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1911年10月10日,湖北爆发了震动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古老的封建帝国终于崩溃了。革命的声势影响到全国各地,各地亦先后宣告光复共和,“而首先响应者,厥唯宜昌”(《辛亥武昌首义史编》1971年台湾出版)。作为武汉上游重镇宜昌,于10月18日正式宣布举义,成立了民军司令部,推行了“共和”民主政治。辛亥革命前的宜昌1877年4月1日,在宜昌正式成立了由外国人任税务司的中国宜昌海关,自此资本主义就在这块封建土地上开始萌芽了。从建关之日起,英国领事京华陀就到宜昌,会同地方官员勘测并商讨建立宜昌英租界事宜,并初步勘定了租界的地址和范围。在以后的几年里,虽然因双方在地租议价上的悬殊差别而未

  • 标签: 宜昌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司令部 海关税务司 筑路工人
  • 简介:90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其历史功绩,可歌可泣,永垂千古。富有革命传统的梧州人民,在两广率先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脱离清廷,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梧州独立,是辛亥革命组成部分,是梧州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 标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梧州 历史功绩 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
  • 简介:<正>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时期,由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一大批有别于封建士人、具有相当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群体脱颖而出,这个先进群体为推翻封建专制、为中国近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主人翁居正先

  • 标签: 居正 焦达峰 中国近代化 邓玉麟 陈其美 黎元洪
  • 简介:清末,由于以慈禧为首的清朝腐朽顽固的统治阶级对外卖国投降,丧权失地,对内残酷镇压,敲骨吸髓,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清朝政府犹如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上,随时都有被吞没覆灭的可能。

  • 标签: 辛亥革命 清朝政府 覆灭 清末 慈禧 喷发
  • 简介: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思想武器,用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辛亥革命后成立的民国政府,对封建时代的腐败吏治进行改革,效仿资本主义国家的吏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 标签: 辛亥革命 吏治 武装起义 清王朝 斗争 中国历史
  • 简介:蓝天蔚,少倜傥,从父客汉阳,与湘名将陶树恩、周芳明等游习,问军旅之事,慕洪秀全之为人,自号秀豪。清末,见亲贵颟顸,政治腐败,列强环伺,虎视眈眈,瓜分之声,时腾报上,痛国亡之无日,以为非讲武不足以救亡。

  • 标签: 辛亥革命 政治腐败 洪秀全
  • 简介:19世纪末叶,地处鄂赣皖三省接合部的黄梅县,反对清王朝统治和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风起云涌,到20世纪初叶,孙中山举起辛亥革命大旗时,黄梅便有大批爱国志士云集其麾下,其中胡雨村、梅宝玑、宛思演、王镜海四名斗士更是赴汤蹈火,冲锋陷阵,他们的英雄业绩可歌可泣,永垂青史。胡雨村:赴汉寻求光明路力办《大江》闹革命胡雨村生于1891年,今蔡山镇胡家墩人。当时胡家是当地大户人家,富甲一方。胡雨村年少时便思想激进,向往西方民主自由,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1910年,年仅19岁的胡雨村,以赴汉旅游的名义来到革命党人集结的武昌,寻求光明。不久,通过同乡梅宝巩、吴硫贞等人结识了薪春进步文化人士詹大悲。此

  • 标签: 辛亥革命 清政府 黎元洪 武昌首义 武昌起义 革命党人
  • 简介:报纸是舆论斗争的重要工具.说起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所办的报纸,不能不提起的名字.创刊于1911年10月14日,是在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仅4天后面世的.这既是起义后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辛亥革命后国内的第一家革命报纸.

  • 标签: 大汉报 报革命
  • 简介:<正>《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更驯顺地匐伏在侵略者的脚下,甘心充当“奴隶总管”的角色,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内外反动势力的进一步勾结,使中国各族人民陷入了更加深重的苦难之中。海外华侨也因为祖国的积弱不振而蒙受更为难堪的屈辱和迫害,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如焚,并深知:要爱国,就要救国;要救国,就要革命。为了挽救危难中的祖国,他们和祖国广大人民一道支援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革命中,华侨中的不少人,参加革

  • 标签: 华侨 新加坡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武装起义 奴隶
  • 简介: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当我们用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去观察100前的辛亥革命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而且也要看到它是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因此,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和阐发辛亥革命在中国的伟大历史意义,同时也应该深人研究和阐发辛亥革命的重大世界意义。

  • 标签: 辛亥革命 历史意义 世界眼光 国际视野 近代历史 历史事件
  • 简介:<正>辛亥革命对于我国民族戏曲的改革与现代戏剧的兴起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反映到戏剧战线上就形成了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时代精神.这一时期的戏剧实践,为后来的戏剧运动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 标签: 孙中山 辛亥革命时期 袁世凯 吴禄贞 南开新剧团 武昌起义
  • 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国人要自强救国。朝廷开明的官员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忧国忧民的举子们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到后来,报界、知识界、有实力的在野士绅,甚至一些王公亲贵结成共识,西太后也决定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了。

  • 标签: 辛亥革命 山西 “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后 洋务运动 变法维新
  • 简介:陈■,字二庵,号养钿,湖北安陆人。父早死。兄弟二人。哥哥名宽铸,字冶堂。母徐氏,送两子读书,求功名,走仕宦道路。陈宦读书颇聪敏,幼年时即有才子之名。1903年夏,陈宦回乡省母,路过河南,被该省学政挽留校阅试卷,作短暂逗留。恰在这时,蒙古人锡良调任四川总督,与老友林学政见了面,谈及自己的幕府缺乏人才,请林推荐。林就推荐陈,说此人才堪大用。锡良非常高兴。陈宦回到家中,忽然接到锡良给他汇来的八百两银子,叫他即日入川。他留七百两给母亲和哥哥,自己拿了一百两搭臭干鱼船到四川。他到成都落栈后,当天即到总督衙门挂号。次晚,锡良即来栈房看他,只接谈一次,即派他当四1!0武备学堂会办。锡良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 标签: 袁世凯 辛亥革命前后 黎元洪 孙中山 锡良 参谋总长
  • 简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毛泽东18岁,正就读于湘乡驻省中学。10月下旬,湖南起而响应武昌首义,积极拥护革命的毛泽东随之参加湖南新军。他后来曾回忆:“我本人也曾经参加了这次民主革命,当了一名战士,吃七块二。”后来,“南京政府解散了。我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退出军队,决定回到我的书本子上去。我一共当了半年兵。”此后,毛泽东对早年亲历的这场革命作过多次评价,甚至还准备写一部自辛亥革命到蒋介石登台的大事记,其中就要写到孙中山当临时总统、蔡锷反袁世凯的事迹。

  • 标签: 辛亥革命 毛泽东 评价 武昌首义 民主革命 南京政府
  • 简介:<正>辛亥革命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出现了“多党政治”的局面。“多党政治”反映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集团政治斗争的激烈,说明革命与反革命、新旧势力的重新组合与角逐。围绕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革命党人做了不懈的努力搏斗。“多党政治”对于袁世凯窃国确实起了积极的抵制作用。但是,“多党政治”的消极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当时的革命家所始料不及的。马克思说过:“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

  • 标签: 政党内阁 辛亥革命 袁世凯 国民党 民国初年 多党政治
  • 简介:1500件辛亥革命首义和民国初期文物,由江苏无锡人沈良富、沈汉生父子两代人秘藏了七八十年。近年破壁公开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标签: 革命文物 民国初期 辛亥革命
  • 简介:<正>蕪湖是长江下游一个較大的商埠,也是皖南的經济中心。清代末年,在此設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統轄皖南各府,所以它又是皖南的政治中心。它位处长江、清弋江、水阳江諸水的会集点,水陆襟带,舟車辐辏,自古以来就是安徽的重镇。19世紀末,芜湖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米市之一,米业盛况空前一时。1876年“烟台条約”規定辟为商埠,第二年就在这里設立了海关,蕪湖附近的江面上出现了各大公司的“躉船”。許多进口的商品,均山这里轉发各地。1902、1903年,市内增辟租界馬路。1904年,“紳商”們为适应商务需要,纠集商股,筹建芜广(蕪湖到广州)鉄路,并着手动工筑好了陶沟至湾沚一段的路基和桥梁。用机

  • 标签: 辛亥革命 皖南地区 安徽 反革命 同盟会 安庆
  • 简介:革命党人联络的暗语1907年1月,湖北反清革命团体日知会因积极策应去年冬爆发的萍浏醴起义而遭清廷封禁,刘敬安、张难先、朱子龙、梁钟汉、胡瑛、李亚东、季雨霖、吴贡三、殷子衡等9位负责人先后被捕.党人为继续活动,决定以洪门暗语进行联络.

  • 标签: 珍闻拾遗 辛亥革命珍闻
  • 简介:<正>外祖父吴醒汉,亦名基培,字厚斋。湖北黄陂②人。据有关史书记载:外祖父早年投湖北新军第八镇三十标一营为正兵。先后考入陆军特别小学堂和将校讲习所参谋班学习并毕业,充本营排长。1906年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参与组

  • 标签: 吴醒汉 湖北新军 湖北军政府 充本 一营 振武学社
  • 简介:辛亥革命前后清朝入关后共有10个皇帝,顺、康、雍、乾、嘉是它的上升时期,从道光开始走下坡路,经咸、同、光、宣四代更逐步由封建社会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至完全结束了它的腐败统治。其间腐败过程,即中国人民奋起图存的过程,包括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腐朽的清朝每一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即加重一次中国人民的苦难。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者利用清政府这条走狗,对中国人民的压榨掠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辛亥革命始于湖北,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的湖北,有深人了解的必要。关于辛亥革命,解放前也有不少记载,但真正作为研究课题,则是解放以后的事。在党的领导之下,这方面史料的辑录、理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孙中山 黎元洪 共产党 留学生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