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山水散文历史悠久,其滥觞可追溯到《尚书·禹贡》。纵览数千年山水散文的发展,可以发现三条提升轨迹:山水散文由客观记叙到主观抒怀,从景中无我发展到景中有我,主体意识渐趋显豁强烈;由文意单纯到笔致繁富,从单写山水风物发展到兼写天人境界、家国命运、文化血脉,审美旨趣渐趋丰富充实;由模山范水到写景如画,从刻板的写景状物发展到塑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写作技巧渐趋娴熟高妙。《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在这三个方面都集前人之大成,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贡献。一、身许山水的主体风范山水散文必须景中有'人'方魅力横溢,这条创作法则为古人所悟解接受,居然经历了上千年。先秦两

  • 标签: 山水散文 《徐霞客游记》 景中 《尚书·禹贡》 写景状物 徐霞客
  • 简介: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是我国明代伟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毅然放弃仕途,寄情山水,足迹踏遍了祖国大半河山,遍游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为《游记》)是徐霞客的旅行手记,里面记载的内容涉及明末的地理、政治、经济、文

  • 标签: 《徐霞客游记》 明代 广西 饮食习惯 服饰文化 居住习惯
  • 简介:鸡足山在云南省宾川县西炼洞乡,其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方圆百余里,与永胜、鹤庆、洱源、大理连壤,左濒金沙江,右临洱海,与点苍山遥遥对峙。因山势背西而面向东南,前伸三“距”,后拖一“趾”,状似鸡足故名鸡足山。鸡足山风景秀丽,又是滇中佛教圣地,历史名人在鸡足山有过重要活动,是三者而备焉的最佳旅游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为鸡足山文化的传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徐霞客 鸡足山文化 云南 中国 自然风景 人文风景
  • 简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放弃仕途,立志寄情祖国大好河山,以旅行考察地理为己任,从22岁踏上旅途,34年间,不畏艰难险阻,风餐露宿,勇于开拓,足迹遍及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司,周游大半中国。其间曾两游以曲靖为中心的滇东地区。本文试就徐氏此行作粗浅探讨并对一些问题作出考证,就教于知之者。

  • 标签: 徐霞客 中国 明朝 云南 历史考证
  • 简介:也许是因为灵岩寺的灵性呼唤,也许是武则天游灵岩寺传说的诱惑,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寺,总是那么让人感叹,让人牵肠挂肚,让人流连忘返。随着十几年来陕西略阳经济的腾飞,更增添了它那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每每踏进这块神秘的宝地,都会沾染些灵光、灵气,一种异样的情思就会萦绕心头,许许多多难忘的记忆就会随之而来。

  • 标签: 游记 灵岩寺 武则天 吸引力
  • 简介:现在的人们可能只有在盼望春节长假到来或者与老人争论生日应该按公历过还是按农历过时才会注意到,农历和公历一般总有一个月以上之差。徐霞客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对照公历,应该是1587年1月5日。但很多著述都把他的生卒年定为1586-1641年,大约可算是“硬伤”吧?笔者无意于纠缠这些细节,只是想说明,

  • 标签: 徐霞客 公历 生卒年 农历 春节
  • 简介:近日获悉,著名作家王蓬新作《探访黄河源》获全国首届徐霞客文学奖。该奖是由我国明代大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故乡——江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和《中国旅游报》携手联合,为促进我国旅游事业和旅游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全国性专业奖项。2012年首次举办,通过各地媒体、网站,共在全国征集1680篇作品入选。陕西作家王蓬的《探访黄河源》和王飞的《卢舍那的笑》双双胜出,榜上有名。

  • 标签: 徐霞客 文学奖 王蓬 中国旅游 市人民政府 著名作家
  • 简介:距成都仅450公里左右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乃笔者常游之地。九寨沟的气候瞬息万变,我们到达时还是一轮红日斜挂山边,不久即乌云压顶,下起霏霏细雨来。夜晚,浙淅沥沥的雨声一直伴随着我们进入梦乡……次日清晨,乳白色的晨雾茫茫,隐约的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逐渐出现了一团红雾。银白色的千年雪岭,衬托着这团红雾,真是美极了!

  • 标签: 树正瀑布 树正沟 一轮红日 则查洼 熊猫海 日则沟
  • 简介:“春随江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对徐霞客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县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旅游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是我省我国人民的骄傲,而且在世界科学和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徐霞客 10周年 梅花 诞辰 旅游文学 江阴
  • 简介:2012年5月18日,2012中国旅游日论坛在浙江宁海举行。论坛上,中国27个徐霞客游线节点城市达成共识,共同发表《徐霞客游线申报世界线性文化遗产共识》,并正式启动了申遗的相关工作。

  • 标签: 中国旅游 徐霞客 申遗 城市 节点 文化遗产
  • 简介:《西游记》世本三题吴圣昔世本的残缺问题及其影响明代全陵世德堂刻《西游记》是现在最早的百回本《西游记》,共二十卷,俗称世本.国人通常所见世本,即今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本,自北天一社曾出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存有该本的微缩胶卷.但此本有残缺.究竟残缺多少?人民文...

  • 标签: 《西游记》 《新说西游记》 《西游证道书》 世本 《西游真诠》 校点本
  • 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三省燃起战火。2个月后,上海的生活书店出版了一本《黄海环游记》的书,这是黄炎培于1931年初出海考察的游感札记,先于同年的五、六月间连续刊载于《申报》上,11月集辑出版。黄炎培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早有预感,在书中进行了揭露。黄源环游考察由来黄炎培此次黄海环游考察的成行,是受他从事职业教育决心的推动。辛亥革命后,黄炎培就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他先是担任江苏都督府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担任江苏省教育司长。他的职业教育思想萌发于1915年赴美国考察期间。惊叹于美国科学技术的先进发达,黄炎培深感在中国发展职业

  • 标签: 黄炎培 日本帝国主义 考察日本 黄海 蒋介石 大职业教育主义
  • 简介:去年年底,我独自一人背上行囊,踏上了万里之遥的旅程——加拿大多伦多探亲旅游。

  • 标签: 多伦多 加拿大 游记
  • 简介:康有为作为我国最有影响的改良活动家,在他那个时期也是我国政界人物中对印度了解最多、谈论最多的一位。他的记述、他引用的材料、他的评论虽不能说准确无误,但今天看来,可以说,绝大部分是真实的,评论平实贴切,大都言之有据。康有为的论述最典型地表达了中国近代改革家对印度沦为殖民地的看法、对印度人民悲惨遭遇所抱的同情态度以及对印度发展前景的展望。

  • 标签: 英国统治 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帝国 民族主义运动 英国殖民统治 舍卫城
  • 简介:纳西族与汉族交往的历史很早。早在蜀汉经营定稚一带的时候,就有大批汉族进入纳西族地区,把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也带到了纳西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明代,丽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纳西族对汉、藏等先进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并以“知书诗”著称。当时的木氏土司热衷于学习汉文化,其中的不少人能用汉文写诗作赋,且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这又与汉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汉族对纳西族的影响,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是汉族文人的影响。

  • 标签: 民族文化 徐霞客 木增 历史交往 纳西族 文化交流
  • 简介:指出百回本中有两个漏洞,一是青狮精两次出现,一是七弟兄中的鹏魔王、狮()王、猕猴王后来全无照应,从而推测百回本成书前本已存在种种小故事为百回本所取资.

  • 标签: 《西游记》 成书 故事 存在 照应 推测
  • 简介:<正>继《丁竹园与<竹园丛话>》一文(刊于《回族研究》1991年第4期)之后,我一直试图搜集《丛话》续集。恰在此时,我的导师马寿千先生提供了他在60年代查到的有关丁竹园及其著作的书号。腼着这个线索,我在北京图书馆找到了单存本。(只有一本存书)的《竹园丛话》续集之一——《天空游记》。《天空游记》写于民国15年(1926年)10月。全文以“谐谈”的形式,从“飞行大家”吴哲兰君在“广寒宫”请客并约丁竹园等作陪开始,写到席中接到邀请,然后主宾乘兴游历了“金星共和国”、“木星幸福国”、“水星恋人国”、“火星胡糟国”、“土星战胜自然国”、“天王星金钱国”、“海王星随意国”诸国。这里,竹园以天上比拟人间,用幽默、夸张、生动的语言,对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国疫”盛行、时局变化多端、百姓不得安宁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大胆的揭露。

  • 标签: 游记 续集 天空 鸦片烟 共和国 辛亥革命后
  • 简介: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甘州城区县府街东侧,与中心广场相邻,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也是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据考证,寺院所在地最初是建于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的迦叶如来寺,北魏时期,梁武帝下令灭佛杀僧,寺院被毁,成为废墟。

  • 标签: 张掖大佛寺 《西游记》 壁画 故事 历史文化名城 中心广场
  • 简介: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论丛》中曾说道:中国文学的一个特征就是常把作者本人表现在作品里。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文学可以当作是人类性灵的反照,一位作家的作品,就可以算作他个人的精神反映。实际上,一切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发表。我想,只要在作品中投射了作者心灵上发生的思想的文学作品,都是流传千载、传诵不绝、让不同时空的读者产生共响的佳作。

  • 标签: 山水游记 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 钱穆先生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 简介:文学名著中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提供真实的时代信息,是故以诗证史、以文证史成为历史研究常用的方法。本文依据这一方法,尝试对《西游记》中货币物价信息作一番梳理,以了解该著作所产生的时代的一些情况,并进而为该著作的产生时代提供一个方面的佐证。

  • 标签: 《西游记》 物价信息 货币 细节描写 文学名著 时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