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战区空军联合抗日史实展览”于2005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展出,位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珍贵文物展厅。本次展览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及实战数据为主,通过介绍历史背景,分析占地实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空军以弱胜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革命斗志和英勇场面。

  • 标签: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空军 展览 史实 战区 二战
  • 简介:泉友送我一枚美国1943年一分铁币。林肯版一分币的材值分4个时期。其中1909至1942年和1947至1961年为95%的铜、5%锡和锌;1944至1946年和1962至1981年为95%铜、5%锌。而1982至1991年间改为97.6%锌、2.4%铜。重量皆为3.11g。唯1943年用材为铁镀锌,且重仅2.7g。何故?次大战爆发之初,美国企图坐收渔利,暗地里同时向交战双方抛售军火。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才正式对日宣战。

  • 标签: 铁币 美国 1943年 二战 1961年 1942年
  • 简介:2003年2月19日深夜,影响了几代人的"博物馆"在几声沉闷的爆破中,与南昌市民"永别了".爆破之前,馆长彭适凡牵着妻子的手,来到工地,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建筑,毕竟,博物馆伴随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向双鬓斑白.浓浓的惜别之情涌上心头.回到家里,馆长拿出一张摄于1968年的老照片,从记忆中翻寻起那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片段.

  • 标签: 彭适凡 江西省博物馆 朱德 地方博物馆事业 文物仓库
  • 简介:听说卞祖怡先生在家里摔了一跤,从此就没有再醒过来,5月31日已离我们而去。消息入耳,我直呆了半晌。

  • 标签: 收藏家 钱币 书法 卞祖怡
  • 简介: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清政府在吐鲁番设领队大臣时,始筑广安城(即今吐鲁番老城)。同年在老城东边建成一座粮仓院(今吐鲁番市高昌区政府东侧),当时,当地人称之为老城粮仓。粮仓南北长140m,东西宽110m,呈四合院型分布,仓库墙厚1.2m,土夯木顶结构共8间,总面积为15400m^2,是吐鲁番最具代表性粮类储备遗存,距今已有230多年。

  • 标签: 吐鲁番市 粮仓 清政府 区政府 四合院
  • 简介:1890年前后南北疆各官钱局多自行印发纸币,属兑换券性质。它们大多印制粗劣,只流通于本道属辖内。只有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年,1908年)迪化官钱总局用成本银中的六成发行的大型龙票100万两,委托上海印制,图案精美,纸质亦好,通行全省,信用卓著,为民众所乐用,在流通中取代了其他官帖和私商钱票。

  • 标签: 清朝末年 纸币 老龙票 古钱币
  • 简介:2004年12月3日中午,接到新疆钱币学会秘书处电话,说董老去世了,心中一惊!那位和蔼可亲又可敬的老人、领我走入钱币研究领域的老师、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曾给我无私帮助和支持的董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心中无限悲痛,想起了和董老相识和相处中的一些往事。

  • 标签: 怀念董老 深切怀念
  • 简介:文献有关夏王帝宁(杼)曾以丘之地为其都的记载是可信的。从夏王朝的主要活动区域以及属于夏文化的里头文化分布范围来看,夏都丘的地望应限定在今河南省境内。今豫西北、豫西、豫南等地不可能是丘所在,丘理应在今豫东的开封地区境内。文献有夏都丘位于开封县陈留镇以北的记载,今开封东北的国都里一带和陈留镇东北的王陈寨一带值得重点关注。王陈寨虎丘岗遗址位置与文献记载较为接近,遗址本身地势较高,范围较大,文化堆积厚,年代早,其为丘故地的可能性较大。偃师里头遗址为夏代中晚期的都邑—斟寻,中间未曾中断或废弃。夏都斟寻与丘并非一都制前提下的前废后兴关系,者有一定的并存期,前者应为夏王朝中晚期的主都,而丘则为夏王朝一段时期内的辅都。便于统治和东方军事战争的需要是夏王朝设立丘辅都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夏都 老丘 开封县 辅都
  • 简介:咸丰帝“避求和”质疑苏生文中国近代史著作在提到第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皇帝对英法侵略者的和态度时传统的说法是:咸丰八年《天津条约》签订前,咸丰帝“丝毫没有诉诸武力的打算”,“表示不出任何抵抗外敌的决心”,“一心一意只想求和”①在《天津条约》签订至咸...

  • 标签: 咸丰帝 避战求和 《天津条约》 大沽炮台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侵略军
  • 简介:今年元旦刚过,位于南昌市福山地区的市公共交通公司基建工地上发现一座土坑墓,负责施工的市政养护管理处一队的工人同志向文物部门反映情况,我们及时赶赴现场清理,除有小部份器物已遭损毁外,大部价器物总算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 标签: 汉墓 养护管理 底径 圈足 随葬器物 大泉五十
  • 简介:水陆攻纹臆释刘弘,李克能1935年,在河南汲县山彪镇一号战国大墓中出土了两件青铜鉴。两器形制相同,大小接近,器表皆以金属镶嵌手法装饰有内容相同的水陆攻纹图案①。图案所刻划的场景生动,人物动作高度概括,极其简练,而又形象逼真。毫无疑问,图案所表现的...

  • 标签: 公元前 春秋时期 图案 《春秋左传》 中原地区 楚国
  • 简介:<正>一九八四年月,大冶县大箕铺乡邓垅大队群众,在挖砂取土时,发现一批陶器和一把较完整的青铜箭。经调查,这批遗物为一墓葬所出,但墓葬已遭破坏。该墓座落在大冶城关与大箕铺古城之间的龟墩山上,(西北距大城关及东南至大箕铺古城约为6公里),该山是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圆形小山丘,山的东西面是一个人造小平原,南面紧临武(汉)南(昌)公路。其西北两面是一片庄稼地。墓葬即在山的正中心。我们调查时,没有发现遗骨和棺椁,墓葬方向大约为320°,墓底距地表约4米。

  • 标签: 战国墓葬 古城 陶器 青铜 遗物 遗骨
  • 简介: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为配合城市建设,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邯郸市建设大街两侧的十八中学、农机公司西仓库、五七铁厂及安装公司等4个基建工地的4座战国墓葬及34座汉代墓葬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批较为重要的考古资料,特别是这批墓葬所处位置乃赵邯郸故城西城墙的外侧,对研究当时的居民生存状况及故城变迁有所裨益.

  • 标签: 邯郸市 战国墓葬 汉代墓葬 发掘报告 1999年 1998年
  • 简介:1989年10月。北京大地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这是一部有史以来最广泛,最丰富地汇集了有关中国书法及书法家资料的辞典。在149l页上,李灏辞条一拦写着:“李灏小传(1930—1978):号中善,四川华阳人。工书,师法谢无量。通经史,有哲学著作《浮沉篇》。善诗。惜埋名一世,穷愁而逝。好启迪后贤,蜀中书坛仍有遗响。”同页,配刊李先生《论书札》作品一幅。“《论书札》简介。现代李灏书。纸本,行书,语一则,凡六行,

  • 标签: 李灏 书法艺术 中国 生平 艺术风格 思想品德
  • 简介:走马楼孙吴户籍简原释文“男/女”绝大部分应改释作“大男/女”。“”涵括在“大”的年龄层之中,并非与“小”“大”平等的身份。吴简“小”“大”之分仍以15岁为界,“小”“大”“”年龄不存在交叉现象。女性“小”“大”身份的转变受婚姻的影响,但这对赋役征派的影响甚微。这些情况在汉代就已如此。吴简中的“小”“大”并非民间概念,而是承续了秦汉以来的制度性规定,因为其重要性降低,不迄陆也越来越突出,户籍简中“小”“大”身份因此普遍省记,或记作其他称谓。简牍学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核对图版,务必考信于簿,并分析简牍材料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等问题。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老身份 简牍学研究
  • 简介:  1998年4月12日,赤峰市松山区府镇西府村的村民在春播灌溉时,发现一处地方大量渗水,好奇心的驱使,一座千年的古墓被村民冒失地掘开了.闻讯赶来的镇文化站人员及时制止了村民,并上报松山区文物管理所.……

  • 标签: 墓清理 府西山 松山区老
  • 简介:上次介绍欧元7种面值的纸币图案,正反面均为欧盟统一规格的门窗和桥梁。但欧元的硬币就不同了。它除了有一个统一的正面铸图外,硬币的反面均由欧盟各国自行设计图案并铸造。这样,欧元硬币既体现了欧盟统一货币的性质和规格,同时又赋予了欧盟各国独特的钱币文化色彩。

  • 标签: 欧元 欧盟 硬币 图案设计
  • 简介:我国古城多为夯土城墙。春秋时在墙上增筑雉堞,并设悬门和发梁。战国晚期筑起城门楼。继而在城墙外壁设马面,以御逼近城墙之敌。汉代出现了包砖的城墙,但砖城推广得相当慢。明以后县级的城垣才多为砖砌。瓮城虽出现得很早,但它和马面的结合要到汉代才完成。至明代,则不仅有外瓮城,还有内瓮城,形成复合式瓮城,更强化了防御能力。攻城时,城门首当其冲。西周时发明了攻城门的冲车和逾城用的云梯。唐代则有车梯,宋代改进成对楼天桥。攻城时除了逾城墙之外,还可挖掘地道。火药应用于战争后,穴攻发展成坑道爆破战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均曾用过此法。攻门、逾墙、挖地道及坑道爆破等法,有条件时可配合使用。此外古代还有若干攻城器械,如桥车、巢车、饿鹘车、扬尘车、檑木飞梯、吕公车等,由于缺乏实物资料和详明的战例,其效能还不十分清楚。

  • 标签: 筑城 雉堞 马面 瓮城 攻城 冲车
  • 简介:一、唐代草堂外能“门泊东吴万里船”吗?不久前,读到一篇解说杜甫诗句的文章,其中有关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解释,引起笔者的兴趣,遂翻检史籍,撰此短文。

  • 标签: 浣花溪 四川 历史考证 李冰 乐山大佛崖 地质考古学
  • 简介:在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全过程中。有两位同乡好友曾经给他出过大力,他们就是相继担当王朝最初两任相国的萧何与曹参。这两位政治家,经历上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他们的气质,却又是那么不同。他们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和刘邦的事业紧紧凝结在一起。共同博击过秦末到汉初那段壮阔历史中的惊涛骇浪。当新王朝建立,刘邦为巩固帝位而剪除潜在的政治对手时,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躲过了通常很难躲过的皇权剑锋,成为汉初名臣中少数得以善终的幸运者。

  • 标签: 汉初 刘邦 皇权 西汉 政治家 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