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伯良先生最初可算是我的不见面的老师。因为我作为一名工人业余作者,最早最多是发表在当时的《工人生活报》(后改称《浙江工人报》)上的。从1952年3月22日发表第一篇稿子,到1955年2月10日发表第一篇属于儿童文学的短篇小说《我要在夜间得到安宁》,都是这块园地里园丁们扶助下出土的。

  • 标签: 记忆 工人报 短篇小说 儿童文学 生活报 作者
  • 简介:江南水乡,驿路的梅花开了,湖畔的杨柳绿了,可曾经的长校篮、豁爿爿、芦花靴筒……这些岁月里的一朵浪花、一片记忆、一株花木串成绵长的故事,收存在那长长的被小桥与流水装帧过的青石小巷里,收存在水乡人迷离细碎的生活里,带着水乡的娉婷,带着水乡的风韵,和归来的燕子一同回忆那云水过往。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水乡 那绵长的记忆》
  • 简介:1958年“大跃进”运动,我正步入青年时代,生活在古城泉州西门外潘山,就读泉州市第二中学,亲历或耳闻目睹了那个年代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

  • 标签: “大跃进”运动 记忆 青年时代 泉州市
  • 简介:1996年3月14日,祖国西部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飘飞着鹅毛大雪。就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王洛宾被飘舞的亿万朵美丽而洁白的雪花簇拥着走了。他走得那么坦然、平静,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也许耳边传来了为他送行的优美歌声,在歌声中,他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了……音乐家王洛宾.1913年元月7日出生于北京。他的祖父是位画匠,清末北京的正阳门楼上曾留下了他祖父画过的油漆花卉。祖父也常为死者画画遗像。经常在死者亲属的哭泣声中画完。为此祖父就对自家人说:“只有真正懂得悲哀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王洛宾自述在他的一生中,常用祖父的话体验生活。

  • 标签: 王洛宾 记忆 新疆自治区 乌鲁木齐 体验生活 祖父
  • 简介:上个世纪60年代过年的关键词是:排队、物资供应紧张、代用食品、凭票购物……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给中国犬陆地区造成了从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本文作者从1958年起一直坚持记日记,我们从他的日记中挑选了这段时期有关过年的一些片段。从文字中我们看到,和现在相比,那时也有繁忙的春运、拥挤的街上人流,虽然当时物资贫乏、文化娱乐活动单调,但是年味仍然很浓,说是穷作乐也不为过,真应了贵阳的俗语“叫花子也有三十夜”之说。

  • 标签: 日记 过年 宋柯 记忆 文化娱乐活动 大跃进运动
  • 简介:<正>到台湾走一走,是我的梦。多少年过去了,没能圆这个梦,湖北省政协组织文史参访团,到台湾去和文史界的同仁进行交流,终于让我的梦想成真。壬辰年深秋时节,我们踏上台湾的那一刻,没有感觉到一丝凉意,也全没有夏天的那种燥热,心里全是暖融融的。到台湾的第二天,就是和台湾的文史同行们交流。湖北省政协文史委与台湾《湖北文献》社交往密切,湖北省政协的参访团到台湾,都要到《湖北文献社》和

  • 标签: 民族记忆 万耀煌 台湾光复 李庆安 辛亥革命时期 参访团
  • 简介:2013年,是我国著名新兴版画运动创始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及安徽省、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的当代诗、书、画、木刻大师赖少其逝世13周年。他任职南京时,我以工作之便,得识其人,今回忆往事,无限感慨!

  • 标签: 赖少其 中国人民解放军 怀念 记忆 新兴版画 南京市
  • 简介:翻阅《国家记忆》,给人的视觉冲击是如此强烈。一帧一帧的照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听得到枪炮声和“一个嗅得到硝烟,触得到军人体温的战争场面”(《国家记忆》编者语)。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产生发自内心的震撼力。特别是那么几张,令人刻骨铭心。

  • 标签: 美国国家档案馆 震撼力 记忆 影像 战场 收藏
  • 简介:地方志历代倡修,并被誉为“一方之全史”,其成书占我国传世典籍的十分之一,理应得到学界的重视。诚如是,那么,2006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应当得到学界至少是史志界的关注,那就是国务院出台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将方兴未艾的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地方年鉴)纳入了地方志的范畴。

  • 标签: 地方年鉴 《地方志工作条例》 工具性 记忆 维度 历史
  • 简介: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系统是一个艺术展演流布的体系,也是满族文化历史的象征性意义体系.其作为原生态的民艺样态,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由何晓芳主编的《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下文简称《说唱研究》)一书是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优秀之作.全书结构简洁明了,内容充实深入,对满族民间说唱艺术作了系统而翔实的阐发,“力求多元、立体、全面地审视满族民间说唱艺术这一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 标签: 满族民间说唱 民间文学研究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
  • 简介:先秦楚人的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经历自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数百年的缓慢变迁,完成了从蛮夷认同到华夏认同的心路历程,以屈原《天问》诗篇所表达的颛顼后裔的族源记忆与身份认同为标志,楚人在战国后期已完全融于华夏民族,实现了由蛮夷到华夏、由边缘到中心的重大转变,并最终成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核心主导力量,楚人的心理转变历程,在中华民族形成历程中具有典范意义。楚人融入华夏民族的道路,也是同时期其他周边民族以及后世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所经历的共同道路。

  • 标签: 华夏民族 民族认同 源记忆 楚人 蛮夷 先秦
  • 简介:吐谷浑与现代土族的族源联系在学术界尚存分歧,主要分歧点有以下几点:古代的吐谷浑人是否是现代土族的主体民族或族源来源之大部?历史上的吐谷浑国立国历经三百五十多年,吐谷浑国是否是以土族先祖为主体的部族国家?唐末,吐谷浑国被吐蕃灭亡之后吐谷浑人分散四处,甘青故地是否仍有吐谷浑人的遗留族群?上述的疑问,成为解决土族族源争论中的关键点。至于土族究竟与吐谷浑人、霍尔人抑或蒙古人是“源”还是“流”的关系?它们是直接的族源承接,还是仅仅就是间接的族体间的融合?上述的诸多疑惑需要学术界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如考古学、体质人类学与历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尝试进行整合性研究,应该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土族族源 吐谷浑 霍尔 族群认同 话语权 象征
  • 简介:据《看天下》2012年第19期报道,款署"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6月25日晚在上海某拍卖会上以8900万元高价高调"成交",但与此同时,这一作品因技法拙劣及破绽百出的著录等而备受质疑。《九方皋》买家张振宇表示,他认定此画为徐悲鸿真迹的最重要依据是2011年5月由四川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鸿全集》。不过,邦文艺术投资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早在2011年底就公开

  • 标签: 九方皋 艺术投资 赵孝萱 张振宇 美术出版社 学术研究
  • 简介:清朝初年,海峡两岸出现长达二十几年的对峙,一方是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清朝政府,另一方是据守台湾的明郑政权。在这长时间的两岸对峙中,留下了不少令人心酸的历史悲剧,其中王忠孝及其家族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王忠孝是紧随郑成功抗清的一位明朝遗老。他后来终老台湾,在临终前仍留下遗嘱希望能归葬大陆,可是这个简单的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却难以实现,以致给两岸族人留下了极其伤痛的历史记忆。本文利用清朝初年的历史文献,结合田野调查所得资料,对当时清郑对峙对王忠孝及其家族的影响做一个全面探讨。文章认为,清朝初年的两岸对峙是一种历史悲剧,而某个地方民俗的产生则往往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以习俗的形式承载着对过往历史的集体记忆,历史还活着。

  • 标签: 清郑对峙 历史记忆 王忠孝 家族文化
  • 简介:对于理解中国西北「回」、「藏」族群文化长期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而言,分布在青海东部化隆、循化等地境内卡力岗山区的「藏语穆斯林」现象,确实能够提供出一个具有结合当代族群史与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特色的观察案例。如果从族群溯源研究的观点看来,此一观察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论述面向:一、在历史记忆的展现方式上,「昔藏今回」或是回民祖源的争议,都必须面对藏文化如何与穆斯林文化并存适应的事实;二、从花寺门宦太爷马来迟于清乾隆年间至卡力岗传播伊斯兰教的传说开始,经过格底目、苏非主义等老教到今日伊赫瓦尼新教,当地宗教意识的变迁意义及其对于穆斯林我群意识所产生的形塑过程;三、当代大陆民族识别下,回族与藏族的法定少数民族身份,对于「藏语穆斯林」的族群认同意识的巩固,及其所引发的族群边缘研究意义的讨论。而这种以卡力岗「藏语穆斯林「的族群溯源研究的论述模式,亦有助于扩大并深化当代中国西北族群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

  • 标签: 藏语穆斯林 回族 卡力岗 族群溯源
  • 简介:拜访了美协上海分会理事、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风眠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现代书画会研究会会长林曦叫——一个与水投缘的画家,使我们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体悟到人生道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而小争,不争而善胜”。

  • 标签: 万物 艺术研究 上善若水 人生道理 副会长 吴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