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9 个结果
  • 简介:古元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我国著名版画家。1919年农历7月10日,古元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那洲乡(现属珠海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8年,他奔赴延安,次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第三期学习并开始木刻创作。1941年古元、力群、焦心河、刘岘的木刻在延安展出,诗人艾青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第一日》的文章,对古元的木刻给予很高的评价。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的贡献和业绩,他推选为第一、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

  • 标签: 毛泽东 木刻家 艺术作品 延安鲁艺 徐悲鸿 中国美术
  • 简介:从书箱里取出书才发现那里已经积上了灰尘。一本本拿下来擦拭的时候,目光停滞在了以前留下的笔迹上,那是关于“海辱与损害的”。我慢慢地摊开写过的书页,看到的却是译者臧仲伦“惨痛热烈的心声”那一段文字。合上书页的时候又想起在深夜里读完它的那一刻。达本书里动辄长达两三页的独白或者心理描写让我很是沉迷。

  • 标签: 损害 侮辱 心理描写 笔迹 上书
  • 简介:从1983年7月开始,我离开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岗位,转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84年,著名电影艺术家杨在葆来采访我,要我专门谈谈如何当市长。原来杨在葆正在广州拍摄电影《代理市长》,由他执导兼主演,因而希望深入了解广州市政府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做法。

  • 标签: 电影艺术家 代理市长 胡耀邦 人大常委会主任 常务副市长 广州市
  • 简介:多动症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但随着这一名词的普及,误解也相伴而生。随意为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很危险,但患病儿童回避治疗也同样危险。

  • 标签: 多动症 误解 危险 孩子
  • 简介:我素来景仰文化前辈傅雷,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下了大量论述精到的文论和笔贯清香的散文,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向中国读者捧出诸多世界一流名著的一流译品,更在于他“文革”初期不阿权贵、以死抗争的铮铮铁骨。

  • 标签: 傅雷 运动 中国读者 “文革”
  • 简介: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片片的灰色。乡河的雨.使这种灰有了草腥抑或是土腥的味觉。雨一阵阵地过.灰色的屋瓦也就被一片片地鳞次打湿,那些瓦起伏错落,一波波地构成了柔和妙曼的壮观。

  • 标签: 高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被雨淋湿的培田》
  • 简介:1945年2月,蒋介石突然下手令,免去中统局副局长徐恩曾“本兼各职,永不录用”。中统局上下一片恐慌,谁都没有想到,徐恩曾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 标签: 蒋介石
  • 简介:<正>据说,被称为“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对曹操的文治武功推崇备至,并又酷爱曹诗,曾仿效曹操故布疑冢,留下遗嘱要在其故里建造真假两座坟墓,以迷惑世人。所不同的是两千年前的曹操真墓,至今难以寻觅;而冯国璋的真墓,仅仅过了几十年,在1966年后的“文革”期间,就被“红卫兵小将”们找到了。冯国璋(1857——1919年),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称“冯河间”或“冯诗经”。他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曾协助袁世凯

  • 标签: 冯国璋 “红卫兵” 代理 袁世凯 北洋军 徐世昌
  • 简介:"蔡孜德裕(khretsesdebzhi四寨子)"是热贡藏区的一个边缘群体,当地藏人称之为"铎日铎(dordo)"或"霍日(hor)"。"蔡孜德裕"除讲藏语外,对内还讲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中三个村庄讲的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桑格雄(吾屯)讲的是一种汉藏混合的语言,操双语者。民族识别时把来源不一、语言相异的"蔡孜德裕(四个寨子)"统一认定为"土族"。问题也随着而来,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赋予的身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身份诉求与历史、文化重构现象。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系统、全面梳理"蔡孜德裕"的民族识别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访谈,对其身份的选择与认同过程作一纵向描述与分析,为汉藏边界族群认同研究提供一个田野个案。

  • 标签: 身份 认同 四寨子 蔡孜德裕
  • 简介:《世纪》杂志自2005年改扩版以来,在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办刊宗旨的同时,不断发掘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力求努力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字、丰富的图片,跟上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满足广大新老读者的期盼与需求。

  • 标签: 载量 佳作 世纪 上升
  • 简介:由于无法忍受的饥饿。城市里死亡的人数日益增多。为争夺食物,在每幢房屋里都有暴力发生,即使是那些最亲密的家庭也争斗纷起,拳脚相加,抢夺最后一丁点食物。人们对临死的人已不再怜悯。那些狂热地与罗马作对的人在死尸身上搜索着,希望能找到些什么。饥饿驱使人们变得象一群疯狗,他们挥舞着短剑在街头横冲直撞,一次次地闯进任何一幢住宅里行凶抢劫——虽然结果经常是一无所获。饥饿还驱迫人们啃噬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 标签: 耶路撒冷 饥饿 食物 暴力 抢夺 抢劫
  • 简介:民国时期匪患泛滥,绑架人质为票便为土匪行径之一端,而绑架外国人为“洋票”则尤为引人瞩目。这些洋票中不乏在华传教士,其中被绑后惨遭杀戮者甚多,而一些得以匪窟余生者旋即写下了回忆录。这些回忆录无疑有助于民国社会史和民国传教史等诸多史学领域的研究。这里选译同类回忆录之一篇,以便参考。译文已收入徐有威、贝思飞主编之《与中国土匪同行—洋人眼中的民国社会》一书中。本文原载《“WeAreEscaped”》(F·Strauss主编,英国伦敦“中国内地会”1931年初版)第1~33页。原标题为《InPerilsofRobbers》。

  • 标签: 土匪 匪首 内地会 传教士 上帝保佑 司令部
  • 简介:叶挺是北伐名将.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军长,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被俘。他坚贞不屈.拒绝归顺国民党阵营,关在江西上饶集中营和重庆磁器口集中营,1943年春释,住在广西桂林。那时。叶挺将军名义上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的高参(高级参谋,桂林行营主任为李济深).实际上是软禁的犯人,受到国民党特工们的监视.处于半自由状态,首要的限制是不准离开桂林.令叶挺稍感宽慰的是在桂林他终于可以与妻儿们团聚。国民党当局还向外界封锁了这一消息.故而知情人甚少。

  • 标签: 桂林 叶挺 将军 上饶集中营 抗日战争时期 军事委员会
  • 简介: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许多名人是从国外军校留学归来的,如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irginiaMilitaryInstitute,也译作弗吉尼亚军校)的孙立人,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廖耀湘,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蒋百里、何应钦、阎锡山等,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人入读美国最有名的西点军校呢?他们的情况又如何呢?

  • 标签: 中国历史 留学生 西点军校 弗吉尼亚 近现代史 军事学院
  • 简介:"因为终极目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这是鲁迅在《非革

  • 标签: 叶灵凤 左联 潘汉年 创造社 盟员 出版
  • 简介:在近代,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其出版时间之长、发行量之大、影响力之广泛,是同时期其他报纸难以企及的。1934年6月30日,该报刊登了一则当时国民政府监察院弹劾时任铁道部部长顾孟余的弹劾文:“(南京)监委刘侯武提劾铁道部长顾孟余,

  • 标签: 1934年 弹劾 风波 《申报》 出版时间 国民政府
  • 简介:宋元丰五年(1082)壬戌,苏辙《次韵陈师仲主簿见寄》言:“朽株难刻画,枯叶任凋零。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颇似申屠子,都忘足刑。”孔凡礼《苏辙年谱》谓:“末云‘颇似申屠子,都忘足刑。’

  • 标签: 苏辙 年谱 次韵
  • 简介:定义与定义理论是藏传因明的重要逻辑内容,历代藏族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经过历代藏族学者的不断努力和发展,这一逻辑理论到现在已经达到了全面、系统、臻熟的地步。藏传因明对“定义”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同时对“定义”理论的各细节性和终极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和总结。因此,本文以现代文论的形式,对其“定义与定义”“非定义与非定义”理论作了较深刻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归纳。

  • 标签: 藏传因明 定义 被定义 非定义 非被定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