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意大利作曲家佩戈莱西(1710~1736)或许是音乐史上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人。幸运的是他正好生于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凭一部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二幕喜歌剧《女仆作夫人》被永载史册;不幸的是他仅仅活了26岁,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佩戈莱西的音乐成就或许远不止于此。

  • 标签: 佩尔戈 意大利喜歌剧 歌剧史
  • 简介: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过着一种幽闭的生活.默默无闻地进行着艺术创作,就像一个局外人从容地穿越他所经历的世纪,没有参加过任何派别和社团。纵观西方画论发展史后我们认为,巴的绘画不完全归于模仿论的范畴,但也是他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不应全部局限于表现论的框架,却是他情感世界的直接表露。

  • 标签: 巴尔蒂斯 绘画艺术 符号学理论 卡西尔 解析 艺术创作
  • 简介:泸沽湖土司夫人(根据同名中篇小说改编)杨字心(续本刊1997年第1期)57喇保山和殷骡子互让着走进夏宫。曾淑玉从屋里迎出来。偏西的阳光跳下夏宫的围墙,落在她翠绿色的金丝绒长袍上,上边鹅黄色的小花点显得分外娇艳。殷骡子为眼前的佳丽不禁有些惊呆了。他不等...

  • 标签: 泸沽湖 洛克 李土司 军长 野牦牛 射击技术
  • 简介:是拿坡里的著名音乐家,《重归苏莲托》也是意大利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这首歌曲中既透视出拿坡里民歌、意大利民歌的典型特征,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乡村文化气质,还渗透了很多的个性化因子。本文主要从音乐特点、演唱特点、文化特点和审美特点这几个方面,透视这首歌曲的艺术内涵,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库尔蒂斯 审美 演唱 拿坡里
  • 简介:中国戏曲以虚拟的时空、特有的程式、写意的手法在世界艺术舞台独树一帜。运用著名传播学者拉提出的“5W模式”理论来思考戏曲的对外传播问题,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实践意义。具体从对外传播的主体、对外传播的对象、对外传播的渠道和对外传播的客体来分析当下戏曲的对外传播问题,应当是研究戏曲走出去的一个崭新视角。

  • 标签: 传播学 5W模式 戏曲 对外传播
  • 简介:法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让-菲利普·拉莫(Jean—PhilippeRameau)在他50岁的时候才走上戏剧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著名代表作《卡斯托与波路克》(CastoretPollux)完成于1737年,并于同年的10月在法国巴黎进行了首演。

  • 标签: 维也纳 剧院 歌剧 法国巴黎 音乐理论家 管风琴家
  • 简介:2007年12月1日,导演凯瑟琳·贝尔切(KethleenBelcher)在旧金山歌剧院2007演出季闭幕式上为观众呈现了一部超自然主义的《蝴蝶夫人》,这一版本略有删减,除去了一些虚饰、繁琐的部分,使普契尼的杰作更显简洁、流畅,同时还增加了许多触动人心的小细节。

  • 标签: 《蝴蝶夫人》 自然主义 凯瑟琳 闭幕式 演出季 歌剧院
  • 简介:什么是2007年法国戏剧界的大事?谁是这一年最为风光的主角?如果你身在法国,那么得到的肯定是异口同声的回答:让一吕克·拉戛之年。随手翻开2007年法国各家剧院的演出广告,打开法国各家戏剧网站的网页,拉戛的名字几乎无处不在。介绍拉戛之年活动、评论拉戛的戏剧、围绕拉戛的学术研讨会等,相关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对此,有些法国评论家称之为“拉戛现象”。

  • 标签: “后现代” 不合时宜 孤独者 剧作 挽歌 学术研讨会
  • 简介:《女仆作夫人》(或译《女佣作夫人》)是第一部经典的意大利喜歌剧,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诞生对后世歌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剧情介绍、人物角色、乐队编制、音乐分析及作品流传等方面进行特定解读。

  • 标签: 佩尔戈莱西 意大利喜歌剧 女仆作夫人
  • 简介:自从王建《宫词百首》一出,"宫词"一体便以其新颖的题材、别具匠心的组诗模式,使得有唐一代乃至后世沿袭者在创作上蔚然成风,其创作群众上至帝王妃嫔,下至文人宫女,包罗广泛;其作品规模由百首扩大到数百首甚至千首,蔚为大观;其内容题材从叙述本朝事发展到叙述前朝事,甚至于达到涉及历代宫廷典故轶事的广度,于是最终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一棵不容忽视的别具特色的奇葩.其流传广布的最主要原因,即是在于它涉及了封建制度下受众最为关注的话题--宫廷秘事--这些很难在史书中记载且为封建皇室所忌讳的故事.因此,挖掘历代《宫词》作品中所涉及到的正史中未记载的史实材料,对于了解历代宫廷掌故、宫廷习俗等一系列问题,揭开宫廷生活神秘的面纱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不仅可以向我们展示诗歌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它具有弥补史阙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宫词》 花蕊夫人 蜀地宫廷文化 创作时代 建筑艺术 节日习俗
  • 简介:(接上期)爷爷对《文昭关》的钟爱爷爷虽然是武生,但是他向来非常重视文戏,这使得他饰演的武戏人物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灵魂。

  • 标签: 爷爷 盖叫天 《文昭关》 武生 文戏 武戏
  • 简介:2006年,当全世界的乐迷们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时,另一位同样定居在维也纳的匈牙利当代著名作曲家利蒂却在默默无闻中,于6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 标签: 乔治·利盖蒂 莫扎特 作曲家 匈牙利 维也纳
  • 简介:(接上期)从筹备《孙庞斗智》到创作《洗浮山》1934年,爷爷在上海演《狮子楼》时发生意外,一条腿骨折。那年,爷爷47岁。在家养伤的日子里,爷爷的心情极其糟糕,他一直在担心万一断腿治不好怎么办。

  • 标签: 爷爷 盖叫天 1934年
  • 简介:年逾古稀走“抢背”熟悉戏曲的朋友都知道,“抢背”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扑跌动作,演员为了表示受到踢打而倒地,身体向前斜扑并就势翻滚,以肩背着地。这个动作一般用于武戏,虽说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之一,但是做这个动作很容易受伤,稍有不慎就可能摔断锁骨。对于正当年的年轻演员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70多岁的古稀老人呢,其中的危险性不言而喻,但我的爷爷叫天就做到了。

  • 标签: 盖叫天 爷爷 戏曲演员 戏曲表演 动作 基本功
  • 简介:“南北杨”是戏曲界无人不知的京剧武生行南北两大流派,“南”指的是我的爷爷叫天,“北杨”指的是享有“武生宗师”之称的杨派艺术创始人杨小楼。我爷爷和杨小楼同为武生,

  • 标签: 盖叫天 爷爷 杨派艺术 杨小楼 武生 戏曲界
  • 简介:我们回顾以往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黄梅戏剧目,不管是小戏抑或是大戏,传统戏或是移植戏,皆带有一股浓郁的女性阴柔的气息。这是因为黄梅戏的诞生是在皖江区域,这一切的形成都是由吴楚的风土人情、文化基质所造就的,鲜少见到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戏”出现在舞台和观众的面前。

  • 标签: 徐锡麟 人心 风土人情 阳刚之气 黄梅戏 传统戏
  • 简介:在国家大剧院2010夏季演出季中,莫斯科大剧院上演的歌剧《叶甫尼·奥涅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于4月25日观看了该剧的第二场演出。柴科夫斯基的歌剧一般取材于普希金的作品,因为他认为普希金的作品中包含着表里统一的有机因素,是质朴、自然而又活生生的戏剧,而这些特色与他本人的音乐观恰相吻合。《叶甫尼·奥涅金》作为一部以抒情性见长的歌剧,

  • 标签: 奥涅金 莫斯科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柴科夫斯基 演出季 普希金
  • 简介:叫天先生演过一些"施公戏",在这类戏中常有创造性的发挥,如《洗浮山》中的"趟马"、《恶虎村》中的"走边"、《鄚州庙》中的情节创排等.这些创新涉及形体、台词、剧情、人物等诸多方面,且皆从戏情戏理出发,构成"老戏新演"的典范,也使这类戏成了名副其实的"派戏".从两者比较中,或可更全面地理解"派"形成的路径与"派艺术"的特色,也能从中汲取寓"创"于"传"的表演经验.

  • 标签: "施公戏" "盖派戏" 盖叫天 盖派艺术