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丰子恺(1898—1975年),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号子觊,后改为子恺,中国近代著名漫画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而著称,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人物,所著《缘缘堂随笔》系列亦为文学名篇。其中《一篑之功》,专讲自流井盐场故事,最初发表于《儿童故事》1947年2月第2期,后广被收录。据丰子恺自述此系他来四川自流井的亲身见闻,具有一定的文史价值。

  • 标签: 文学 名家 中国现代 儿童故事 1975年 漫画家
  • 简介:从母语写作层面重新评价沈从文创作是个有待开拓、深化的问题范畴。沈从文对母语文学精神的传承和创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乡土"叙事是其母语写作的起点和归宿,沈从文构筑的有关湘西的"乡土"世界,既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独特的时空范式和文本构成,又通过对诗意田园的营造,为现代人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人性范式和文学样式。其二,"散文化"是沈从文的为文之"道"和最具本色的创作取向,它既呈示在其小说中亦表露在其文学批评中,在沈从文那里,散文已兼容文学与人学、审美与人生,他以完美的"散文化"创作发扬光大了母语文学的千古文脉。

  • 标签: 沈从文 母语写作 乡土叙事 散文化
  • 简介:黑泽明电影一直是亚洲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对世界电影发展都有过重要影响。本文从传统视角不同的方面切入,立足于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论,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黑泽明作品中隐含的极其巨大的影响。

  • 标签: 黑泽明 陀思妥耶夫斯基 狂欢化
  • 简介:《宋文鉴》的编纂凝聚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与学术关怀。吕祖谦秉持融会理文的文道观,以编纂《宋文鉴》为契机,致力于弥合自北宋以来文道分裂与对立的局面,对于南宋中期文坛中兴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之功和启示意义。《宋文鉴》是吕祖谦开创的历史谱系学中关键的一环,它将当代纳入其中,通过诗文把北宋一代的历史关节、治体统纪建构在古今连贯、前后延续的历史序列之中,并"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可以说,《宋文鉴》是全面认识吕祖谦文学与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面相,无论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还是学术史上,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 标签: 吕祖谦 《宋文鉴》 文道观 历史序列
  • 简介:(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就是我工作多年的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这所大学完全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盘学习苏联模式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的产物,1952年开始筹备,1953年10月正式成立,迄今整整50年了。在这50年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80年前后学校实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开始把一所纯粹工科大学改变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 标签: 综合性大学 办学模式 苏联模式 院系调整 研究生教育 “文革”
  • 简介:OnbehalfoftheCentralPartyaswellasmyself,Iextendheartfeltcongratulationstotheteachingfaculty,workingstaff,andallalumnionthe60thanniversaryofXizangMinzuUniversity.Sinceitsfounding,XizangMinzuUniversityhasimplementedPartyeducationguidelines,adheringtothecorrectdirectionofeducation,emphasizinghighmoralvalues,andcultivatingforthePartyandforTibetoutstandingcadresandprofessionalandtechnicalpersonnel.

  • 标签: 民族 建校 西藏 大学
  • 简介:抗战期间即开始对外语人才进行培养说起中国共产党对外语人才的培养,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国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纷纷来到延安支持中共的敌后抗战,外语人才的缺乏也日益凸显岀来。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中央就把培养外语干部列入正式议事日程。

  • 标签: 中共中央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交人才 新中国 外语人才 学校
  • 简介:启明先生:前日快信亮[谅]蒙鉴矣。△得七日手书,敬悉一是。舍弟德文一无程度,大概不能入德文系旁听,只可先入英文系,随后再到德文系旁听(如此办法,应否先向顾孟余先生一说否,请先生酌示)。唯文凭一层颇为难,因舍弟从未正式读完一个学校,河海工程只差三个月,故亦没有毕业文凭;不知能否通融。大概下半年总得进个学堂,强制的振振精神。

  • 标签: 文学史 周作人 茅盾 写作 国人 毕业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