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曹禺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剧作大家,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学贯东西,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在结合本民族特色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创新了现代话剧模式。此外,由于20世纪的中国,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离,曹禺凭借其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细心观察,用手中的笔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妇女形象。下面笔者从曹禺著名剧作《雷雨》和《日出》中分析其笔下的妇女悲剧形象,感受曹禺剧作精湛的悲剧美学。

  • 标签: 曹禺 知识女性 悲剧
  • 简介:朱生豪在贫病交加译莎剧中仙逝,校友虞尔昌替朱生豪了却了心愿。见《世纪》1999年第3期上《首译莎剧的患难夫妻》一文,写的是朱生豪宋清如夫妇翻译、整理莎士比亚剧作一事,但是,朱生豪因病于1944年12月26日去世,未能将莎氏全剧译完。194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朱生豪生前所译莎氏剧作为27种。译完莎氏包括《约翰王》在内的10部历史剧的是台北大学教授虞尔昌。台北世界书局于1957年出版了朱生豪、虞尔昌

  • 标签: 剧作虞尔昌 氏剧作 续译莎氏
  • 简介:傅山剧作《红罗镜》中有不少颇具山西本土特色的方俗词语,此类词语有的仅限于山西本地使用,有的则在其他方言区也有所应用。参照《汉语大词典》对《红罗镜》方俗词语进行梳理,有利于进一步廓清明清之际山西方言的真实面貌及其影响。

  • 标签: 《红罗镜》 《汉语大词典》 方俗词语
  • 简介:沈起凤一生创作的戏曲剧本约有二十多种,但除了去世之后,《报恩缘》、《才人福》、《文星榜》、《伏虎韬》四种刊印为《沈簧渔四种曲》外,其余的大都鲜为人知。笔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阅读了沈起凤晚年撰写的《云龙会》这一向不见诸家着录的珍贵剧本,撰文对沈起凤的生平及剧本创作作出评介,对《云龙会》剧本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并对这一剧作的後世演出情况作了考证。

  • 标签: 沈起凤 《云龙会》 《英雄概》 《沈簧渔四种曲》
  • 简介:〔一〕今年是辛亥革命烈士、南社诗人、剧作家周祥骏先生遇难85周年。1914年5月16日周祥骏先生被臭名昭著的“辫帅”张勋杀害于徐州西门(武安门)外,终年45岁。他虽然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诗文和戏剧作品却至今仍然闪烁着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光芒,激励着后人。...

  • 标签: 周祥骏 辛亥革命 剧作家 清政府 反帝反封建 清王朝
  • 简介:曹禺自己没有,评论界历来也没有从曹禺戏剧观内在矛盾因素的变动上及其剧作的基本模式上,来探寻过他的创作的发展过程及其陷入困境的原因.本文作者将他在研究古代文学中所创造的,并在其专著中详细予以了阐述的历时性的历史与逻辑之统一的方法,引入到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具体地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曹禺戏剧观的三个因素:写实、做诗与出戏的变动及组合上,第一次阐述了曹禺从、,到、以至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沿着戏与真、诗与真以及戏与诗的矛盾展开的逻辑进程;在这一历时性的阐述之后,作者进而将曹禺这五部剧作划分为两种类型,从中抉发出曹禺剧作的内在模式,由此予以了曹禺这五部剧作以统一的理解.在上述分析中,本文又一方面从曹禺创作的基本模式及其戏剧观之内在矛盾的日益暴露所造成的艺术困境的加深上,另一方面则从三十年代初期到四十年代初期文艺潮流的变动上,说明了曹禺上述创作模式之必然走向末路.

  • 标签: 曹禺戏剧 曹禺剧作 阐述 《日出》 探寻 《原野》
  • 简介:俄罗斯学者安德烈·莫鲁阿说:'加基列夫的俄罗斯芭蕾震惊了法国并唤醒了冉?科可多。'[1]可以说,法国艺术家冉·科可多是在接触了俄罗斯优秀音乐戏剧之后才步入现代艺术殿堂的。俄国谢尔盖·巴甫洛维奇·加基列夫剧团的首映以及与这些戏剧创作者的交流大大改变了冉.科可多的生活方式及个性和思维。通过对新俄罗斯艺术的理解和后来进行的一系列'神秘试验',冉·科可多开始了自己对法国音乐中民族方式的理解。

  • 标签: 法国 冉·科可多 音乐 民族趋向 艺术思想 剧作家
  • 简介:翁偶虹先生满族人,于1910年生于北京,1994年逝世。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退休前为中国京剧院编剧。他是一位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教育家和脸谱艺术美学家。为京剧事业,翁老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一生创造与改编整理过(含与人合作)共114个戏曲剧本,并著有大量的文艺理论和剧评文章,例如:《翁偶虹剧作选》、《翁偶虹戏曲论文集》、《翁偶虹编剧生涯》、《北京忆旧》等,被誉为“京剧圣手”。在长达五六十年的编剧生涯中,那一出出风姿各具的新戏总能在翁老笔下,紧扣时代脉博,发挥诸家流派特长,洋洋洒洒,涓涓流淌于氍毹之上,因而久演不衰。曾于翁老合作的京剧名

  • 标签: 诞辰纪念 剧作家 京剧艺术 脸谱 业绩 文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