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香现存文物情况分析、价值体现以及主要问题研究,确定保护规划的主要思路,并探讨建筑遗址类文化遗迹的保护利用展示的方法。

  • 标签: 价值分析 主要问题 规划对策
  • 简介:石头有灵,石洞,该是灵魂的居所。石洞位于云南省风庆县城东南30公里的洛党镇南部箐头村大石头山上,建于1794年前后,此后几次翻修,但巨石耸立的姊妹阁,从始建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

  • 标签: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旅游景点 石洞寺
  • 简介:本文结合考古发掘文化与历史文献资料对平凉境内分布的洼文化的主要特征、族属及洼文化与周文化的关系,作了梳理论述,以期抛砖引玉,推动学术界对洼文化的相关研究。

  • 标签: 寺洼文化 甘肃平凉:周文化
  • 简介:罗伯昭:慧眼识得女真钱1937年10月底,我举家逃难,离开苏州,途中遭遇日寇进攻南京的先遣部队,亲人惨遭屠杀,殒命六七人之多。次年4月中旬回到苏州,其时苏城空空荡荡。1936年时,我还经常拜访住在大太平巷的大收藏家刘公鲁先生(清代苏淞太兵备道刘瑞芬之孙)并向他买得多件古董。逃难回来,刘公鲁未到不惑之年,因为孩子多且幼小,沒有出逃,竟已不在人世,不觉感叹战乱之中人生无常。

  • 标签: 名人轶事 1937年 收藏家 苏州 女真 日寇
  • 简介:色科地处青海省大通县,历史上是青海和西藏咽喉的佛教兴盛之地和重镇及藏蒙汉三大文化交汇之地。其主活佛敏珠尔系清代青海驻京七大呼图克图之一,且为右翼头班,其地位仅次于章嘉呼图克图。文章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对该活佛系统的由来和一至九世的生平作了较为全面的考释。

  • 标签: 色科寺 敏珠尔呼图克图 转世系统 考释
  • 简介:藏医学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蒙昧阶段、奠基阶段、争鸣阶段、繁荣阶段和新生阶段等几个演进过程。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藏医学尚处于没有理论指导的朴素蒙昧时期。藏族先民信奉苯教,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多是通过借助巫师占卜实现对疾病的控制的,他们相信魔怪、妖精、瘟疫、厉鬼等会给人带来疾患。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人学会利用热酥油止血,

  • 标签: 拉卜楞寺 医学院 述略 奠基阶段 演进过程 吐蕃王朝
  • 简介:石家庄毗卢释迦殿壁画由于残毁漫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内现存墨书题记和碑文的实地调查,考证释迦殿现存壁画内容、风格、年代、画匠及其壁画价值。

  • 标签: 石家庄 毗卢寺 释迦殿 壁画 内容 年代
  • 简介:本文在对佑顺大雄宝殿详细勘察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该殿现存残损状况和原因,阐述了保护原则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 标签: 建筑 现状 原则 保护
  • 简介:圆瑛法师(1878-1953年),福建古田县平湖端上村人。俗姓吴,名亨春。18岁于福州鼓山涌泉出家。法筢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名一吼堂主人、三求堂主人、源行者、离垢子。

  • 标签: 法师 开元寺 品读 泉州 古田县
  • 简介:香日德坐落在柴达木盆地东南缘,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的上柴开村。背倚巍巍昆仑雪山,面临滔滔柴达木河,佛天福地,环境幽美。青海在册的藏传佛教寺院660座中,香日德寺规模较小,但它蕴含的人文、宗教意义十分独特,影响深远,堪入青史。香日德与历代达赖班禅的渊源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游牧于新疆的准噶尔蒙古贵族策旺阿拉布坦率部攻占西藏,造成藏地的极大混乱。

  • 标签: 班禅 青海省海西州 柴达木盆地 因缘 春秋 藏传佛教寺院
  • 简介:本文以明代北直隶真定府定州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清真礼拜记》为主要史料,分析了此次修参与者的军卫背景,分别来自定州卫和北直隶其他卫所。笔者认为这正是定州清真的特点,即具有强烈的军卫色彩。

  • 标签: 军卫 回回人 定州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