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善里的位置和里份布局及其开发商善里原名宝善里.在早期汉15里份中并无特色.但却因为其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引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历史长河中泛起浪花。善里位于今胜利街西北侧.合作路与兰陵路之间,当时的俄租界西北角。里份总面积6300平方米,有6条纵横巷道。主巷道为东北——西南走向,长120米,宽约3米,主人口在胜利街。支巷道在合作路有两个出口,在兰陵路有三个出口。全里份共有29栋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二层楼房。三面临街的房屋,一楼皆为铺面。

  • 标签: 历史事件 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 开发商 巷道 石库门
  • 简介:本文通过对新近发现的河南新蔡简甲三:11、24号简文的再解释,认为楚人先世原居于今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华山北麓一带,属简文所谓"雍"地;周初成王所封熊绎之"丹阳"即今陕西商州区所在的丹江谷地,属简文所谓"商"地;熊渠时代,楚人势力开始进入江汉地区,此后直至武王熊通五十一年(前689)徙郢,近200年中,其统治中心位于新蔡简所谓"林丘",约当今湖北襄樊的真武山西周遗址一带;武王所徙的郢,就是新蔡简中多见的"■郢",为楚人势力进入沮漳河流域后的统治中心,当今湖北当阳季家湖古城遗址;前519年令尹囊瓦所城之郢,乃此后传世文献所谓"南郢"、"纪郢",器物铭文、出土文献所谓"蓝郢"、"栽郢",即今湖北荆州纪南城遗址;从前519年直到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的230余年间,除昭王、惠王时曾短暂北徙都鄀(鄢郢),楚国的统治中心皆在纪南城。

  • 标签: 楚简 新蔡 楚人 熊绎 统治中心 熊渠
  • 简介:西宁的历史文化悠久。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漫长岁月里,西宁又是各行各业能工巧匠的活跃之地,他们活跃的身影和辛勤的劳动,集中反映了河湟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生动展现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景。这里的民间匠人,长期扎根于老百姓中间,他们肩扛担挑,穿街走巷,不避冬夏,风雨无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不脱离本土,或城或乡,或山或川,童叟无欺,活跃经济,深受百姓欢迎。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重负着历史的能工巧匠忙碌的身影淡出历史舞台,在他们身上满载着的一些民风民俗也悄然消失在岁月的巷道。

  • 标签: 传统民俗文化 河湟地区 现代文明 湟中 手工编织 补锅
  • 简介:该玺与《玺汇》0002“邯(弋)易(阳)君铄”风格酷似,“弋阳”属境,“娠坪”无疑亦应属境。《玺汇》对该玺之隶定十分可信,其中“娠坪”应读“长平”。战国时代地名中有两个“长平”:

  • 标签: 楚官玺 中国 文化史 古文字资料 文字风格
  • 简介:<正>所谓谣谚歌诀,就是俗语、民谣、民歌、口诀,也就是古人所称鄙俚之词。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与楚人地相关的谣谚歌诀,以昭示包孕其中的某些楚文化底蕴。一楚人善引谣谚歌诀表白观点,以此为现实服务。楚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楚人与异族之间,有合作有斗争,以合作为主。

  • 标签: 歌诀 楚人 楚文化 楚国 孔子 俗语
  • 简介:楚国自近祖鬻熊建立后,其孙熊绎被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芈音咪,羊鸣声。其远祖祝融是炎帝神农之后。“炎帝姓羌,羌从羊从儿,羊亦声,西戎牧羊人也,南方蛮”(《说文》)。看来羊与有着密切的关系。2003年是农历癸未、羊年,新年伊始谈谈学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楚学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文献资料
  • 简介:蛮”一词在《汉语词典》中这样注释:“旧俗婚礼中搀扶新娘者,亦作‘gan”。蛮,是一行业,操此业者人数不多,均为中老年(40—60岁)妇女,有师,有徒。她们的前辈可能是由南方来北京的。

  • 标签: “老蛮” 中国 婚姻习俗 社会基础 社会关系
  • 简介:2014年5月28日,我们正在省政协礼堂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召开的第五届理事会议之时,省文联林如求理事告诉我,姚鼎生同志病重医治无效,今晨离开了人世,享年87岁。会后,我赶到湖前路姚家灵堂沉痛吊唁。

  • 标签: 作家 编辑 理事会议 文化研究
  • 简介:简"备丘"中的"备"字屡见于简,是个疑难字.本文由分析字形来源及文字隶定入手,进一步论及"宛丘"所涉及的制度问题,认为"宛丘"乃古时风流场所,其性质与、秦云梦禁苑之"耎"相类.

  • 标签: 楚简 诗论 苑丘
  • 简介:我由西楚霸王与秦将吕马童的旧友关系,联想到项氏一族与秦人的交情,进而往前追溯,一直到项燕拥立秦国丞相昌平君为楚王。昌平君是秦王赢政和表叔楚王负刍的兄长,扶苏的保护人,通过他的中介,秦公子扶苏与大将项燕也就联系起来了。

  • 标签: 秦人 西楚霸王 楚王 秦国 赢政 大将
  • 简介:上博竹书所谓的《子道饿》篇当称之为《鲁司寇寄吉游於逡》。此篇记载的主要是子游之事,与孔子无涉。筒文所谓“鲁司寇寄言游於逡”,子游辞行“至宋、卫之间”遇险,当是子湘为孔子“庐墓三年”以後之事。这是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过的新莉载。以此与《荀子。非十二子》篇互参,可知子游在孔门中的地位,速胜於子夏、子张之辈。上承孔子,下启思、孟的,不是颜、曾,而是子游。

  • 标签: 上博楚竹书(八) 子游 鲁司寇 子思学派
  • 简介: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小伙巷的民间组织“义学”,已和这个历史悠久的回族聚居区共同经历了近150年的风风雨雨。

  • 标签: 义学 历史 红桥区 天津 回族 西北
  • 简介:马一浮初隐于孤山,读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军兴,竺藕舫出长浙大,崇其德业,三晋谒之,(其事详见《竺可桢日记》),马感焉。浙大西迁,诣江西泰和讲学。其学出入二氏,返之六经。首论治国学先须辨明四点。“一、此学不是零碎的知识”,“应知道本一贯”;“二、此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应知妙用无方”;“三、此学不是勉强安排出来的道理”,“应知法象本然”;

  • 标签: 马一浮 治学精神 浙江大学 学术研究 生平事迹
  • 简介: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道具的发展。其中价格涨幅最明显的,前十年是紫砂壶,近五年则是日本铁壶出尽风头。特别是在普洱玩家中,收藏铁壶的风气十分盛行。一把好的日本铁壶,不但能够改良水质,还具有集雕塑、绘画、书法、镶嵌工艺等于一身的完美。

  • 标签: 砂壶 工艺美术大师 壶身 底款 台湾人 失蜡法
  • 简介:1195年,陆游已经七十一岁了,但刻苦攻读的精神毫不衰退,'独有耽书癖,犹同总角年'(《浮生》),就是生动的写照。那年十月十七日生日之后,他又取古人师旷之语将自己的书斋题名为'学庵'。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乐师,尽管双目失明,仍酷爱学习。一次,晋平公问师旷道:'我今年七十岁了,很想学习,只恐怕已经太晚了吧?'师旷反

  • 标签: 学庵 晋平公 双目失明 七十岁 春秋时期 书癖
  • 简介:长沙战国墓帛画是名为茵的棺饰,描绘主人升天的情态。鱼表示吉祥,出自西周开元;鸟为使者,导引升天;文采是蔓草卷云纹,因此是驾云升天图。

  • 标签: 帛画 葬俗 棺饰 升天
  • 简介:高雄市茄区的前身是高雄县茄乡,位于高雄市区西北沿海,与台南市仅隔二层行溪。茄区总人口3.3万,祖籍漳州的居民约占一半。林姓。茄区有三支林姓,即桥头林、凤山林和白沙仑林。其中,桥头林是较早到茄莛的一支.分布于下茄的保定里和顶茄蔻的嘉泰里。

  • 标签: 高雄市 南人 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