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勘察在国内研究中长期忽视的香港电影批评问题。业余写作方式主导香港电影批评的书写,其电影批评观念逸出学术规限,强调"迷影情结"的不可或缺,由此把电影批评视作迷影人主观观念表达,构筑视野开放和文字多元的电影批评概念。结合香港电影批评的历史发展,可总结出四种样式的"香港电影批评":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港产电影的中文批评,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港产电影的外语批评(多为英语批评),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非香港电影的批评,不在港香港电影批评者对香港电影的批评,这正警醒当下"中国电影批评"的观念确立和反思。

  • 标签: 香港 电影批评 迷影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 简介:《小时代》是电影的大时代很多所谓的主流影评家在抨击《小时代》,尽管它已经赢尽90后年轻观众的口碑,而在电影院里人们往往不看完最后的彩蛋都不肯离开。听到的负面评论基本上指向其“价值观”,比如影片的炫富,对富二代的赞美,故事缺乏剧情而仅仅以年轻的帅哥美女为银幕消费等。

  • 标签: 电影业 90后 电影院 价值观 影评 影片
  • 简介:近年来,乡村留守儿童电影成了一个创作热点,虽然产生了不少优秀之作,但许多影片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尤以苦难叙事和温情叙事表现得最为明显。就前者而言,主要是热衷于渲染极端化的非典型性苦难,缺乏呈现日常化、常态性苦难的能力,结果对留守儿童的想象流于表面;就后者来说,则主要是急于对问题做出想象性解决,刻意安排种种团圆结局,却由于过于脱离现实,造成许多影片思想贫血,缺乏深度。

  • 标签: 留守儿童电影 苦难叙事 温情叙事
  • 简介:2012年12月24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邀请著名电影理论家郑雪来举办纪念斯坦尼诞辰150周年纪念讲座。郑雪来,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名誉会长,发表有《电影学论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艺术学卷)等论著、译著、编著共三十余部。

  • 标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 历史 周年纪念 中国学术 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