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基督教青年会已在中国天津、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重要城市相继建立。此时的武汉三镇由于近代文明的影响,新型工业、新式教育、商业贸易呈现出初步的繁荣。一批知识分子、工商界上层、教会领袖等开始热衷于推动新的社会风尚。基督教青年会在武汉的活动由此应运而生。早在1906年,教会所办的文华书院、博文书院、仁济医学院等出现了基督教青年会的校会活动。与此同时,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把在远东扩展青年会运动的目标放在了汉口等城市。北美协会当时筹款200万美元,并决定四分之一用于在中国的八个大城市修建有现代设备的青年会会所,汉口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 标签: 基督教青年会 武汉 大城市 20世纪 近代文明 新型工业
  • 简介: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清末广东嘉应州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诗人。他著名诗句:“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和“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均出自《杂感》。这首诗作于他21岁时,“我手写我口”成为中国“诗界革命”的宣言,比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口号早了30多年。黄遵宪在青年时期思想已达到如此的高度,他青年时期的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青年时期 黄遵宪 “诗界革命” 中国近代史 《杂感》 嘉应州
  • 简介:十分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和近代史所台湾史研究室邀请我参会并提供发言机会。近年台湾史研究成果颇丰,研究中心的最新专著《台湾史稿》和年刊《台湾历史研究》,已成为国史和"一国两制"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今天我从国史、"一国两制"史的角度联系台湾史谈几点感受,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欢迎指教。

  • 标签: 国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国两制 台湾史 研究成果 历史研究
  • 简介: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激流勇进,奋起抗击,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其中,号称“民国第三大党”的中国青年党也投身抗日激流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中国青年党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卫国战争 中华民族 积贫积弱
  • 简介:北宋元丰改制前,由于三省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机构,所以自唐以来行使封驳权的门下省给事中已经没有封驳的职权。宋太宗淳化时期为了加强对政令决策的审覆,设立知给事中事,赋予封驳“未便”制敕的权力。之后,太宗又将知给事中事的封驳权划隶掌管国家政令传达的机构——通进银司,强化了封驳权行使的力度,使通进银司成为独立于二府的国家正式机构,在中枢政务决策与政令颁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至神宗元丰改制,作为整体的通进银司方被罢废。

  • 标签: 北宋 通进银台司 中枢决策 封驳权
  • 简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将改变青年人格形象,塑造“新青年”作为救国和建设新社会的当务之急.他认为“新青年”应是一个平等的、理性自主的、意志自由的、有德性的、富有情感的主体,其人格应在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中完善,在价值取向上应将实利和重道结合起来,在人生态度上应取进取精神.“新青年”人格理想虽也是真善美和知情意的统一,但已将对人格的独立和自由的追求放在主导地位,开始超越传统人格说中理想人格就是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向着人格之真和自由之境迈进.因此,“新青年”人格观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人格观的特征,标志着中国现代人格观的诞生.

  • 标签: 陈独秀 新青年 人格精神 传统人格说 现代性
  • 简介:(一)首先祝贺《台湾历史研究》创刊一周年。《台湾历史研究》的创刊是台湾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台湾史研究界终于有了第一份自己的专业学术杂志。

  • 标签: 历史研究 台湾史 大陆 台湾研究 学术杂志 创刊
  • 简介:2013年12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风学社主办的主题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清代中国”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近50名青年学者,围绕明清以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近50篇参会论文,既能体现当代清史青年研究者的史学素养和关怀,也能窥见当前清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 标签: 青年学者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历史进程 清代 综述 清史研究
  • 简介:联合国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是我们之所以为人,是我们能够不断地从最开始一直走到今天奔向未来的想象跟创造力所在。我们力图以不同的形式去传递文化,以传递文化去开拓新的生活。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委外宣办、省旅游局、贵州广播电视、黔南州旅游局承办的第七届“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国50家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走进神奇黔南采访大型直播活动。

  • 标签: 广播人 直播活动 黔南州旅游局 交通广播 节目部 内容和形式
  • 简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反法西斯侵略与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开展的时代环境下,由于新式教育进一步开展和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培养和提携,回族青年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成长起来,人员急剧增多、思想渐趋成熟、行动激进有方是其主要表征。

  • 标签: 回族知识分子 青年群体 成长
  • 简介:元代高僧楚石梵琦所作《北游诗》中,有《梁山泊》、《宋江分赃》两首水浒诗,从未见研究者征引。在关于宋江起事的文献记载稀缺的宋元时期,这两首诗的价值显得弥足珍贵。它不仅可以作为考证宋江起事于梁山的重要文献依据,对了解当时人们对宋江起事的评价,也很有帮助。

  • 标签: 楚石凡琦 北游诗 水浒诗 宋江起事
  • 简介:2014年6月5日至6日,由立陶宛文学与民俗研究所和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比较民俗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青年民俗学者论坛在维尔纽斯举行。来自俄罗斯、印度、芬兰、瑞典、爱沙尼亚、立陶宛、匈牙利、保加利亚和中国等十多个欧亚国家的近二十名青年民俗学者与硕博研究生提交了论文,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民俗学者 青年 论坛 国际 纪要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