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吴汝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在相关研究中,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吴汝的总体评价问题;二是关于吴汝对桐城派古文文风的影响厦在桐城派中的地位问题;三是关于吴汝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贡献与地位问题;四是关于吴汝的政治倾向问题:五是吴汝对西学传播的贡献问题。

  • 标签: 吴汝纶 桐城派 文学 教育 政治
  • 简介:一吴汝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安徽桐城(今属枞阳)人。出身累世书香之家。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进士,释褐后,历仕内阁中书、署天津知府、深州直隶州知州和冀州直隶州知州。任内阁中书时,曾应两江总督曾国藩之请奏调入曾幕。两次丁忧期间,又曾先后应江苏巡抚张树声、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入张、李二幕。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自请卸去州职,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光绪二十八年,在举国渴望办学堂、行新政之时,

  • 标签: 深州直隶州 内阁中书 古籍整理 江苏巡抚 光绪二十八年 书香之家
  • 简介:吴汝的医药观,明显地表现为对西医西药的笃信、热衷乃至迷信,对中医中药的非信、排拒乃至诋毁,呈极端化、绝对化、情绪化的偏执.这既是构成他中西文化观的一个侧面,又与他中西文化观的整体情状不相协调,是其中一个扭曲了的特殊环节.究其成因,既受着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更缘于其个人文化素质条件的制约.

  • 标签: 吴汝纶 医药观 文化
  • 简介:严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主要是通过《天演论》翻译,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奠定的。由于知识结构、时代因素,严复的翻译并不是一气呵成,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过程。在那知识饥渴的年代,《天演论》自然形成了几个不同的版本。叶尔恺、吴汝等对《天演论》传布、定稿,都有不同贡献。

  • 标签: 严复 《天演论》 吴汝纶 叶尔恺
  • 简介:西医是近代西学东输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自觉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吴汝时传统中医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由相信走向怀疑,最终转向西医。这一转变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完成的,是与晚清中国时西洋医学的认同过程和认识水平相一致的。它既是历史推力的结果,更是吴汝比较、权衡后的理性抉择。

  • 标签: 清代 吴汝纶 中医 西医
  • 简介:荫杭(1878—1945年)字补塘,笔名老圃。20年多年前,李慎之先生曾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一篇介绍先生的文章,题为《通才博识,铁骨冰心》。文中写到:“补塘先生之博学多闻,往往使我挢舌不能下。无论什么材料,都是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尤其难得的是.它们并不是专门著作,而是排日作文、触事生感、随写随刊的东西。

  • 标签: 父亲 杨绛 《读书》杂志 李慎之
  • 简介:慎服输朱靖宇慎,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状元,也是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人们敬慕之下,传说他无书不读和无物不知,他自己也颇为自负。"伴君如伴虎"。慎惹着了嘉靖皇帝,遭受廷杖,被贬到云南省永昌卫长住。这时、慎的弟弟正做姚安府知府。相隔不远,因祸得福,兄弟...

  • 标签: 永昌卫 宋文鉴 苏门四学士 升庵诗话 诗馀 周邦彦
  • 简介:过去的一年,九旬学人绛先生又有新作问世,这就是记录她远去的一家三口欢乐与眼泪的《我们仨》。众所周知,绛是“文化昆仑”钱钟书的夫人。钱钟书堪称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他身边的女人应当是什么样子?是小鸟依人的弱女子,在水一方的佳人,还是刚毅独立的女强人?绛先生却似乎让人无法简单归类。

  • 标签: 杨绛 钱钟书 《我们仨》 昆仑 独立 欢乐
  • 简介:<正>琏真加和暗普父子,是元代佛教界显赫一时的人物。琏真加的活动,尤为人们所注目。本文拟对其父子生平活动略加考述,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琏真加,琏又作辇,加又作伽、佳,都是一音异译。在元代文献中,他被称为“西僧”、“番僧”或“胡僧”,他的族属因而也就引起人们的讨论。福兰克教授(HerbentFranke)在《元代吐蕃人》(《TibefansinYuanChina》,《ChinaunderMongolrule》Pp.296—328,1981)一文中说:“杨氏为吐蕃人抑或唐兀人,仍是不很清楚的问

  • 标签: 真加 江南 杨氏 元史 桑哥 喇嘛教
  • 简介:亮功(1895-1992年),名保铭,字亮功.他一生钟情教育事业,先后在大陆、台湾的10多所著名大学任教或任职,并有多部教育研究著述问世;却又涉足政坛,从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的监察委员攀升到"考试院"院长,成为见证蒋介石预立遗嘱的7位政界要人之一.

  • 标签: 传略 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 政坛 著述 遗嘱
  • 简介:“苦爱君家好苍坊,无多岁月已沧桑。绿槐恰在朱栏外,想发浓荫覆旧房。”这首诗是上个世纪30年代钱钟书寄给绛的家书中所赋。诗中提到的“君家好苍坊”即是绛在苏州的故居——安徐堂。绛的少女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 标签: 杨绛 苏州 30年代 钱钟书
  • 简介:<正>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毓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人物。他仅仅度过了四十个春秋(一八七一——一九一一),思想和活动却呈现出起伏迥转的画面: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举人——拒不上任的县太爷,跑到湖南时务学堂的讲台上倡言变法;维新失败后的逃亡者,又随时而进,成为一个坚定的民主革命论者。他是一个学问家,“精研佛老及经史百家”,著述有《政治学大纲》、《哲学大观》;又是一个革命理论宣传家,留日学生界较早阐述民主革命思想的《新湖南》即出其手;还是一个革命实践家,参与、领导了武装起义、暗杀活动和“中央革命”,是革命方式方法的较早尝试者。就是这样一位

  • 标签: 杨毓麟 留日学生 暗杀活动 民主革命思想 革命实践 湖南时务学堂
  • 简介:今年是杨开慧烈士诞辰110周年。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幼名霞,字云锦。她父亲昌济期望她在阳光的照耀下,生命如同灿烂的云霞。美丽而火红。在故乡长沙县清泰乡板仓村,杨开慧度过了童年时代。

  • 标签: 毛泽东 诞辰110周年 杨开慧 杨昌济 长沙县 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