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雅尔塔协定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11日在雅尔塔会议上秘密签订的协定,全称为《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苏联对日作战,其条件包括:维持外蒙古(现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口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苏联表示要和中国

  • 标签: 雅尔塔协定 对日作战 蒙古人民共和国 赫尔利 英三 旅顺口
  • 简介:  1945年2月,美、英、苏3国秘密签订了一个,以牺牲中国主权来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蒋介石得知后曾进行了抗争,但在美、苏的压力下,终于接受了这一协定,与苏联签订了.……

  • 标签: 中苏友好 协定中苏 友好同盟
  • 简介:<正>雅尔塔协定与1945年中苏条约是中苏关系史上的头等大事。这件事关系到中国主权至大,对中国抗战、中国革命以至战后中国、远东和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至深,因而成为国内外史学界热心研究的课题。1945年中苏条约是雅尔塔协定的直接产物,二者同时又是当时国际局势及战争进程的直接产物,彼此难以分开,不妨联系起来评论。然而这个问题牵涉面甚

  • 标签: 苏联 雅尔塔协定 中苏谈判 条约 斯大林 国民党政府
  • 简介:地中海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与欧洲国家建立的最接近于同盟的一种合作关系,对于英国摆脱外交孤立、维持地中海地区的"均势"起了重要作用.但英国既想享受同盟恩惠、又不愿承担同盟责任的外交策略,使地中海协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隐患,也是日后地中海协定终结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地中海协定 英国 索尔兹伯里 俾斯麦
  • 简介:苏南自古号称鱼米之乡,渔业为苏南的原始生业之一,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建立在渔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源远流长的渔文化,独具特色。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渔业发展 苏南 文化 渔业经济发展 生产历史
  • 简介:本文对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河湖水系形态及其演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揭示了部分湖泊水体逐渐淤塞湮废的过程,并初步探讨了导致其迅速淤浅湮塞的原因;本文还从该地区的渔税征收机构河泊所的设置分布及裁革情况,渔课的数量、比重及变化等分析和探讨了明清时期这一区域的渔业经济状况夏其变迁。

  • 标签: 渔业经济 湖泊 河泊所 鱼课
  • 简介:20世纪90年代我国渔业部门采用了休渔制度。休渔是为了让海洋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休渔期就是禁渔期,不同海区的鱼类繁殖期不同,故各海区、水域,每年休渔期不尽相同。休渔不是现代人发明的"专利",我们祖先早就有保护渔业资源的意识。

  • 标签: 渔业资源保护 休渔期 海洋鱼类 渔业部门 休渔制度 繁殖期
  • 简介:由清代陈梦雷、蒋廷锡等人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康熙中陈梦雷等原辑,初称《古今图书汇编》,康熙改为今名。雍正初年蒋廷锡等奉旨再编,雍正四年(1726)完成。它以汇编一典一部作为结构层次,按事物类型,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个汇编,32个典,6109个部。其中历象汇编4典120部;方舆汇编4博物汇编4典

  • 标签: 《古今图书集成》 史料价值 渔业行业 史志 中国
  • 简介: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中苏军事合作方面所发生的三个事件,即远东防空协定问题、建立长波电台问题和组建联合舰队问题。引用近几年披露的俄国档案文献及苏方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对上述事件的历史背景、原由以及两国领导人处理问题的动机和方式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认为实现军事合作是中苏双方的愿望;苏联在与中国交往中确有某种程度的领导者心态,但并没有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意图;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上,毛泽东作出过激反应,其结果虽然迫使赫鲁晓夫屈服,却给中苏进一步的军事合作制造了心理障碍;中苏最终未能实现军事合作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内在的不稳定性。

  • 标签: 赫鲁晓夫 毛泽东 中苏军事合作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中国主权 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