铜鼓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斜事画(即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实性的斜事图案)纹样,其内容有乐舞图、剽牛图和各种船纹图等.这些图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头戴羽、冠、身披羽饰,可把他们统称为"羽".

  • 标签: “羽人” 云南 羽人舞 石寨山型铜鼓 古代 青铜器
  • 简介: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河南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的“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50名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与台湾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河洛文化 研讨会 台湾 郑州市 文化交流
  • 简介:台湾远古先民的故乡在华南金家广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是目前台湾省发现动物化石最丰富和唯一的古人类化石产地,迄今共发现古人类化石人头骨碎片7件和右上、右下臼齿各一颗,据此命名为"左镇",其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属晚期智人①。由于台湾境内尚未发现比"左镇"...

  • 标签: 古人类化石 哺乳动物化石 旧石器文化 第四纪 台湾 直立人
  • 简介:应台北“国父纪念馆”张瑞滨馆长的邀请,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一行5于3月27日至4月4日赴台举办“追寻伟人的足迹——青少年书画摄影展”。由104幅(80*120CM)展版组成,其中图表1幅,老照片20张,绘画33张,摄影23张,书法29幅,新闻图片56张。原展期为20天,后延至“五一”期间继续展出。

  • 标签: 武汉市 青少年 书画作品 摄影作品 展览活动 中国
  • 简介:史前时期人类迁徙台湾诸问题的探讨尤玉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问题的提出1968年3月,台湾大学地质系林朝先生在台湾东海岸调查海蚀地形时,于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图一)离海面高112米的乾元洞中发现了史前文化遗物。同年12月,由宋文薰、林...

  • 标签: 人类迁徙 史前时期 哺乳动物化石 晚更新世 晚第四纪地层 台湾海峡西部
  • 简介:台湾由于海峡相隔,社会经济的开发长期滞后于祖国大陆,以致早期货币史演进的历程也相应大大滞后,并有其独特的个性,尤其是早期社会原住民的居住区域内有否货币流通,始终不清。为此,本文拟对此作粗浅考证,请海峡两岸钱币学界给予指正。

  • 标签: 台湾原住民 社会经济 货币问题 早期 海峡两岸 祖国大陆
  • 简介:台湾省,自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的魔掌中收复后.又经历了南明郑氏政权“抗清复明”的23年抗争,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归顺清代朝廷,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日本侵略者强行占领,由清代朝廷治理长达213年之久。此期间,在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援下.经济开发进展很快,使台湾从一个蛮烟瘴雨、地旷人稀之地,变成商品经济繁荣,美丽富饶的宝岛。

  • 标签: 台湾省 清代 银币 铸造 荷兰殖民者 日本侵略者
  • 简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过多少内忧外患,变乱纷争,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每次变乱,都会引起人口的移动与迁徙。最著名者,如周平王东迁,东晋与南宋的南渡,唐的安史之乱、黄巢造反,明的李自成造反,以及清兵入关等。由西而东,由北而南,更由南方的福建、广东渡海来台。因此,中国虽然幅员广阔,语言驳杂,但血缘关系彼此却密不可分,文字统一、生活习俗大同小异,台湾自不例外。

  • 标签: 河洛文化 台湾省 保仪尊王 保仪大夫 清水祖师庙
  • 简介:2010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5周年纪念日。台湾光复,洗雪了中华民族在甲午战争中遭受的历史耻辱,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特撰拙文,以作纪念。

  • 标签: 台湾府 台湾光复 2010年 日本侵略者 甲午战争 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