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美哉!彼得夏宫圣彼得郊外芬兰湾南海岸的森林中,有一座极尽豪华与壮丽、号称"俄罗斯的凡尔赛"的人间仙境,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彼得夏宫。夏宫位于圣彼得西南约30公里处,它面向芬兰湾,由美丽的喷泉、公园、宫殿组成。与瑞典之间的"北方战争"的胜利,使彼得大帝的野心得到极大满足。为了彰显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他想要建造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宫殿,于是,参照法国凡尔赛宫,建成了这座气势无比的夏宫。

  • 标签: 彼得 夏宫 人间仙境 芬兰湾 北方战争 涅瓦大街
  • 简介:圣彼得的黄昏似乎来得特别晚,当地时间晚7时,夕阳才将余晖洒向这座俄罗斯名城。霎那间,整座城披上了金黄色的盛装。胜利广场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高高耸起的胜利纪念碑金碧辉煌,两旁的群雕更显气壮山河。圣彼得与莫斯科在二战时期被当时的苏联人并称作"英雄城

  • 标签: 普希金 纪念碑 苏联人 二战时期 俄罗斯 当地时间
  • 简介:圣彼得坐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一座景色秀丽的文化名城,南北长44公里,东西长25公里。整个城市由近百个岛屿和河漫滩组成,有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有80多条大小河流经过市区,水面占城市面积的十分之一。

  • 标签: 文化名城 城市 俄罗斯 桥梁 大教堂 连接起来
  • 简介:曾作为俄国首都200余年之久的圣·彼得市,拥有许多帝俄时期的宝库,藏有数百万册各种文字的珍贵图书的诸图书馆即其中之一。旧藏文及蒙文图书收藏于三个主要的图书馆,即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国立大学及俄国国家图书馆(前国立公共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了解圣·彼得藏、蒙文文献收藏品的具体情况,有必要对此作一些初步的全面评论。首先要考虑的是地理因素,藏、蒙文图书绝大多数都来自于邻近俄国的蒙古、安多及北京的俄国基督教使团。由于这些地区为格鲁(dGe-lugs-pa)派所控制,因而其文献构成了藏品的绝大部分。第二,对俄国而言,藏传佛教并不陌生,早在17世纪就有诸如卡尔梅克、布里亚特等信奉该教的蒙古部落成为俄

  • 标签: 蒙文书籍 国家图书馆 东方学 藏文 布里亚特 博物馆
  • 简介:2013年编纂完成《隆德史话》后,就有写一篇关于东山的文章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在《隆德史话》中将北魏石窑寺、明代六盘关寨、清代左公柳等文明遗址作了详细介绍,唯独没有详细介绍宋金东山遗址。不是自己不想介绍,实在是东山没有任何遗迹,史料记载也很少.不像石窑寺、左公柳等有遗迹存留。

  • 标签: 东山 史料记载 史话 隆德 遗址 遗迹
  • 简介:汉斯·彼得·菲泽教授简介德国洪堡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汉斯·彼得菲泽(Hans—PeterVietze)教授,是位能操流利的蒙古语的学者。迄今他已去过蒙古国50多次,1991年出席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菲泽教授于1939年3月15日出生在德国...

  • 标签: 阿尔泰学 蒙古语 教授 数据处理 蒙古学 国际学术讨论会
  • 简介:在山西左云县的长城边上,有一处非常独特的景观,高高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尖尖的西洋式教堂,旁边就是长长的土夯长城,蜿蜒向上直至山顶。山是死火山,山脚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名叫'八台子',附近还有明长城的军宁鲁、威鲁(古称'宁虏''威虏')等,以及山西长城沿线罕见完好的“镇宁墙里,一个宽敞的四方形院子,有唯一的砖楼”。

  • 标签: 长城沿线 明长城 威鲁堡
  • 简介:云霄县火田镇菜埔村,是一座古堡,神秘幽雅,像童话般天然纯真。这里很安静,静得舒适,静得安闲。有人这样形容:当你屏住呼吸凝神侧耳,似乎能听到玉米水稻嘎叭拔节的声音,仿佛让人进入澄澈、通灵的世界。古堡周围是苍翠的芭蕉、枇杷、龙眼、石榴树,环护古堡的漳江上游那碧流绿波似少女温婉柔曼的腰身缓缓流淌着。溪边有年轻的妇女在浣衣、洗菜,有说有笑。

  • 标签: 云霄县 古堡 舒适
  • 简介:彼得大帝改革使俄国步入"现代化国家",并影响到后世,他在经济上的一些措施甚至对今天的俄罗斯也有一定影响.然而,同一时期的"康乾盛世"在结束后不到半个世纪,鸦片战争爆发,一个庞大而繁盛的清帝国随之陷入丧权辱国、被动挨打的苦难深渊.本文对一喜一悲,一起一落的两种改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并剖析这两种不同后果的原因.

  • 标签: “康乾盛世” 彼得大帝 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 俄国 经济体制
  • 简介:红寺区第二部政府公报性质的资料性工具书《红寺区年鉴2016》出版发行,本书由红寺区政府主办、红寺区年鉴编辑委员会承编,全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度红寺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采用分类编辑法,以部类为单元,部类之下设分目,分目之下设条目,有特载、专载等共26部类,146个分目,698个条目,共约30万字。

  • 标签: 出版发行 红寺堡 年鉴 编辑委员会 资料性工具书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历史文物的文化内涵往往是人们不大重视的问题,有些历史文物的价值要经过漫长岁月的考查才能有所察觉。而当人们察觉到的时候,那一件文物却已历尽了沧桑。

  • 标签: 史料考证 观音堂 铭文 历史文物 文化内涵
  • 简介:卡罗·金兹的“微观史”实践含有强烈的史学理论指向。他针对小人物心智的细致考察拓展了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视野,发现小人物也有大智慧。这对精英史观的片面预设形成质疑,但史料匮乏使关于大众意识的历史影响的分析难以进一步深入。金兹强调关于小人物的意识研究应深入到文化意义上的个性化阐释,反对只关注意识共性的心态史取径,然而他将个别小人物的心智特性比附为大众群体共有的文化属性的策略有以偏概全之嫌。金兹批评计量方法的局限,认为基于口述材料的阐释性叙事在呈现大众文化史方面更为有效。他的论说揭示了叙事在交代细节和还原情境方面的特殊作用,明确了计量和叙事在长、短时段研究中的各自优势。总体看来,金兹的论说使一种多元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变得较之以往更为令人信服,即历史本身是一种多相性且异质性的存在,因而不可能期待凭借单一的视角、模式、方法就彻底地对其进行解读。就此而言,历史学不应再追求自然科学式的自我整合,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合理地利用更多元化的研究模式和解释工具,使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历史事实得到解读。

  • 标签: 卡罗·金兹堡 微观史学 理论指向
  • 简介: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宁夏最大的扶贫项目,扬黄扶贫红寺新灌区开发工程,即全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1236工程”,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扬黄新灌区的红寺开发区,经过三四年努力建设和辛勤耕耘,已初具规模。据悉,该开发区地处宁夏腹地,与中宁县、同心县、吴忠市利通区、灵

  • 标签: 红寺堡 开发区 扶贫项目 宁夏 中宁县 同心县
  • 简介:2006年9月,《红寺开发区志》出版后,由于机构改革,红寺开发区档案史志馆被撤销。2012年11月,红寺区档案史志馆再次成立。由于工作人员少;设备配备不到位,工作一直无法正常开展。

  • 标签: 红寺堡开发区 设备配备 史志 档案 机构改革 工作人员
  • 简介:书乡四,明清两代人才辈出,活跃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邹圣脉、圣瑞、圣默三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邹圣脉一生著述极丰,其编撰的《诗经备旨》,曾是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读物,现仍珍藏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里;其增补的《幼学故事琼林》,刊行以来风靡海内外三百年,成为蒙学经典读物,鲁迅先生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回忆过在三味书屋里学习《幼学故事琼林》的情景。

  • 标签: 康熙年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堡 诗经 《幼学故事琼林》 人才辈出
  • 简介:雕版印刷业自唐开创,经过宋、元、明近千年时陕时缓的起伏发展,至清代康雍乾时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以官刻、私刻、坊刻为代表的三大刻书系统,都有了长足发展,尤其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的坊刻业发展势头相当迅猛。这一时期,全国比较著名的坊刻基地就有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广州、汀州四、抚州浒湾等,其中,以四书坊为代表的客家坊刻业,在全国坊刻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四书坊以其书坊数量之多(大小书坊一百余家)、发行范围之深广(遍及南方11省109县市数以千计的乡村)、持续时间之长(延续至少二个半世纪以上),成为清代南方最大的坊刻基地,为著名学者郑振铎列为清代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

  • 标签: 四堡 清代 考试经济 客家 雕版印刷业 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