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进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体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初期创作的面貌和特色。在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大胆追求和实践中,既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和进步,也留下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途程中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的足迹。更多还原

  • 标签: 陈衡哲 现代小说 足迹
  • 简介:是20世纪中国最早的女教授,也是新文学最早的女作家之一,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出现的有关论著对其生平经历的叙述却多有错漏。本文就关于几个流传甚广的史料错误加以辨正。

  • 标签: 陈衡哲 史料 教育背景 辩正
  • 简介:8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派的思想颇受注意,而学派的灵魂人物则是吴宓。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他曾经和人说过自己的人生必有三个28年。后来,果如其言。第一个28年是1894年至1921年(虚岁)。1911年他入清华学堂,1916年毕业,1917年赴美留学深造,先入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后转入哈佛大学,入比较文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第二个28年是1921年至1949年。回国以后他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与梅光迪等人创办《学》杂志,反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采撷中西文化的精华。1925年任清华大学国学院主任,上任伊始就聘

  • 标签: 《学衡》杂志 学衡派 梅光迪 中西文化 吴宓 白壁德
  • 简介:《学》这个冷落多年的旧期刊,近来被炒得又似乎热起来了。有些先生对它当年的办刊宗旨,即所谓“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者,十分欣赏,十分推崇。说这表明了《学》的基本立场既不同于文化的“复古派”,又不同于“激进派”,能发扬传统文化,且吸收新知识云云。

  • 标签: 《学衡》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复古主义 《晨报副刊》 复古派
  • 简介:洪心(1900—1993年),字梦湘,福建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人。1914年入福州英华学校学习,1924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1953年,洪心到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与著名学者叶圣陶、吕叔湘、吴伯箫、张志公、张中行等人共事,编写全日中学《汉语》教科书。人们认识洪心,多从语青学家方面开始。

  • 标签: 福建协和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生 诗词 英华学校 著名学者
  • 简介:胡佩及其山水画嫣然层次分明点画工,启人心事见毫锋。他年画苑三千辈,个个毋忘念此翁。对君期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有此好山川。这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赠给现代著名山水画家胡佩的一首七言律诗,对胡佩的山水画给予高度评价。胡佩(18...

  • 标签: 山水画 节奏感和韵律 桂林 美术教育 中国山水画 编辑工作
  • 简介:斗牛,是高原牧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个特殊形式,反映了西藏传统的牧业生产形态。这是一种以户或村为单位的封闭生产方式产生出来的符合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生产经验的民俗活动。在当今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中,这种民俗活动已经越来越少,早晚会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变化,逐渐淡出人类社会的视线。

  • 标签: 哲夏乡 夏乡斗牛 斗牛见闻
  • 简介:在建党8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中共一大代表生平图片史料展》。展品中一件微微泛黄的毛衣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驻足在毛衣前,我们仿佛看到了何叔和林伯渠两位战友握手道别的情景。这件样式极为普通的毛衣,凝结着两位革命老人深厚的战斗情谊,见证了他们艰苦的革命生涯。原来,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有四位革命老人,他们是何叔、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四老"经常聚在一起畅谈。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何叔留在苏区,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三老则随红军主力长征。何叔与林伯渠是同乡又是多年的战友,曾共同在苏联学习,回国后又同在根据地工

  • 标签: 何叔衡 毛衣 徐特立 苏区 革命博物馆 沙坝
  • 简介:《上社公书》不是刘道呈文的原件,而是刘道已经流落缅甸时期编辑诗文集时的文稿副本的传抄本,到沙元的文稿抄件已经是第四次抄本,早已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帅府文献的价值,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材料,不能作为评论杜文秀大理政权外交政策的证据或依据。在刘道诗文集文稿末所抄录的“大元帅批”文,也看不出是否是“大元帅批”文的原貌。刘道呈送《上杜公书》后,并没有移送帅府内阁审议,并对审议结果作出裁定。仅有杜文秀个人对他文章的评论,称之为“古文好手”,没有涉及他的献策内容,更谈不上是否采纳他的献议,刘道谋求出任大理政权派赴英缅专使的企图也落空。

  • 标签: 刘道衡 《上杜公书》 史实考证
  • 简介:刘道没有杜文秀大理政权授予的出使英国使节的正式委任状及大理政权正式授予的官员职衔,他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委派的“使臣”的合法身份。刘道所带交英国印度事务部的《上英皇表》不是从大理带出的,而是在缅甸形成的。其他说明献“大理所管之地”的图、“献土称臣”及要求出兵援助的信件,都是离开大理以后形成的,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直接授权处理的合法依据。这些离开大理以后在云南以外形成的《上英皇表》及信件本身,不能证明刘道具有大理政权“使臣”的合法身份。诸种史实表明,刘道不是杜文秀派出的“使臣”,他以杜文秀“义子”的身份充当杜文秀派往英国“使臣”的身份是假的,是他脱离柳映苍派出的以马似龙为首的使团后自封的。

  • 标签: 刘道衡 假充义子 伪造使臣身份 骗局
  • 简介:由万仕国、刘禾校注的两卷本《天义·报》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天义》和《报》是1907—1908年刘师培、何震旅居日本期间创办,以宣传女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为主要内容,为当时颇有社会影响的两份重要报刊,亦是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和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重要资料。1907年2月,刘师培与其妻何震东渡日本,参加东京同盟会本部《民报》撰稿等工作。6月,何震与陆恢权等发起成立"女子复权会",并于当月10日,

  • 标签: 衡报 天义 清史研究 女子复权会 刘师培 《民报》
  • 简介:民(1893—1978),浙江海宁人。笔名有“孑民”“疾民”“无邪子”等。早年他在上海先施公司当店员时,就积极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他的这一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值得记载纪念的历史史料。在这场以民族救亡图存,以民主、科学和社会主义为旗帜的伟大新文化运动中,他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不但全身心参加了各种爱国活动,也组织过一些爱国团体。并积极参与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和思潮的探讨和学习。从而,使他由一个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的青年,转变为一个激进的民主斗士。一、纸上“俭德会”的发起1913年春初,自幼失怙的费民只身飘流到上海,他一面学徒,一面读夜

  • 标签: 五四运动前后 五四新文化运动 图书馆 新国民 《新青年》 自由谈
  • 简介:<正>1697年夏,康熙皇帝由宁夏返京,途经内蒙古。在宁夏驻军期间,他一直在着手准备清军对其世仇准噶尔的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发动进攻。当时后者在阿尔泰山东部边地活动。就在他乘船顺黄河东下时,收到一份报告:噶尔丹汗已病死在一个叫作阿查阿术塔台的地方。康熙如释重负。在会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吉和他的弟弟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后,皇帝致函北京的皇太子胤祯:“转告皇太后,朕欲将四公主嫁予喀尔喀土谢图汗之孙敦

  • 标签: 哲布尊丹巴 噶尔丹 喀尔喀蒙古 传记 阿尔泰山 康熙皇帝
  • 简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广东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项政策。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省委第二书记杨尚昆和省委书记吴南生等人,对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闻名广东全省乃至国内外的“李一”大字报和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平反做了大量的工作。

  • 标签: “文化大革命”期间 反革命集团 拨乱反正 “李一哲”案件 中国 政治运动
  • 简介:一直以来,艺术着力于社会现实、时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而如何突破并且让艺术品作为一种精神为大众所理解与接受却是一道难题。而在侨福芳草地大厦,从大厦内的中央天井向下看,4个武士雕塑正威严地立在四方,

  • 标签: 艺术家 能量传递 社会现实 时代文化 艺术品 雕塑
  • 简介:《陆士文集》的宋刻本已经不存,今所见者有明代陆元大翻宋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影宋钞本。影宋钞本原为鲍廷博珍藏,曾经赵怀玉、卢文招等校勘。嘉庆年间阮元寻访《四库全书》未收之书进呈,即所谓《宛委别藏》。现以其中的《陆士文集》与影宋钞本以及赵、卢诸家校语对勘,可发现其相似程度极高,故该集应即据影宋钞本再度影钞。明乎此,对於陆机文集的整理自属必需,也有助於增加对於《宛委别藏》的了解。

  • 标签: 陆机 《陆士衡文集》 《宛委别藏》
  • 简介:汉代度量制是后世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度量体系的基础,在古代经济学、古建筑、科技发展史和中医药古经方等领域的研究中,汉代计量单位量值大小的正确认定至关重要。本文用'以汉代文献记载为准则进行推导运算,以实测出土的汉代有关实物作为考校'的方法,论证并确认了汉代各类计量的单位量值换算成现代法定计量单位的约值,确认了汉代的金衡和药衡的量值,论证了汉代粮谷计量中常用的容量和重量间折算。本文还对汉代'新莽嘉量'的铭文作了解读,对'黄钟乐律'作了通俗解释,对当前业界在汉代度量方面流传的一些误解作了辨析。

  • 标签: 度量衡 汉代 单位量值认定 黄钟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